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聲 大美不言:故宮大展的專利看點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黃蘭閔/北美智權 智權法規研究組
不常有機會在藝文展覽裡遇見專利,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Paris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與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共同呈獻的「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是少數例外。
每年都有許多優質大展舉辦,但要在藝文展覽中與專利相遇,機會委實不多。展期到2025年第一季的「大美不言」[1]是少數例外。此次展覽有來自三個單位的藏品,一是東道主國立故宮博物院,再是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三是同樣來自法國的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下稱VCA)。VCA的藏品相對年輕,卻因誕生在專利制度快速發展的時代,此次多項展件,包括《Zip》項鍊、《萬能珠寶》(Passe-Partout)、百寶匣(Minaudière)、隱密式鑲嵌(Mystery Set),都有專利加身。
左圖1.法國專利FR838498圖式;圖片來源:INPI (法國國家工業產權局);右圖2. VCA《Zip》項鍊;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大美不言」展官網
進入展場,肯定會一眼看到中央的《Zip》項鍊,如名稱提示,其發明構思源自服飾所用之拉鍊,1938年取得法國專利,但後續商品化的過程充滿考驗。配合此次大展所舉辦的講座中,講師Laure Raibaut表示,儘管當時已有現成的拉鍊實品可參考,但要移植到金工珠寶領域,技術難度極高;另位具珠寶匠背景的講師Marie Lemaître則表示,工匠當時必須嘗試不同的合金配方、製法、溫度……等等,重複試錯,並據以調整,又多花了十餘年時間研發,才能和真正的拉鍊一樣自然滑動開闔。現場展示的這件《Zip》項鍊是1952年製成,目前這系列作品一般都可拆下項鍊配掛於後頸部位的組件、把拉鍊閉闔,讓原本的項鍊轉作手鍊穿戴。
左圖3.法國專利FR834209圖式;圖片來源:INPI;右圖4(上):VCA《萬能珠寶》(Passe-Partout) 系列作品;圖片來源:VCA官網,右圖4(下):1939年世博會廣告;圖片來源:VCA官網
VCA還有不少可拆裝變換的作品,第一展區「自然萬物」陳列的《萬能珠寶》是另一例證。如同《Zip》項鍊從時尚產業汲取靈感,這件作品的黃金軟管(tubogas)組件,借鑑瓦斯管的概念,爲作品增添了日常生活、現代工業的元素;而另外兩朵花卉組件,可獨立拆出,作一般的胸針使用。黃金軟管搭配兩朵寶石花朵及煉扣設計,可依配戴者需求,變身爲項鍊、手鍊、腰煉,一物多用。1938年獲專利授權,曾於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登場、引發話題。
左圖5. VCA《曲折》(Curl)百寶匣;圖片來源:VCA Twitter (X)貼文;右圖6. 清宮舊制竹黃貼花百什件;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網頁
展場中後段亮相的VCA百寶匣,據場中播放的影片說明,是1933年獲得專利授權的發明。外型不拘一定形狀,但多爲精緻方盒,藏有多個隔層,可利用有限空間收納化妝用品、梳子、鏡子、手帕、香菸、打火機等物件,方便摩登女士攜帶出行。有趣的是,同區展出品項包括清宮所制百什件,也是一種有着華美裝飾和隔層暗屜的器物收納裝置,另外還有國立故宮博物院和裝飾藝術博物館典藏,分別來自歐洲及日本、同屬18世紀製作的百寶匣。略具現代專利概念的參觀來賓或許好奇:既是如此,其發明構思真有新穎性、進步性?爲什能通過專利局的實質審查並取得專利?
回顧歷史,無數發明人並未取得公允的發明報酬,沒有姓名錶示權,連張獎狀都不曾拿到,即使專利制度的觀念萌芽,相關法規也因時因地多經轉變。法國專利舊法一度捨棄實審制度[2],爲鼓勵導入法國國內所欠缺的發明技術、讓法國人民均沾新創利益,依舊制設計精神,即使只是引進外國已有的發明技術,仍有可能被授予專利。
VCA創建時的專利環境亦與今日大相逕庭,而且現代的法國發明專利(brevets d'invention)雖需具備專利三性,卻是一直等到2020年PACTE Law相關修訂後條文生效,法國國家工業產權局纔開始加審發明案的進步性要件。不過,過去法國發明專利的授權門檻儘管相對寬鬆,不代表這類專利發明一定不夠優質,VCA多件法國專利有其他國家的對應案,是經過官方完整實審後才被授予專利。
左圖7. 1937年《菊花》胸針;圖片來源:VCA官網;中圖8. 清乾隆朝洋彩玲瓏轉旋瓶;圖片來源:「大美不言」官網;右圖9. 1936年《花卉》胸針;圖片來源:VCA官網
以隱密式鑲嵌技術爲例,現場如第一單元「自然萬物」展出的1937年制《菊花》胸針、2009年制《櫻花》胸針,以及第五單元「五彩繽紛」展出的1936年制《花卉》胸針,都使用了這種工法。由其正面觀賞時,看不到底部金屬臺座和鑲爪,更能展現寶石的色澤美感;展場並特別播放介紹影片,顯見這項技術的份量。隱密式鑲嵌工法,從某些角度看,類似入場區域展示的乾隆朝(1736至1795年)洋彩玲瓏轉旋瓶[3],都有賴許多組件的配合,正常使用時看不到其中連結,但不妨礙這些組件彼此成就增色。
追溯這項技術開發遠因,和現今的專利環境頗有相似,也就是同個產業大抵有同一長期未滿足的需求:20世紀初,法國珠寶業競相開發可隱藏臺座和鑲爪的技法[4],尚美(Chaumet)、卡地亞(Cartier)先後在1904及1932年爲相關發明取得專利,VCA沒有搶下第一,不過在其珠寶職人及寶石專家的潛心研究下,技術迭有推進。
隱密式鑲嵌有其藝術表現上的明顯優勢,且1930年代的經典制法,現在早屬公共財,任何人皆可使用實施。然而,其概念雖不算複雜,可是如同展場所見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5],若要付諸實施,卻是異常費料且費工,並非一般工匠能輕易上手。
實際上,這種工法需在寶石進一步切割出腰身槽線或邊角缺口,而寶石有其物理極限,部分材料的組織結理特別容易在切割時碎裂作廢,相對於其他傳統鑲嵌工法,寶石耗損率偏高;同時,即使是一枚普通尺寸的胸針,都需要有經驗的寶石專家及珠寶職人密切合作,耗費數百小時作業時間,這無疑也進一步拉高了製作成本。不過,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技術工匠大量流失,隱密式鑲嵌甚至一度有技術斷層之虞。
左圖10. 傳統隱密式鑲嵌工法制品正面及背面擷圖;圖片來源:VCA Youtube頻道影片;右圖11. 此2圖爲北宋汝窯青瓷橢圓小洗正面及背面圖像;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官網
不過時至今日,隱密式鑲嵌也和象牙球的製作一樣後繼有人,且持續突破創新。例如,1930年代經典隱密式鑲嵌工法制品,僅限正面觀看時,其金屬鑲臺、鑲爪消失術才能發揮,就像汝窯青瓷器一樣,就算全器上釉,但翻到背面看,依舊會看到製作遺留的工具痕跡。[6]
爲排除此一僅限單面呈現的技術問題,遂又產生了新的雙面呈現解決方案,比方在2013年申請專利的以下發明:
結語
此次三個單位的策展人選用《莊子》典故,以「大美不言」作展覽主題,企圖讓每一件展品自己發聲,與場中其他不同時代文明的展品、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一起在靜默中跨界對話。臺北展期年底即將結束,明年初將轉赴嘉義再展三個月,讀者若有興趣參與這場技術與藝術的無聲交流,敬請把握機會。
備註: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69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