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什麼?
宇宙的浩瀚無邊是你永遠都無法想象的,所以科學家們也一直致力於宇宙的各種研究,下面小編要說的是一種人造天體理論戴森球,很多人都不知道戴森球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不過這只是存在於設想中的一種人造型結構,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戴森球是什麼
戴森球是什麼呢?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由弗里曼·戴森先生提出。這樣一個“球體”是由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圍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戴森認爲這樣的結構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並且他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直徑2億km不等,超級大,完全包圍恆星並獲得其絕大多數的能量輸出,目前我們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10^9。關於戴森球暫時還只是一個幻想的理論,人類還沒有能力去構建這樣一個龐大的結構,所以一切都只是存在於設想構造之中,並非是像原生黑洞那樣,是實際存在的。
二、戴森球理論的起源
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的弗裡·戴森1959年,就提出“戴森球”的說法,即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對能量的需求十分驚人,那麼他們可能用一個行星系中其他行星製成一個包圍中心恆星的殼,充分利用絕大部分的光子。“戴森球”會發出巨大的紅外輻射,使星球的外觀發出非常多的紅外線。
戴森的觀點在當時聽起來十分有趣,有人甚至認爲關於“戴森球”的想法純粹是異想天開。但自從天文學家對類日恆星進行研究之後,就發現,它們的確發散出很多的紅外輻射。紅外線激光是銀河系中發送信號或是設立信號燈的首選途徑。研究者說,原因就在於這種光可以穿透阻礙可視光的星際塵埃。
三、戴森球隱藏的巨大能量
戴森球與另一文明進化理論模型卡爾達肖夫指數很吻合。1964年,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庫萊·卡爾達肖夫嘗試着描摹一項關乎技術演進的理論: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文明需要支配越來越多的能源,而這些技術是如何演變,滿足這一文明的需求的呢?卡爾達肖夫等級論將文明劃分爲三個類型:I型文明充分利用所在星球上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II型文明可以支配其局域恆星的能源;III型文明則可以利用其所在星系的能源。
因此,從本質上講,搜尋戴森球就是探尋II型文明的存在。另外,由於建立在一個文明對能量應用的基礎之上,戴森球設想相對於其他探尋地外生命的研究,如SETI,就又多了一個優勢:即使外星人沒興趣與地球人對話,我們依然可以找到這些外星文明。
這是因爲如果戴森球存在的話,就一定會放射出一種非常特別的熱信號,並且我們可以通過紅外望遠鏡觀測到這些信號。當電腦用電的時候電腦本身就會發熱,同樣的道理,當戴森球聚集太陽能的時候本身也會升溫。這些熱量就會以紅外線而非可視光的形式輻射出來。萊特解釋說“戴森球在中紅外光下看起來會特別亮。就像人體,在黑夜裡,我們是看不見的,但是帶上中紅外線眼鏡後,我們就會看到人體發出很明亮的光。”
建有戴森球的文明想要想不被發現需要不遺餘力,要麼以某種全新的方式除去餘熱,要麼需要建成一個能發出冷光的超大散熱器,而這些冷光需要足夠冷,在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的餘光)下不會被發現。萊特告訴我說,後一種解決方案將會涉及到建造一個球體,而這個球體將比需要的大出一百多倍。“只要一個文明想隱藏那麼它就一定能夠隱藏,”他接着說,“但是要想隱藏,整個文明需要精心策劃並構建出一個龐大的工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