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的「公主病」?公主卡通會帶壞小孩嗎
「你知道的,她(仙杜瑞拉,仙履奇緣女主角)等着一個有錢的男人來拯救她。拜託,先救救自己吧!」圖爲英國女星綺拉奈特莉(左),在迪士尼新片《胡桃鉗與奇幻四國》中飾演的「甜梅仙子」。 圖/美聯社
文/鍾欣穎
美國「迪士尼公主」是小孩的負面教材嗎?英國影星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在今年10月的《艾倫秀》(Ellen Show)中,坦承自己「禁止3歲女兒看『某些』迪士尼公主電影」,如《仙履奇緣》和《小美人魚》等,存在女性刻板印象的作品。
但是她並非摒棄所有迪士尼系列電影,她有讓孩子觀賞《海洋奇緣》和《冰雪奇緣》等較近期的作品,因爲這些女主角呈現出獨立、勇敢、懂得思考與自我表達的一面。奈特莉在另一個受訪時表示,想知道若這些公主齊聚一堂,《冰雪奇緣》的艾莎會跟仙杜瑞拉與《小美人魚》愛莉兒說些什麼?畢竟艾莎在劇中曾經嚴正提醒親妹妹安娜:不要冒然嫁給僅只有一面之緣的男人。
近日受女王授勳OBE的影星綺拉奈特莉,今年10月的《艾倫秀》中,坦承自己「禁止3歲女兒看『某些』迪士尼公主電影」,如《仙履奇緣》和《小美人魚》等,存在女性刻板印象的作品。 圖/美聯社
最近上映的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中,迪士尼就真的讓公主們集體現身,還大大自嘲了自己過往的公主形象:爲了確認女主角雲妮露是否同爲公主身分,這些公主們連珠炮似地問她「妳會魔法嗎?妳會跟小動物說話嗎?被人下過詛咒嗎?」,最後由《魔發奇緣》樂佩公主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妳的難題都是由男人來解決?
身爲好萊塢中的女權倡議家,綺拉.奈特莉用家長權力限制女兒觀看特定內容,「期待她做一位擁有權力的女王,而非只是等着被王子拯救的公主而已。」她的言論讓許多新世代家長大力支持;但是當我們深入反思這個教養理念的背後,仍還有一些觀念需要釐清:公主故事真的有問題嗎?完全禁止孩子接觸就是最佳的教養方式嗎?
▌ 公主錯了嗎?
由迪士尼公主系列衍生出的周邊商品和利益,早已建構出難以撼動的華麗城堡。做爲全年齡向的娛樂集團,當然不會錯過幼兒教育的商機,坊間的迪士尼幼教產品玲瑯滿目,其中也不乏以迪士尼公主爲主題的教材,除了玩偶、配件以及派對盒(Party box)等玩具類型外,還有漫畫、繪本、甚至是教育用的童書等。
這些經常出現在商品和媒體的迪士尼公主們共有11位,都需經過迪士尼的官方認證。除了花木蘭之外,其他都具有皇室身份,或經由嫁入皇室而獲得「王妃」身份。其中許多公主故事原型,來自於民間故事或童話。這些故事是動態的,會隨着不同的時空出現不同的版本與詮釋。如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或近年的《魔發奇緣》故事原型,都曾廣泛流行於歐洲、並收錄於《格林童話》;《小美人魚》則是改編自丹麥《安徒生童話》。
「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妳的難題都是由男人來解決?」 圖/《無敵破壞王2:網路大暴走》
爲什麼迪士尼會選擇這些故事?英國奇幻創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說過,即使迪士尼搞的是舊瓶裝新酒,但至少這些是經過不斷淘汰、流傳至今的故事形式,表示這些故事原型某方面來說「是成功的」、「有力量的」。
隨着性別意識擡頭,大衆文化中所呈現的公主故事與形象逐漸改變,迪士尼動畫中的公主形象也不斷調整。出現於1937年至1959年的第一代公主,包含白雪公主、仙杜瑞拉與《睡美人》奧蘿拉,呈現出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善良、端莊、忍耐、柔弱,人生目標是「結婚後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以及單一的審美觀:大眼、小嘴、白皮膚、身材纖細。
但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讓更多女性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與重要性,迪士尼第一代公主不再受到喜愛。沉寂了30年後,迪士尼纔再度出了公主電影《小美人魚》,不僅動畫、配樂、腳本各方面被推崇爲「迪士尼文藝復興」(Disney Renaissance)的開端,女主角也不再只是順從與等待,而是願意主動跳脫舒適圈、追求所愛的人與生活。自此之後的公主們,也都具有強烈的風格,更強調自主與獨立,以及多元的文化背景甚至外貌。
1989年推出《小美人魚》後,開啓了「迪士尼文藝復興」(Disney Renaissance)時代。圖中由左至右分別爲:《小美人魚》、1991《美女與野獸》、1992《阿拉丁》、1994《獅子王》。 圖/維基共享
一份2016年的語言學研究中,透過分析迪士尼公主電影中男女主角的對白,來檢視其中的性別議題,如哪一方享有話語權、如何呈現出性別差異等。他們發現在2010年以前,主要核心故事透過男性角色傳遞,同時他們也擁有較多的對白;但是從《魔發奇緣》開始,女性角色的發言比例才逐漸超過男性。
迪士尼想要扭轉刻板印象,除了表現在歷代公主形象上,從近幾年多部改編過去動畫腳本的真人電影也可窺見。如2014年由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主演的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打破善惡二元論,從《睡美人》故事中的反派大魔女梅菲瑟的角度,來重新詮釋故事,並藉此探討了女性創傷與成長的議題。
若迪士尼已經漸漸地調整公主的角色形象,父母究竟還擔心、恐懼什麼呢?
若迪士尼已經漸漸地調整公主的角色形象,父母究竟還擔心、恐懼什麼呢?圖爲小美人魚的老爸。 圖/《小美人魚》
▌ 媒體對孩子的影響
兒童發展界著名的「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也許能夠解釋父母的隱憂。
相關研究首見於1961年,實驗設計是將學齡前幼兒分爲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讓孩子看暴力對待波波玩偶(類似不倒翁的人偶)的影片或真人示範,對照組則讓孩子看到沒有暴力對待玩偶的情形。之後讓兩組孩子都各別進入與影片相同的現實場景。研究發現,高比例的實驗組孩子會對波波玩偶產生攻擊行爲,且與他們看到的影片或真人示範行爲無異。
系列實驗奠定了「社會學習論」在心理學界的地位,強調「人會透過觀察模仿而學習」;往後這些立論經常被用於討論媒體對孩子的影響,如內容涉及暴力的電玩遊戲或影集,可能讓孩子模仿後,成爲社會上的危險份子。
至於這些迪士尼公主形象會不會透過影像,讓孩子成爲「公主病的代言人」呢?一篇發表於2016年的研究嘗試回答此問題。
研究團隊招募了198名年約5歲的男女幼兒,先評估他們對迪士尼公主文化的涉入互動程度(如有沒有看電影,或玩相關的玩具等經驗);再請他們將各種玩具按照喜好程度進行分類,包含性別刻板印象中的「女孩玩具」(如扮家家組、娃娃)、「男孩玩具」(如工具組),和性別中立玩具(如拼圖)。
一年之後,再度對這些孩子進行測試。結果發現,較常沉浸在迪士尼公主世界裡的女孩,出現模仿和性別刻板印象行爲的比例較多;身體狀況較差的女孩,可能更想要成爲那樣被社會認可的美麗,甚至對公主有更高比例的喜愛。所以這樣的研究結果似乎印證了綺拉.奈特莉的恐懼:小孩接觸太多迪士尼公主,就會變得跟故事裡的公主一樣注重外表、甚至被動而無助。
然而,大人給予孩子什麼,孩子就會照單全收嗎?雖然有不少證據支持兒童透過觀察與模仿,會影響其對性別角色發展,但是這個立論實則輕忽了個體的先天因素。許多觀察中發現,多數男幼兒與女幼兒的遊戲行爲不同;在玩具選擇上,即使提供不同種類的玩具,還是有高比例的男女幼兒,即使沒有經過太多社會期待的「污染」,卻仍選擇出符合性別印象的玩具。
許多觀察中發現,還是有高比例的男女幼兒,即使沒有經過太多社會期待的「污染」,卻仍選擇出符合性別印象的玩具。 圖/美聯社
▌ 可以對話的教養方式
兒童發展界一直存在幾個大哉問,這些大哉問的背後又都各自存在對於孩子的假設與觀點。例如孩子究竟先天具備哪些能力?哪些又需要後天學習?孩子天生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嗎?還是如同一張純白的紙、或受人捏塑的陶土,成人給予什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這些在在解釋着爲什麼不同家長有不同信念,並反映在他們的教養行爲上。
綺拉.奈特莉限制女兒看部分公主影片的方式,便是將孩子假設成白紙或陶土,認爲孩子的行爲認知會全然受到環境的影響。不過,前段提到的迪士尼公主實驗,研究者之一的莎拉.柯妮(Sarah M. Coyne)就表示,想要讓孩子完全避免公主電影、玩具和商品是不現實也不必要的。家長可以做的其中一件事,是爲孩子培養多元興趣、參與各種活動,「所有事情都要適度」,不用刻意剝奪孩子的公主夢。
家長可以做的其中一件事,是爲孩子培養多元興趣、參與各種活動,「所有事情都要適度」,不用刻意剝奪孩子的公主夢。 圖/美聯社
她甚至鼓勵家長與孩子談論媒體的影響。她舉出自己和女兒的例子:「當我發現《勇敢傳說》中的梅莉達(Merida)是沒有性別刻板印象的公主時,我興奮地帶着我女兒去看這部電影,映後與女兒討論梅莉達在電影中所呈現的強大、勇敢、獨立形象。然而後來迪士尼爲了市場銷售,貶低梅莉達、帶走她的弓箭,讓她變得性感;給她化妝,讓她變得女性化,」
《勇敢傳說》的女主角梅莉達,左圖爲原版動畫的形象,右圖爲後來迪士尼爲了市場銷售而更加「性感化」、「女性化」的梅莉達。 圖/Disney
與綺拉.奈特莉一樣,身兼演員、母親,而且還爲《冰雪奇緣》安娜配音的女星克莉絲汀.貝爾(Kristen Bell),就展現了不同的做法。當她5歲與3歲的孩子看完《白雪公主》影片後,她就會趁機進行機會教育:
相較於禁止,陪同孩子欣賞影片與討論相關議題的教養方式,相信是更加積極的做法。
相較於禁止,陪同孩子欣賞影片與討論相關議題的教養方式,相信是更加積極的做法。圖爲目前已被收編爲迪士尼的《星際大戰》裡的莉亞公主。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