電動車談判即將迎來結局,歐洲讓步,雙方達成“技術性共識”

近日,中歐之間拉扯良久的電動車關稅之戰終於取得了重大進展,雙方達成“技術性共識”,或將在不久後達成完全協議,徹底解決這次近年來中歐間爆發的最大貿易摩擦,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動車出海,也帶動歐洲電車的發展,而目前由於還沒有完成全部的細節方面的談判,所以很多具體部分和最終的結果還不能說死,不過依然有不少細節可以說道說道。

漫長的角力

近日,中歐之間這些年來最大的一次貿易摩擦,也就是歐盟決定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的事,雙方的談判終於有了突破。

根據央視的消息,此次雙方一共進行了五輪磋商,雙方在價格承諾框架和協議的執行方面達成了“技術性共識”,而結合此前雙方的一系列分歧,我們大致可以判斷,歐盟是作出了重大讓步,這也意味着,雙方的談判會進入收尾階段,對衆多細節繼續進行磋商, 不久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雙方對這一重大事項的官宣了。

這次事件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上月初,歐盟議會正式通過了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的法案,根據這一法案,歐盟將會對我們的電車加收最高超過45%的關稅,這無疑是對我們電車出海一個極大的傷害。

並且早在此前,我們還和德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達成了一系列電車相關的合作和投資。

在這種關頭通過這樣一個保護性的高額貿易關稅,顯然也會極大破壞雙方合作。

所以對於歐盟此舉,我們也沒閒着,在歐盟通過加稅的法案後,我們也馬上發動反擊,包括迅速叫停一切中國車企赴歐建廠和投資等活動,並對歐盟的白蘭地臨時進行反傾銷加稅。

尺度拿捏得也比較恰當,既能打疼歐盟,又不會完全撕破臉,導致接下來雙方完全沒得談。

不過歐盟顯然是想繼續施壓,對我們的反制並不放在心上,反而進一步向中方提出了三個條件,分別是用“賠償”代替關稅、中國這邊可以提供價格優惠、中方資本不能離開歐洲三個非常苛刻的條件。

我們顯然不可能答應,所以兩邊就開始了漫長的談判,一直談了八輪,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價格承諾方案。

但依然沒有結果,那就請過來繼續談。

所以在本月初,歐洲團隊到達中國,雙方又談了5輪,中間不僅特朗普勝選了,我們也同芬蘭、斯洛伐克等國家高層進行了會晤,並和法國恢復了白蘭地關稅的談判,爭取更好地協商。

而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近日取得了重大進展,也就是在價格承諾方案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大概率是歐洲進行了讓步,而我們也不是得理不饒人的國家,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很快便會有更多好消息傳來。

不過,相信大夥都好奇,歐洲爲什麼會讓步?

權衡利弊

中歐圍繞電動車關稅產生如此大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個利益問題。

歐洲不想就這樣把歐洲市場拱手讓給中國,尤其是在歐洲傳統車企的電車產業發展都還相對緩慢的時候。

自己的電車發展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市場,但中國電車發展太快了,就這樣引進來留給自己車企發展的空間可能會受到極大的打壓,而如果中國電車企業在歐洲已經成了氣候,到時候再用關稅這招可能難度要更大,而且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但另一方面,歐洲的電車發展,又確實需要中國幫助,無論是電車技術還是資本,中國都是其最好的選擇,畢竟我們的投資不附帶政治條件,且技術過硬。

並且,在這次談判過程中,我們對白蘭地貿易進行的施壓只是我們衆多能打的牌中的一張,歐洲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是要大於我們對歐洲市場看重的。

而且,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也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因爲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多次放話當選後不只要對中國加關稅,歐洲也是。

因而歐盟甚至在大選前就成立專門應對美國大選的專門事務小組。

所以考慮到這一風險,歐洲如果既被美國加關稅,又和中國撕破臉,一系列中方投資被叫停,那就不只是電車發展會受到巨大影響了,歐洲的許多貿易都會舉步維艱。

並且是到現在爲止,歐洲也還是飽受能源問題困擾,這種情況下,及時和中國妥協,做出一定讓步,顯然是更理智的選擇。

而且,中歐在電車產業上協作,受益的也絕不只是中國,中國也有足夠的誠意,這一點歐盟的高層一定也都清楚。

所以,在這樣的關頭,歐盟做出這樣的選擇,也就不令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