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凝心聚力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關於蓬萊區三裡溝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調研和思考

膠東在線7月3日訊(通訊員 宮傑)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將鄉村振興與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相結合,將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部署、同落實,成爲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裡溝村,因位於蓬萊古城南部三裡而得名,緊鄰228國道和蓬萊汽車站。全村共有249戶、599人,村“兩委”5人,黨員32名,村民代表35人,土地509畝。2014年以前,村莊管理混亂,集體資產流失、道路狹窄、坑窪不平、垃圾遍地,各類亂象叢生、村民怨聲載道,是“人人搖頭、人人嘆氣”的“老大難村”。2014年農村“兩委”換屆,新的兩委班子,以黨建爲引領,以“五大振興”爲路徑,將一個“窮山溝”打造成組織放心、羣衆擁護、幹勁十足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村、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省幹事創業好班子等多項榮譽。

一、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農村黨員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力量。只有不斷提高農村黨員的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三裡溝黨支部以“強學習、定規矩、常服務”來要求黨員。強學習,利用蓬萊區“仙境黨員之家”平臺,每月組織黨員開展視頻學習會。會後組織每名黨員發言,談學習體會、談工作啓發、談下步打算。全村黨員參學率保持在95%以上,對無故未請假、遲到黨員,責成在下次學習會上進行檢討發言。定規矩,制定《三裡溝村黨員“十不準”規定》和《村幹部管理規範》,規範黨員行爲;建立《村“兩委”議事協商制度》《村幹部坐班值班制度》和《村民監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確村幹部必須帶頭工作,要求“全年無休、365天都是工作日”,通過制度加強幹部管理。常服務,開展黨員聯戶,每名黨員聯繫3-5戶羣衆,每月至少上門走訪一次。積極組織黨員開展實踐活動和志願服務,將黨員參與志願服務等情況進行量化積分管理,引導黨員“亮身份、踐承諾、比奉獻”。

二、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增強黨組織服務羣衆功能

服務羣衆是基層黨組織的根本職能。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建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把羣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作爲衡量標準,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三裡溝村黨支部深入發動羣衆,村民代表的組成成分,既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有在外辦企業的能人,還有熱心腸的婦女。在村裡各項事務中,村民代表都充分發揮了議事決策、聯繫羣衆和模範帶頭作用。爲讓百姓吃得放心、行得安心、過得舒心,提高百姓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裡溝村“兩委”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反覆討論,形成了衛生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綠化亮化提升“三步走”的生態振興建設方案,投資230萬元對道路硬化,建設煙臺首個鄉村污水管網系統,對全村污水統一處理,改變了雨天“水泥路”、晴天“揚灰路”的狀況;修建黨羣服務中心和日間照料中心,爲黨員羣衆日常活動、老年人照料提供了服務陣地;建設生態公園,全村綠化率達80%以上,亮化率達90%。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能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農村發展乏力,關鍵在於缺人才,缺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政策明白人。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帶富能力強、服務意識優的村幹部隊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三裡溝村通過多方合作共享人才資源、多措並舉培育本土人才,解決人才緊缺問題。邀請全國“三農”專家、壽光蔬菜種植專家、蓬萊科協專家等到村指導產業發展方向,交流種植管理經驗;依託“煙臺勞模創業園”、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範社等資源,邀請煙臺農科院專家對大棚種植戶進行專業培訓,培養本土技術能手3人,挖掘培育後備幹部5人。

四、加強文化道德建設,推動鄉風民俗振興

鄉村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和內在要求。一個鄉村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了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質以及社會風貌。只有建設良好的鄉村文明,才能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和道德基礎。三裡溝村重視村級優秀文化傳承,村內成立文藝隊和志願者服務隊,創建村莊文化品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展現村居特色和文化魅力。利用善行義舉四德榜,開展“孝誠愛仁”四德典型評選活動、“五星級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好婆媳”評選活動、“好家風、好家訓”評選活動,讓當選者上榜,營造模範在身邊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道德講堂、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效能,開展各類活動,做到“優秀傳統文化講一講,村內身邊好事評一評,勤儉節約之風比一比”,活動全程記錄、留存圖片檔案,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在村內營造濃厚的“講文明 樹新風”良好氛圍。文化活動的開展,使村民摒棄打牌、賭博等陋習,讓大家有了精神寄託,更促成了鄰里和睦。2015年至今,村裡未發生一起訴訟案件、刑事案件和上訪事件。

五、加強富民產業建設,培育鄉村三產融合發展

要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振興,就要建立健全農村基層組織體系,構建起以村黨支部爲核心,村集體爲主導、農民羣衆廣泛參與的鄉村治理體系。通過發展鄉村產業,激發鄉村居民的活力和創造力,促進鄉村社會的全面進步,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裡溝村依託區位優勢和本村古槐、古橋、古井的“三古”資源,打造文化品牌,發展膠東特色鄉村旅遊產業,拓展民俗新看點,實現了產業與文化雙豐收。藉助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東風,已經逐步形成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辦企業、廠房租賃等多種經營模式共存。以果蔬種植採摘爲主的第一產業,以古槐饅頭加工、酸奶廠爲主的第二產業,以採摘旅遊、民宿餐飲、民俗文化體驗爲主的第三產業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2018年至今,三裡溝村累計實現村集體純收入32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由2萬餘元提高到3.8萬元。實踐證明,只要用好資源稟賦,找準適合本村的發展路徑,農村產業振興就不是空談,村強民富就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