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社會資金循環“任督二脈”,銀行保險如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透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然是今年政策的發力重心。與此同時,如何暢通實體經濟融資“血脈”,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動能,也成爲全國兩會備受矚目的話題。
3月11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場“部長通道”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表示,“我們深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有很多短板和弱項,當前關鍵是要推動資金、資本、資產‘三資’循環,暢通資金流轉過程中的堵點和卡點,解決有資金沒有資本、耐心資本不足的問題,真正打通社會資金循環‘任督二脈’。”
在多位銀行、保險機構高管看來,當前,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爲銀行保險業帶來了重要發展機遇,也爲商業銀行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提供了廣闊空間,保險業作爲能夠穿越經濟週期的“減震器”和“穩定器”,龐大的保險需求將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支撐。
經濟增長新動能構築金融業長期增長動力
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爲銀行業特別是國有大行帶來了重要發展機遇。
李雲澤表示,將全力支持科技創新,正在積極研究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爲平臺,進一步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銀行業持續增強金融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末,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70.6萬億元,同比增長13.5%。
金融供給總量也在持續加大。特別是2019年以來,五大行信貸投放規模快於全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對信貸增長的貢獻度達到55%左右。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曾學文表示,經濟和金融共生共榮,儘管當前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從長期來看,隨着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積累增多,中國金融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至60%以上,需要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技創新,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經濟增長新動能構築金融業長期增長動力。”曾學文認爲,當前,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已經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經濟等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成爲金融業邁向未來的重要增長動力。
交通銀行方面表示,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發展,蘊含着對金融服務的巨大需求。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爲商業銀行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提供廣闊空間。
數據顯示,2023年9月末,我國“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8.6%,綠色信貸餘額同比增長36.8%,明顯快於全部貸款增速。
此外,交通銀行方面認爲,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也爲銀行業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帶來新的機會。中國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規則,精簡限制性措施,開放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不斷增強。依託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紅利,商業銀行開展貿易金融創新將面臨新機遇。
據統計,2022年各主要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量達1.85萬億美元。
保險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保險能夠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重要功能,是“低風險”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六次提及保險,涉及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農業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重點領域,保險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轉型進入攻堅階段。”友邦人壽總裁張曉宇表示,近階段金融監管工作的一系列舉措,如報行合一、壓降負債成本等都有力地引導了保險業的健康轉型升級,對於打造強大的保險機構有着重要且關鍵的作用。
“恰如一條高速公路,當上面擠滿了很多不守交通規則的人,在這條路上是很難行走的;如果大家都能夠遵守規則,人們就可以快速、順暢地前進。”張曉宇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在養老健康方面,李雲澤表示,會盡快補齊第三支柱短板,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加快發展長期護理險等健康保險。
張曉宇認爲,發展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對養老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險有其長期、穩健、安全的資金管理特點,有其提供風險保障的獨特優勢,其作爲核心支付方,又能夠鏈接上下游養老服務產業,保險其實具有非常巨大的可以發揮的空間。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曉林認爲,社會年齡結構的老齡化、長壽趨勢下生命週期中健康結構的變化、家庭小型化帶來的家庭結構變化,以及收支結構、消費結構、社會服務結構、風險保障籌資結構發生的巨大變化,生命週期中需要各種等級照護等服務的時間段開始加長,家庭內部已經越來越無法解決老年生活中的多種需求,通過交換社會服務的方式解決老年體醫康養服務問題已成爲全社會的剛性需求,這必將帶來養老保險的巨大發展。
近年來,保險業不斷以創新爲引領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4年工作任務的第一項就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表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爲消費者提供能滿足其需求的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以精細化的服務和風險管理能力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按照新質生產力要求,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使財產保險行業在新的起點保持健康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