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精度升至10公分級 北斗衛星發佈重磅計劃

北斗衛星系統提供定位導航服務示意圖。(視覺中國)

據《環球時報》報導,11月28日上午,紀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30週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畫》同步發佈。規畫提出,未來在確保北斗三號系統穩定運行基礎上,中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下一代北斗系統。中國計劃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建設。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只受限於人的想象力」

「自2020年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以來,我們在去年和今年先後發射了5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了北斗三號系統工程的收官之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28日表示,北斗系統運行穩定,服務性能優異,功能強大,可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其中,向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國際搜救、全球短報文通信等三種全球服務;向亞太地區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地基增強等四種區域服務。

楊長風說:「我舉一個很簡單、很常見的小例子,大家在日常出行時,打開手機地圖軟件,語音播報已變成『衛星導航信號較強』,而不是早年的『GPS信號』,這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的北斗系統正在無感地、深入地服務着大衆的日常出行。」

楊長風表示,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從2022年開始,亞太區域大衆用戶可享受到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在沒有移動互聯網的環境中,可以發送基於北斗的「衛星簡訊」向家人報送自己的位置「報平安」。

此外,開車的朋友可以體驗車道級導航、紅綠燈倒計時、共享位置報平安等功能,這些精細化功能的實現,都是北斗高精度服務深入應用在地圖導航領域的成果,去年手機地圖導航中的北斗定位服務日均使用量已超過6000億次;此外,北斗高精度服務還讓共享單車實現了「電子圍欄」功能,幫助解決城市共享單車治理的難題。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且隨着北斗深度融入我國國民經濟多個領域,更多的生產作業新模式正在催生出來,數位化、智慧化的新場景也在迸發。」楊長風認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只受限於人的想象力。

下一代北斗系統組網衛星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

報導稱,下一代北斗系統將優化星座架構,形成高中低軌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時空基準維持精度和自主運行能力,持續提升服務性能;建設集成高效的一體化地面系統,實現資源彈性調度、數據共享使用、業務連續運行;覆蓋地表至深空的各類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不依賴衛星的定位導航授時手段融合的各類用戶終端,實現用戶多場景、高精度、智慧化使用。計劃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鍵技術攻關;2027年左右發射3顆先導試驗衛星,開展下一代新技術體制試驗;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下一代北斗系統組網衛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系統建設。

「目前,我們已經圍繞整個北斗系統的發展現狀和國際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特別是低軌衛星等當今國際上很多新的技術,安排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表示,北斗系統創新性地採用了中軌和高軌結合的模式,而下一代的國家綜合時空體系中,將融合低軌衛星,也就是在星座的構型上,將以北斗現有的中高軌爲核心,融合低軌衛星的一些特點。目前的技術研究成果表明,低軌導航衛星能讓用戶定位速度更快,定位精度也將從10公尺級提升到1公尺級甚至分米(10公分)級和釐米(1公分)級。「屆時,民衆可以清晰感覺到,即便是遮蔽環境下,北斗系統的可信度依然很高,定位和授時精度依舊很好。」

同時,謝軍表示,北斗三號系統目前已經世界一流,但隨着科技水平提高,許多新科研成果的誕生,下一代的北斗導航系統也會廣泛採用新成果,這個過程會提高產品的質量以及空間環境的適應性,「我們將繼續堅持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提高國內元器件質量的思路,確保下一代北斗進入空間環境後,能夠長期穩定運行。包括未來進一步提高服務精度,當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實現技術突破。」

獨門絕技

報導稱,北斗作爲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核心供應商,簽署了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合作文件,持續擴大「朋友圈」,產品出口140餘個國家和地區,全面進入民航、海事、移動通信等13個國際組織標準體系。

謝軍認爲,中國北斗作爲國際上公認的四大衛星導航服務的供應商之一,其優勢和技術進步主要體現在其提供的服務功能是最多的,「其他的衛星導航系統基本上主要以定位、導航、授時爲主,而北斗除了提供高精度的授時服務之外,我們還有星基增強,以及『獨門絕技』——短報文通信服務,在區域服務中我們大容量的短報文通信現在已經具備1000個漢字的信息傳輸能力。」

謝軍表示,「從安全性和可信性角度而言,北斗系統與美國GPS系統相當。綜合來看,我個人認爲,北斗系統的綜合性能應該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