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50週年 臺灣聚焦四大環境議題
2020年地球日50週年,標語爲「地球我罩的」。圖/臺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今(2020)年4月22日是地球日50週年,地球日主辦單位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將透過六大執行計劃,呈現臺灣環境四大環境議題,以「全面行動」爲年度主題,喊出「地球我罩的」標語,力邀大衆全面行動,繼續守護環境。
1970年4月22日,2千萬美國人走上街頭,訴求「乾淨的空氣與水」,因而催生了《潔淨空氣法》、《潔淨水法》、《瀕危物種法案》,也促進各國環境保護的立法。2003年,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簡稱環資)成爲地球日在臺灣的窗口,持續將國際關注的環境議題帶給國人。至今,地球日已被公認是地球上最大的公民活動,至今仍在持續着。
2020年除了是地球日50週年,也是巴黎氣候協議正式生效的第一年,是環境至爲關鍵的一年。地球日網絡(Earth Day Network,EDN)以「氣候行動」爲主軸,強調面臨氣候緊急狀態,應採取減少食物碳足跡、綠色城市、公民科學家、減廢等積極的作爲以減緩「最緊迫的」環境議題。
在臺灣,則以「全面行動」做爲年度主題,喊出「地球我罩的」標語,聚焦「廢棄物管理」、「生態保育」、「氣候變遷」、「永續飲食」等四大議題,呈現過去20年來的變化與進程,透過形象短片、活動網站、網路行動串聯、地球日選書、講座、全球大撿廢等六大計劃傳遞以上議題,邀請個人蔘與綠色生活,更呼籲企業4月22地球日當天加入「行動宣言大串聯」參與這場全球公民行動。
過去40年,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就降低了60%。當生態系崩解,人類身爲自然的一部份,也將無以爲繼。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從你我身邊做起,毋須捨近求遠。環境科學家警告,如果我們繼續忽視傳染病和環境破壞之間的關係,新冠肺炎後還會有更多大流行的傳染病。
隨着開發、人口增長,傳染病大流行遲早會再發生。因應氣候變遷也是關鍵工作,氣溫上升爲疾病的傳播創造了更適合的條件。隨着生物多樣性流失和全球人口預計2050年來到97億,下一次傳染病大流行只是早晚的問題。
人們必須瞭解人類健康與生態保育之間的關係。海洋生態學家薩拉博士也說:「這兩者之間並非毫無關聯,沒有健全的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就無法永續,過去20年經歷的這些傳染病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