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14秒預警!氣象署鋪200公里海纜 2028年完工
氣象署強化即時警報效能,預估2028年完成南部海域200公里海纜鋪設,建海底地震觀測站,提供西南部沿海地震14秒預警應變時間。(圖:shutterstock/達志)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年1至7月共發佈436次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因應臺灣位於地震好髮帶,氣象署強化即時警報效能,今年將完成高雄市都會區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預計明年再完成臺中市系統建置,另預估2028年完成南部海域200公里海纜鋪設,並建3座海底地震觀測站,提供西南部沿海地震14秒預警應變時間。
交通部長陳世凱16日赴立院業務報告。(蔡明亙攝)
中央氣象署統計,今年1至7月共發佈顯著有感地震報告436次,小區域有感地震報告1380次,處理地震定位資料超過1萬8000筆。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在立法院說明,爲強化強震即時警報效能,今年增建38座地震站,共計達632站,加密站網並增進傳出處理效率,今年完成高雄市都會區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預計2025年完成臺中市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預警時效由10秒縮短至7秒,地震預警盲區由35公里縮小至25公里。
陳世凱表示,預計2028年完成臺灣南部海域鋪設200公里長海纜,並於海纜沿線設置3座海底地震觀測站,提供臺灣西南部沿海地震預警14秒、海嘯預警30分鐘的應變時間,提升馬尼拉海溝所引發地震海嘯的預警。
陳世凱說,氣象署正積極研發應用AI技術縮短地震通報時間,透過AI技術提升識別P波與預估震度的準確性,將有助於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在早期階段即發出警報,縮短通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