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埃文凱爾!法國小夥將捐170張日本侵華照片,計劃全球出版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方便討論和分享,爲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
前言
在上個月月中,美國小夥埃文凱爾終於來到了中國,開始了他的中國之旅。
埃文凱爾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熱切招待,就連在天安門看升旗都有大哥送軍大衣。
埃文凱爾也被中國人民的熱情所感動,已經計劃讓中國成爲第二個故鄉。
而埃文凱爾身爲一個美國人之所以這麼受中國人的喜愛是因爲,他在2022年8月的時候將一本記錄了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時醜惡嘴臉的相冊無償捐贈給了中國。
這是非常有力的證據,相冊上一幕幕都是日本人實施南京大屠殺的鐵證。
要知道日本一直在矢口否認自己所犯下的罪孽,甚至還多次到靖國神社進行參拜。
靖國神社中供奉的都是在二戰時期的戰犯,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數百條中國人的性命,參拜他們就是在參拜惡魔。
而埃文凱爾捐贈的相冊就是我們反擊日本人的重要武器,所以中國才非常的感激他。
更重要的是,埃文凱爾的行爲還在感染着更多的人。
一名來自法國的小夥馬庫斯也公佈了日本侵華的照片證據,並想要進行捐贈,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日本軍人的醜態。
法國小夥捐贈
在上個月,一名法國小夥聯繫到了法國駐上海總領館,稱準備將外祖父當年在上海拍攝的日本侵華戰爭照片證據親手送給中國。
這名法國小夥名叫馬庫斯,和埃文凱爾一樣都是正直且勇敢的人。
馬庫斯所捐贈的照片都是他的外祖父拍攝的。
在1935年的時候曾來到了中國,成爲了當時法租界種植園的主管。
1937年,上海被日軍佔領,無數的日本人進入上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中國老百姓死在了日本人的刀槍之下。
當時整個上海到處都是中國人的屍體,鮮血染紅了上海的街道。
馬庫斯的外祖父親眼看見了日本人的暴行,並且還失去了很多中國朋友,他覺得非常的殘忍,於是便想要用相機將這些行爲記錄下來。
之後這些相片就跟隨馬庫斯的外祖父回到了法國,一直在他的書架上,直到在四、五年前才被馬庫斯從書架上發現。
當時馬庫斯看到照片後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因爲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暴力的照片。
在詢問母親和姨媽之後,他也知道了日軍侵華的故事。
據馬庫斯介紹,他的外祖父和那些來到中國的法國政府官員不一樣,他非常的喜愛中國,甚至還會說中文。
馬庫斯的外祖父當時在中國和很多中國的工人,同事都保持着非常好的關係,他認爲中國人民是非常偉大的。
並且馬庫斯還讓自己的孩子和中國的孩子一起上學,他們原本還想着留在中國。
可是日軍的到來將一切都毀了。
馬庫斯的外祖父曾向馬庫斯講,當時的日本人是非常沒有人性的,他們來到中國後還開始玩“雙面遊戲”。
就是日本士兵一邊在街上殺人,一邊做一些“人道主義”和“慈善工作”。
並且他們摧毀寺廟、摧毀紀念碑、摧毀上海的一切。
當時馬庫斯身邊每天都有中國的朋友死亡。
馬庫斯的外祖父拍攝這些照片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爲當時很多的日本士兵就在旁邊,雖然身爲外國人沒有生命安全,但是日本士兵禁止他們拍照。
所以能夠得到這些照片的非常不容易的。
甚至因爲這些照片,馬庫斯外祖父的兩個孩子都被日軍殺害了。
馬庫斯稱,這本相冊中一共有170張日本侵華的照片證據,他已經將部分照片用電子版的形式發送給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進行鑑定。
經過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鑑定後表示,目前從馬庫斯發來的幾張照片跟照片背後的內容可以看出,確實是反映了淞滬會戰期間的內容,希望得到事物後再進一步確認。
馬庫斯知道這個照片對於中國的意義很大,於是在和家人商量之後決定將這些照片無償捐贈給中國。
不過在馬庫斯提出捐贈之後,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困擾,很多人對他進行了人身攻擊。
並且,還有人假冒他的名義給大使館打電話,使得他捐贈受到了很大的困擾。
不過這些困難並不會將馬庫斯所打倒,他仍然會選擇將照片捐贈給中國。
並且這些照片的背面還有法語記錄,他們聯繫了中國和法國的出版社,計劃在全球出版,講述馬庫斯外公的經歷和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
馬庫斯希望有一天能在中國的博物館看到外祖父拍攝的歷史照片。
馬庫斯認爲他有義務和責任把這段歷史告訴全世界,畢竟他們也是日軍侵華的受害者。
並且在網友們稱馬庫斯將獲得國瓷禮的時候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的禮物。
感謝馬庫斯的無私付出,非常感謝。
結語
再次對馬庫斯和埃文凱爾表示感謝,正是因爲有他們無私的捐贈才能讓這些證據重見天日。
一直以來,日本對於他們在二戰時期犯下的罪過持否認的態度,甚至還時不時的去參拜靖國神社。
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等到日本人的道歉。
並且因爲外國的媒體基本上都是西方國家所控制,在外網上我們很少能夠看到有關日本侵華的報道。
甚至很多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南京大屠殺這件事。
再加上日本人的顛倒黑白,惡意詆譭,現在很多的外國人都不認爲日本是過錯方。
所以這些證據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重要。
並且這些捐贈者在捐贈的時候也無形的擴大了影響力,讓更多的外國人知道了日本人的惡行。
希望將來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