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屆嘉義文化獎 林懷民獲文化特殊貢獻獎

舞蹈界巨擘林懷民(右)獲頒文化特殊貢獻獎,由嘉義縣長翁章樑親自頒獎。(呂妍庭攝)

書法名家蕭吉川(右)獲頒文化貢獻獎,由嘉義縣長翁章樑親自頒獎。(呂妍庭攝)

劇團創作者汪兆謙獲頒文化新人獎,由嘉義縣長翁章樑親自頒獎。(呂妍庭攝)

嘉義縣政府創辦嘉義縣文化獎,欲透過獎項肯定,激發創作者的熱情、追求文化卓越成就,今年文化獎邁入第2屆,舞蹈界巨擘林懷民、書法名家蕭吉川、劇團創作者汪兆謙分獲頒文化特殊貢獻獎、文化貢獻獎及文化新人獎,林懷民說,一個人頭髮都變白了還能得到家鄉的鼓勵「非常幸福」,他會把獎金全數捐給新港文教基金會,要讓新港、嘉義、臺灣有力量繼續向前走。

25日由嘉義縣長翁章樑親自表揚3位文化獎得主,翁章樑說,早期走藝術文化工作的人都非常值得敬佩,因爲社會和家裡的阻力一定非常大,唯有堅持,堅持到最後,纔會得到社會給予的肯定,這是一條寂寞公路,必須忍耐和忍受孤獨的工作,從享受孤獨到最後的發光、發熱,進而與社會互動,甚至獲得資源挹注,這條路不容易,期待希望能把文化獎頒給更多值得嘉義驕傲的嘉義人。

國際級藝術大師林懷民成就橫跨舞蹈界、文學界、教育等多領域,他出生嘉義縣新港鄉望族、熱愛舞蹈,亦曾前往美國習舞,1969年創辦臺灣第一個舞蹈劇團「雲門舞集」,爲臺灣現代舞創立新里程碑,此次獲頒文化特殊貢獻獎。

林懷民表示,跳舞曾被父親形容是「乞丐行業」,很高興50年後在社會及各方支持下能走到今天,一個人頭髮都變白了還能得到家鄉的鼓勵非常幸福,縣府設獎就是在鼓勵所有藝術工作者,盼大家繼續耕耘創作。

這次最年輕40歲新人獎得主汪兆謙說,他原本想進籃球社,但有時「誤打誤撞」也不是壞事,就讀嘉義高中時誤入戲劇社,培養出對戲劇濃厚興趣,18歲創立阮劇團,大學讀完戲劇系返鄉繼續「墾荒種文化」,培養出高精度的表演基礎,迅速在戲劇界嶄露頭角。

汪兆謙說,高中接觸戲劇後才發現世界原來有另一扇窗,讓青少年接觸不一樣的事情,進而認識藝術,而劇團在嘉義生根後得到在地前輩很多的鼓勵,即便當時沒什麼能力、沒資源,卻依舊感到被祝福,他們用極有限的資源啓蒙青少年的美感,以「文化工作」帶來影響力,融入在地力量的作品會充滿靈魂,汪兆謙也當場宣佈,會把文化獎獎金全數捐給阮劇團長期投身青少年、偏鄉教育的小地方演出計劃以及草草戲劇節。

83歲書法家蕭吉川出生於嘉義布袋,從小對毛筆書法懷抱濃厚熱忱,60多年的書法耕耘創造揮毫巔峰,故宮南院開幕,門口巨大紅布條書法就出自蕭吉川之手,翁章樑公文題字、新春春聯也是他的筆跡,蕭吉川教書法超過半世紀,桃李滿天下,對書法人才培育貢獻良多。

獲頒文化貢獻獎,蕭吉川說得知獲獎興奮到「好幾天睡不着覺!」,也強調凡事都不要強求計較,自然會獲得最好的回報,得獎就是回報之一,往後會更加努力奉獻專長,若是各位「不嫌棄」需要寫字,他一定樂意接受、不求代價。

翁章樑說,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也是人們心靈的共鳴,嘉義縣的優秀藝術家將這片土地的生活、信仰、藝術納入創作,謝謝這麼多貢獻藝術的人,嘉義因他們而有光榮感,也證明嘉義這片土地涵養了許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