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查30年補稅」疊加「警稅合成作戰」BBC揭陸2經濟現實

倒查30年補稅疊加警稅合成作戰,BBC:折射2箇中國經濟現實。(中新社)

6月以來,維維股份和寧波博彙化工等兩家上市公司補稅公告,讓中國的私營企業緊張不已。不僅如此,根據中國媒體統計,超過20個省份出現了「警稅合成作戰中心」,以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爲,而新設機構中「作戰」一詞引發民企焦慮。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分析,上述事件疊加,折射出2箇中國經濟現實:地方財政緊張、民企惶恐不安。

尤其是維維股份需要爲最早30年前的稅務補繳,使網路輿論盛傳中國政府要「倒查30年」企業稅款。僅僅5天后,中國稅務總局表示,稅務部門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但該部門也表示,前期反映的有關查稅補稅,有的是對企業以前年度欠稅按程序進行催繳,有的是對企業存在的稅收政策適用風險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屬稅務部門例行的依法依規正常履職行爲。

追繳稅款的上市公司包括:

維維股份6月13日公告顯示,湖北枝江市稅務局開發區稅務分局近日作出稅務事項通知書,覈定維維股份原控股子公司枝江酒業未按規定期限對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費稅進行納稅申報,覈定應繳消費稅及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共8500.29萬元(人民幣,下同)。

寧波博彙化工在同一天公告稱,基於公司經營困難,對部分芳烴油裝置停產。而三個月前,寧波博彙公告稱已收到浙江寧波市鎮海區稅務局澥浦稅務所的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公司「重芳烴衍生品」按「重芳烴」繳納消費稅,對公司2023年年度利潤及2024年一季度的利潤影響分別約爲3億元和2億元。中國媒體解讀稱這意味着被追繳的稅款高達5億元。

今年更早一些,多家中國上市公司公告稱被稅務部門要求補繳稅款,包括上海順灝、北大醫藥、華林證券、聯建光電等,有的還需繳納滯納金。

地方財政緊張

從全國層面來看,今年中國政府確實面臨困難。一方面是稅收減少,1-4月,中國全國的稅收收入6693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4.9%,在高速發展數十年的中國較爲少見;但另一方面,支出卻在增加,1-4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9483億元,同比增長了3.5%。

「政府沒錢了」背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賣地收入的減少。

今年第一季,中國全國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147億元,同比下降6.7%,相比2020年的高峰幾乎「腰斬」,即便對比疫情前的水平,也僅有當時的三分之二。

然而地方政府極爲依賴土地收入,以貴州省會貴陽爲例,其2021年財政總收入976.15億元,賣地收入631億元,佔比爲65%。

去年底,國際評級公司穆迪發佈報告稱,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1不變,但將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爲「負面」。此外,穆迪還把18家中國企業和8家中國銀行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至「負面」。企業名單上有13家央企及其子公司、兩家地方國企及子公司,以及三家民營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銀行名單上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和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穆迪給出的主要理由有地方債過高,使中國政府刺激經濟的財力下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使中期經濟受到影響;而這兩者也互相影響,因爲房地產下行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帶來較大沖擊。去年土地出讓收入佔中國地方財政收入的37%左右。

惶恐不安的企業

在企業一端,補繳稅款對經營產生直接影響。比如上述企業寧波博彙化工,補繳之後,公司2023年年度利潤影響約爲3億元,業績將由盈利轉爲大額虧損。

博彙股份6月13日晚間發佈停產公告稱,公司自當月12日起對相關生產裝置及配套裝置進行停產。同時,該公司將採取各項節流措施,包括但不限於逐步安排員工放假、減薪、裁員等方式。

一位從事向東南亞機電出口的中國商人向BBC中文表示,現在大陸國內需求上不來,像他一樣搞外貿的還好,「主要做國內市場的難一些,利潤很薄,隨便補個稅、罰個款,不如直接關門了」。

此外,令民營企業惶恐不安的還有「時間上的不確定因素」,上述商人表示,他在20年前曾經在內地從事過基建工程,「那個時候啥都亂着來,如果真要查那麼久,個體老闆們可能都有問題,再加上滯納金,那不敢想象」。

不過他也認爲,「不可能查得了那麼久,票據、資料早沒了,倒查10年都難。」

報導稱,按照相關法規規定,稅務倒查3-5年比較常見。《稅收徵管法》第52條規定,因稅務機關責任致使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未繳或少繳稅款的,在3年內可要求補繳,但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3年內可以追徵稅款、滯納金,對有特殊情況的追徵期可以延長到5年。

但該法還有條文稱,「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徵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目前,湖北枝江市稅務局開發區稅務分局對維維股份30年前納稅行爲的指控是,未按規定的申報期限進行消費稅納稅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