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平替”徠芬,也被價格戰搞怕了
小家電變天的速度太快了。
2016年,3000元的戴森吹風機進入中國,與旗下捲髮棒、吸塵器組成"中產家電三件套"。
儘管價格是同行的10倍,戴森卻常在中國賣斷貨,就連創始人詹姆斯·戴森,也被買成了英國首富,發佈於2019年1月的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其名下淨資產約138億美元(在當時期約合人民幣1223億元)。同年,戴森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連續多年在高端吹風機市場中佔有率排第一。
但戴森的好日子並不長久,很快就有中國企業出手了。2021年,"戴森平替"徠芬就出現了,其吹風機從鏤空風筒外型,到高風速賣點,都是像素級對標戴森吹風機,而價格僅約爲戴森的1/5。
伴隨消費降級的寒氣吹遍市場,到了2024年618期間,徠芬在天貓的銷售額超過戴森、拿下第一名;而到了剛過去不久的雙11,高速吹風機榜單前幾名幾乎沒有了戴森的身影。
但與此同時,徠芬也面臨着更卷的"平替威脅"。華強北的白牌廠家們,已經把外型相似的吹風機價格打到100元以下。
在中國小家電市場上,從來就沒有一勞永逸的勝利。
"500+元的戴森"
網友們戲稱詹姆斯·戴森爲"家電界喬布斯",確實貼切。
他也是一個藝術家,曾發表"不考慮性價比"的言論:"戴森在考慮每一個新產品研發的時候,不會從純商業的角度出發……每一款新產品的研發完全是由科研、技術和產品本身主導的。"
行動上亦與言論統一。2018年的報道顯示,戴森公司僱傭了445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其中一半駐英國,彼年每週研發投資達8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3千萬)。即使是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2023年,戴森的研發投入仍有40%的同比增長率。
戴森在產品創新上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融入高速馬達技術、智能控溫功能的吹風機,還是能夠自動纏繞頭髮的捲髮棒,都具備顛覆性價值。
《財新週刊》在2019年曾在報道中寫道:"戴森的走紅也證明,消費者是會爲真正有價值有品質的‘昂貴’買單。"
2025年,在戴森下坡、徠芬上位之際,回看這句話充滿了宿命感。
徠芬問世至今就是瞄準"戴森平替"打的,用當年網友的話說,就是"不看logo,就沒法通過外觀分清兩個品牌"。實際使用上,徠芬給人的直觀感受也是風速大、幹發速度快,並基於相似的長柄設計和馬達位置調整,平衡性也被兼顧了。
外包裝上,徠芬還學了蘋果。白色的盒子、配件擺放方式,就連撕封條的方式,都"果裡果氣"的,情緒價值拉滿,亦被網友形容爲"蘋果周邊"。
儘管在覈心技術上,徠芬有沒有成功複製戴森的精髓,仍需更多專業數據去論證。
畢竟在社交平臺上,不乏吐槽"徠芬吹風機吹得頭髮打結,感受不到負離子的存在""聲音能把人吹聾""吹出了三天沒洗頭的效果,越吹越塌"等聲音,由此引申出"徠芬是否只‘抄’了一個風速大"的質疑。黑貓投訴平臺上,亦有多條關於"使用壽命短""有焦糊味"等內容的投訴。
但這並未妨礙徠芬的業績增長。
2021年,即徠芬高速吹風機上市的第一年,徠芬科技的全年商品交易額就達到1.3億元,到了2023年底,這個數字已突破3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徠芬吹風機的線上銷售份額已超60%,而在2024年上半年,戴森吹風機的線上銷售份額已跌至7%。
徠芬受市場青睞,原因在於,其降低了一部分"戴森式差異化體驗"的消費門檻。
天貓上,號稱性能比肩3000元戴森的徠芬吹風機,售價僅500多元。縱觀產品線,徠芬吹風機價格區間爲200-600元,戴森爲2500元-3500元。
於消費者而言,中間超5倍的價格差距,或許足以抹平徠芬的不足。畢竟買吹風機的基本需求是吹頭髮,其次是情緒溢價,在徠芬能滿足這兩者的情況下,是否值得爲戴森的高濃度負離子等多花兩三千塊?或者換一種問法,到了當下,吹風機上昂貴的創新技術是否還是必不可少的?
戴森與徠芬在中國市場的位置轉變,本質上是另一種追求質價比的體現。
"平替的平替"
但有"平替",就有"平替的平替",徠芬也不是安全的。
如上所述,吹風機的基本需求是簡單的。如果說徠芬能複製戴森70%的價值,那白牌們也能複製徠芬70%的價值,價格卻遠不止便宜3成。
在淘寶搜索"戴森平替",綜合排序前列的產品已經比徠芬還便宜,120多元的吹風機不在少數,甚至有低至67元的,另據搜索統計,近90%的消費者傾向於瀏覽146元以下的"戴森平替"。一對比,徠芬500元的吹風機也沒那麼香了。
這些"平替2.0們"也在慢慢做大。淘寶顯示,一款128元的"戴森同款吹風機"全網銷量超90萬件。拼多多上,更有直接命名爲"華強北戴森"的產品,銷量超過了200萬件。
奧維雲網小家電大數據事業部研究經理劉亞麗曾在採訪中,將此歸結於"高速電機技術成熟帶動了成本下降"。以核心零部件高轉速無刷電機爲例,前兩年一個吹風機僅高轉速無刷電機和驅動的成本就在200元以上,如今零售價就已經降到200元了。
儘管技術降本的說法聽上去符合商業規律,但實際降幅仍讓人倒吸一口涼氣。劉亞麗在去年6月就提到:"高速電吹風市場市場均價在逐步下探,同比降低了34.4%。"因此,全行業價格大幅下降的致因,還有"平替套路"背後無法迴避的同質化問題,以及品牌認知薄弱。
儘管徠芬創始人葉洪新不再認可"戴森平替"標籤:"徠芬從來都不認爲自己是某某的平替。"但從產品外形到賣點功能,都決定了徠芬很難將它撕掉。但純靠低價,換不來市場話語權,更意味着要面對"銷量 or 利潤"的抉擇。
雖然徠芬銷量仍在上漲,但增速已出現下滑趨勢。2022-2024年的雙11活動期間,徠芬的全網商品交易額分別爲2.9億元、4.4億元、5億元,近兩年的同比增速爲51.7%、13%。
徠芬從戴森那裡搶走的蛋糕,如今又被"華強北們"分食。尤其是,高速吹風機價格戰白熱化程度仍在加深,奧維雲網顯示,截至2024年3月,200元以下價格段佔比已經達到10.4%了。國產小家電行業,將繼續洗牌。
純元只有一個,平替路線終究不能保證徠芬的榮華富貴。說不定過多兩年,連"華強北們"也有平替了。
小家電出路
也不能怪徠芬不去突破。
它面臨的問題,亦是大多數小家電品牌的煩惱。
小家電產業的特點,除了上述的需求簡單,還有技術壁壘薄弱。就像高速吹風機,當核心技術高速運轉電機成"標配"後,就無太多別的技術可卷,產品的專利溢價就下滑了,只能卷價格。
很多人說,去搞研發創新呀!順着此邏輯,第二曲線的靈感,便落到了"創造衍生價值"上。但目前來看,就連戴森,也沒把這事做好。
2022年底,戴森正式發佈空氣淨化耳機Dyson Zone™。這款耳機以"移動淨化"爲概念,歷經6年研發,由頭戴式耳機和塑料材質空氣過濾面罩組成。據悉,面罩能捕獲99%的小至0.1微米的顆粒污染。
但這款延續戴森創新精神的產品,沒有得到消費者的支持,如今僅在品牌官網有售,各電商平臺均已將其下架。媒體分析其失敗的原因是"應用場景有限",說白了,就是"大家沒有這麼複雜的需求"。
其實還有另一種破局思路,市場反饋曾給過戴森提示。
上市於2023年的戴森洗地機Wash G1,採用"水塵循環"技術,集釋水、浸潤及刮污於一體,不依賴吸力洗地,以此區別於市面常見的"氣塵循環"技術。但這款洗地機沒有配置滾刷烘乾功能、需手動晾曬,當時就有消費者提出"想要真正能解放雙手的洗地機",戴森卻認爲"烘乾並不衛生"。
如果戴森聽勸,或許能旗下能再多一個現象級爆款。說到底,破局還是要靠迴歸樸素需求。
小家電的市場需求其實並未到頂,但有些太過小,往往被擱置。
以小米空調爲例,截至2024年10月27日,其在中國線上空調市場的市佔率排名第三,爲11.82%,而在2021年的時候,其線上市佔率僅排第七、爲3.73%。
小米空調做對了什麼,自帶內置擋風板或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人們有多痛恨直吹腦袋,看看電商平臺上的擋風板銷量就知道了。拼多多上,"空調擋風板"單件商品最高銷量爲232.4萬件,銷量100萬+件的不在少數。可見這是一個長久存在的需求,但總是得不到滿足。
高速吹風機作爲小家電的細分產業,戴森、徠芬和"華強北們"技術創新觸頂的痛點,是整個小家電產業的痛點;同行們迴歸基礎需求的破局思路,亦可作爲跳出同質化競爭的參考。
不過,繼續降價也好,產品升級也罷,笑得最大聲的,還是咱們消費者。
參考資料:
科技考拉《追覓、徠芬們的"SKG警示錄"》
中國家電網《199元的高速電吹風:規模化優勢與同質化競爭的"AB"面》
胖鯨《戴森爲什麼"啞火"了?》
有意思報告《中產正在"拋棄"戴森?》
鋅刻度《"戴森平替"徠芬,真正的對手在華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