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商業壟斷!範雲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日前民進黨立委範雲質詢時提出,華藝公司的學術論文資料庫輸出到大陸時遭審查的情形,今天她進一步召開記者會主張,因應現階段民間多數人想閱讀論文都必須上網付費或去圖書館找紙本的不便,科技部與教育部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讓知識成爲公共財,打破商業壟斷。
範雲日前質詢時指出,依照華藝與大陸合作廠商「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簽署的契約顯示,華藝委託陸方廠商依照大陸法律進行審覈,並同意陸方廠商若內容有違大陸法律時,「立即停止該內容服務」。因此許多論文在大陸刊載時標題和摘要被更動,例如「當婦運衝撞國家/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當婦運衝撞臺灣/臺灣女性主義」。
範雲指出,臺灣很多論文都是納稅人與政府資源投入的結果,有公共財性質,華藝作爲論文商業市場壟斷公司,卻能輸出大陸還接受紅色審查。各國學術界從1998年起就開起學術論文開放取用運動,包括美國、匈牙利、德國、荷蘭等,目的是讓公共支持的學術成果具公共性,可免費取用,臺灣已晚了20年,科技部與教育部應即刻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
範雲也說明,目前在國內,扣掉直接到圖書館閱讀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常需要到華藝的網站,但扣除有購買資料庫的大學,師生可透過學校免費閱覽網路上的電子論文,ㄧ般民衆,想閱讀華藝的論文就必須付費,下載一篇碩博士論文要200元,其他論文則是一頁4元(一篇論文約30至50頁)。
因此範雲主張,科技部與教育部應開始蒐集各方意見,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包括先從臺灣期刊與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等,讓知識成爲公共財,不再被商業壟斷。
民進黨立委莊競程也說,知識共享應該是努力的方向,只要拆掉付費的高牆,即使是專業社羣以外的人,也能對於知識提出檢視與批評,有助於科學的進展。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則指出,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免費供民間閱覽,與付給原作者一定費用並不矛盾,相關機制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設計方式。
博士候選人林凱衡也分享自身經驗,指出自己有時必須去國家圖書館找紙本資料,但如果是家離國圖很遠的師生怎麼辦?如果政府能推動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應該可以打破這些不必要的隔離與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