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盛大交流 各界齊聚四川拜謁文昌帝君

四川綿陽梓潼七曲山大廟文昌祭祀大典現場高達千人。(圖/主辦單位提供)

四川綿陽梓潼七曲山大廟重啓文昌祭祀大典

在中國大陸新冠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之下,停辦3年的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得以順利開展,第六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暨第二屆大蜀道(梓潼)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於2月22日盛大舉辦。四川省政協、民革中央、民革四川省主委及臺灣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並宣佈開幕。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陸進、中國國臺辦交流局副局長李京文、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四川省政協科技委主任沈光明、綿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雲、綿陽市政協主席李亞蓮等200餘名兩岸嘉賓及現場與會民衆計千人出席活動,本次活動以「中華文昌 弘德崇文」爲主題,融合紀念、文化、旅遊、學術、經貿等內容規劃,彰顯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兩岸交流、融合發展。

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是保護文運與考試順利的文昌帝君的生日,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或文昌君。在大陸素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說,可見南方文昌信仰之盛行,其中則以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七曲山大廟被奉爲文昌祖庭,其廟宇不僅是規模最大,且每年文昌君生日這天也吸引兩岸及世界華人前來祭拜,臺灣學子也會在這天向文昌帝君祈求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陸進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文昌祖庭——四川綿陽梓潼七曲山大廟是海內外華人公認的文昌文化發祥地,在連結兩岸情感、增進兩岸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在致辭中表示,本次交流活動是今年四川省舉辦的首個兩岸大型交流活動,吸引兩岸民衆前來梓潼共祭文昌帝君,共揚文昌文化,並拉開了川臺兩地交流合作序幕,令人興奮。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張榮恭致詞時表示,多年來以文昌文化作爲平臺推動兩岸交流,相信在疫情過後兩岸交流可以在文昌文化交流當中發揮功能。他也表示,兩岸經貿合作是一個輪子,文化交流則是另一個輪子,交互前進才能行穩致遠。

第六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暨第二屆大蜀道(梓潼)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圖/主辦單位提供)

梓潼七曲山大廟制定文昌祭祀祭典儀規 兩岸文昌祭典循古禮共祭

開幕式畢,沿襲古老的廟會習俗,三通聖鼓,七曲山大廟正門徐徐開啓,莊嚴隆重的文昌祭祀大典拉開帷幕。兩岸嘉賓身披綬帶,肅立注目,共祭文昌。文昌祭祀大典按照傳統文昌祭祀「三獻禮」規制,全程伴以祭祀歌舞「六佾舞」,長袖明眸,衣袂飄飄。海峽兩岸各界代表徐徐走上祭臺,向文昌帝君敬獻書卷、淨手上香、敬獻花籃。初獻禮環節,41名兩岸學子身着漢服敬獻書卷,演繹誦讀「陰騭文」。亞獻禮環節,20名兩岸各界人士代表上臺淨手上香,祈願福澤盛世、國泰民安。終獻禮環節,兩岸嘉賓向文昌帝君敬獻花籃,梓潼縣縣長黃建恭讀祭文。典禮莊嚴肅穆、精彩隆重,伴隨恢弘的「頌文昌」與祭祀樂舞,文昌祭祀大典圓滿禮成。當天,臺中市正和書院同步舉行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臺灣文化界、學生代表及網路報名的信衆200餘人着古服、行古禮,通過敬獻貢品、祭典上香、誦讀祭文等虔誠儀式,以及兩岸視頻連線相互觀禮,一道開展兩岸民衆共祭文昌帝君。

全程祭典儀規伴以祭祀歌舞「六佾舞」莊嚴肅穆。(圖/主辦單位提供)

兩岸嘉賓身披綬帶演繹誦讀「陰騭文」。(圖/主辦單位提供)

亞獻禮環節工作人員手捧淨水供代表上臺淨手上香,祈願福澤盛世、國泰民安。(圖//主辦單位提供)

祭祀大典莊嚴肅穆、精彩隆重,祭拜工作人員更高達上百人。(圖/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