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500家供應商 合勤控一年變身網通業減碳領頭羊
合勤投控董事長朱順一(右)、永續長林錦蘭(左)大談1年來,「大帶小」與500家共同減碳的歷程。(攝影者.郭涵羚)
「歡迎光臨,請問您今天從哪邊出發?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一家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印刷包裝廠,櫃檯小姐親切的詢問來客。什麼?現在填寫訪客資料,還要回答這個?通常第一時間大家都會抓抓頭,提出如此疑問。
合勤投控(以下簡稱合勤控)──臺灣前五大網通廠、年營收逾三百億元,這家印刷包裝公司是他們「減碳大帶小」計劃的成員之一,身爲他們的上游供應商,需要計算自己公司運作的碳排量,甚至連訪客交通運輸的碳足跡(編按:指搭乘交通工具路程的碳排放量),也都不能放過。
合勤控有大大小小、超過五百家供應商,去年申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以大帶小」減碳專案補助,旗下的合勤科技、兆勤科技、盟創科技等子公司,積極輔導上游減碳,「一年下來,預計可幫供應鏈減八百三十噸的碳,準備拿去環境部申請碳權,」合勤投控永續長林錦蘭(左頁圖左)如此說道。這數字乍看不起眼,跟臺灣面板廠一年動輒兩、三百萬噸的碳排相比,連零頭都不到。
但你不知道的是,對於不是特別耗水、耗電的網通產業來說,這已經是合勤控全集團碳排的四%,也差不多可讓上游供應鏈碳排量,一口氣下降一成多,且僅耗時一年,是他們的永續團隊十多次親訪全球供應商,得來不易的成果。
小供應商們,不懂減碳規矩
一般科技產品多半賣給終端消費者,但網通業的客羣,有很大宗是電信業或是政府標案,「如果你的ESG分數很低,根本就沒資格打進這些客戶,」合勤投控董事長朱順一對商周說。
現實條件很清楚,但麻煩在哪裡?問題就在上游供應鏈,因爲規模都太小了。
合勤控旗下的代工廠盟創,兩年前對十四家關鍵供應商,做ESG實地稽覈,檢查出一百零五項缺失,其中近百項跟「勞工與人權」、「健康與安全」有關。這跟多數臺灣企業遇到的狀況差不多,因爲供應商、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往往公司小到僅十幾人,一般勞動條件很難完全合規,有時候,不是供應商不願意守規矩,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規矩爲何。
工業通訊及網路設備商四零四科技(Moxa)泛亞暨臺灣區總經理林世偉說,某次去五股工業區找供應商討論減碳,談到鍍膜廠技術主力,全廠就兩位七十幾歲的老師傅,聽說要減碳,直覺的問:「那以後是不是不能呷煙(臺語,抽菸)啊?」大家當場傻眼。
包裝廠富迪印刷總經理吳蕙明則以防噪音舉例,某次合勤控的人到現場稽覈,問及現場噪音值,查清楚後,他們告訴富迪,還不需要貼警示標語,因爲一旦貼了警示標語,就需要依照規定、全程配戴耳罩,不然就屬違規。所謂規定,是令出必行,不是自己貼標語以求心安而已。
此外,工廠內的空調、機器等設備的型號、能耗等標籤,都需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以便隨時檢查。這些都是細節,但卻是小供應商往往注意不到的地方。
正因爲網通產業不是高碳排領域,通常業者也不像半導體或面板廠那麼敏感,也因此,當合勤控開始認真盤查供應鏈的碳排狀況時,才赫然發現「代志大條(臺語,事情嚴重)」。「通常只有兩種結果,一個叫Fail(不合格),另一種是中高風險,」林錦蘭無奈的說。
開學院,把廠商變學伴
那該怎麼辦?合勤控只能積極輔導供應商。剛好經濟部針對企業推出以大帶小減碳補助方案,他們透過盟創,去年八月申請到二千四百萬元補助,風風火火的開辦了「零碳學院」。
他們開出二十三堂、合計一百一十一小時的課程,從零開始教供應商認識碳、減碳,如何寫永續報告書、如何進行低碳數位轉型。一年下來,參與人次接近三千,總上課時數也超過四千小時。「合勤控把我們當學伴,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去減碳,」一位供應商如此表示。
不過,如果覺得開課就能解決問題,那就想得太容易了。
就在今年初,一家中國材料供應商,被合勤控的客戶再三稽覈後,判定爲不合格,禁止合勤控採用那家供應商的材料,但那時因爲要趕單、搶時間生產,有十萬個料件已經躺在進料倉庫裡,讓他們進退維谷。
林錦蘭說,以前曾主動要輔導該供應商,但對方都拒絕改變、態度相當強硬,對方認爲:「客人又不只你一個,幹嘛要改,最多不接你的單罷了!」
後來他們出動高階主管團隊,大陣仗親自飛過去,拿出誠意表示願意幫忙、大家一起想辦法改善,甚至拉着其他客戶一起,清楚陳述ESG的重要性,將會影響後面長期的生意。他們勞師動衆,才讓供應商點頭、答應開始改善。
面對衆多供應商,嚴格要求是一回事,合勤控也學到什麼叫合情合理。
有一次,他們的稽覈人員要求富迪印刷出具8D報告(編按:Eight Disciplines Problem Solving,又稱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用以解決常見、反覆出現的品管問題)。
吳蕙明說,第一次遇到客戶提出這種要求,當報告被退件十幾次之後,負責的品管人員差點崩潰,畢竟一家臺灣小工廠,怎麼懂完成這樣的報告?
後來合勤控發現狀況不對,直接派專人到廠輔導,手把手指導供應商怎麼寫報告。「當一直被退件時,心裡頭真的是圈圈叉叉三角形⋯⋯(編按:指非常不高興),」富迪員工回憶,但他們親自派人來教、展現誠意,雙方的革命情感,也就因此點滴建立起來。
不只如此,想申請政府的大帶小減碳補助案,手腳還得夠快。
行動快,推首款碳中和產品
臺灣的電子業,大部分供應鏈在中國,但臺灣政府的大帶小減碳補助計劃,要求須在臺灣有工廠登記的供應商才能參加,該條件已將不少企業排除。而以他們輔導的供應商成員,也都不是什麼大公司,很多資本額都小於五千萬元。參與合勤控計劃的其中一家供應商透露,會選擇加入他們的大帶小計劃,主要是因爲「來找的速度很快、也很早」,他們從去年五月就開始張羅大家加入。
部分供應商甚至說,沒想到答應之後,後面一堆大廠商也都來拉人、希望加入他們的大帶小計劃。但已經先答應合勤控,隨即也被「綁定」,只好婉拒其他如佳世達、臺達電、光寶等大客戶。
減碳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商周統計經濟部資料,截至今年八月,成功申請到減碳大帶小補助的公司,已超過一百七十家,累計近一千二百家供應鏈廠商受惠;而政府補助經費也將用罄,公告在九月中將停止受理。
經過他們大費周章努力拉着供應商一起減碳,也確實有不錯的成果。例如:有些產品的塑膠外殼,碳排量減到只剩原本的十分之一;產品包裝外盒,採用回收紙材的比率高達七五%。
至於本文開頭講到的,大帶小減碳、「存」下來八百三十噸碳權,則預計可拿來抵減,讓他們在今年可以完成第一款碳中和網通產品認證。
合勤控很清楚,這些規模小小的供應商,其實是撐持起臺灣經濟的重要支柱,他們對碳的認識或許不足,但是隻要大廠願意教,他們就能學得會。
「零碳學院是爲了要創造出共同的語言,包括同仁與供應商都一樣,」林錦蘭說,明年開始他們要實施內部碳定價(編按:因爲營運所產生的碳,會被計價),以事業部門爲單位,賺的錢要扣掉碳排成本,雖然暫時仍只是影子價格──只是暫時把碳成本記在帳目上,不會真的扣錢,但如此才能清楚讓大家知道,在碳有價的時代裡,實際獲利是多少?「這會讓大家非常痛,但痛了之後纔會斤斤計較,」林錦蘭說,當大家有了共同的「碳語言」,纔有辦法進一步改善、相互支持着繼續走下去。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週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業週刊19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