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35歲焦慮!四院士在深發出呼籲:給青年科學家更多機會
“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領軍人才和戰略科學家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這是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上,科學家們討論的議題之一。
9月28日,由南方科技大學、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及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這一跨學科交流盛會開幕。韓啓德、竇賢康、潘建偉、施一公、姚期智、沈向洋、Brian Kobilka、謝曉亮等知名科學家,新基石研究員、“科學探索獎”獲獎人、青年科學家以及各界代表約500人蔘會,共議科學前沿和科技人才培養等熱門話題。
“以科學的精神對待科學的遴選”
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啓德發表了基於兩年多調研而沉澱的報告《關於促進青年科學家成長的幾點想法》,並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竇賢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展開了有關“如何爲青年科學家成長創造更好條件”的對話。
韓啓德發表報告
韓啓德提出,當前我國的科研生態環境,仍然隱含着一些不利於傑出青年科學家成長爲科技領軍人才的因素。以“35歲焦慮”問題爲例,這固然是人才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錘鍊,但同時也暴露出,當前的評價體制、成果歸屬機制、資源分配體制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對此,韓啓德建議,準確定位有組織研究,完善科技戰略佈局;規定重大科研項目骨幹成員中青年科學家所佔比例;創造更多讓青年科學家展示才華的機會;規範科研成果歸屬機制,嚴格規定無實質貢獻者不得列入論文作者與獲獎成員等,同時,設立專門基金支持青年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以及減輕青年科學家非科研負擔等。
韓啓德
當前阻礙青年科學家成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韓啓德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竇賢康、潘建偉、施一公。
在潘建偉看來,因素二。第一,拿到經費的年輕人“思路散了”,“着急發展更多方向”。第二,居上位的年長科學家未能放心讓賢於表現優異的後輩,“奧本海默領導曼哈頓工程的時候39歲。”
施一公以親身經歷提出,“青年科學家最大的糾結是科研經費的獲取、科技評價體系以及自己學術方向的確立這三者之間的矛盾。”
他談到,在普林斯頓大學早期,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始終在經費和發文章之間尋求平衡,在既定的評價體系裡“成功”的同時,“我是留有很大的遺憾的。”因此在成爲高校管理者後,他對年輕科學家時常鼓勵:“做你最想做的研究”。
竇賢康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在盡最大努力,“大幅度提高優秀青年基金的額度和數量。我們要在更大範圍內給年輕人充分的機會。”
“關鍵是要營造一種學術氛圍和土壤。比如松茸,要在雲南的森林裡長。”潘建偉補充道,“青年人才成長也一定要給他比較好的環境,讓他安心、專注地進行研究。”
打造良好的科研文化,培育助力青年成才的科研土壤,離不開健康的評價機制。
“以科學的精神對待科學的遴選。”竇賢康說。
兩年來,韓啓德帶領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團隊,深度調研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和評審,總結認爲,以“科學探索獎”爲代表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項目,不斷提升高水平同行評議的效率和公平,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可以爲相應機制的優化提供借鑑。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設立,由楊振寧、饒毅、施一公、潘建偉、謝曉亮等14位知名科學家與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共同發起,是目前國內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計劃之一,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負責運營。獎項覆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十個領域,每位獲獎人將在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截至2024年,“科學探索獎”已累計資助297位青年科學家。
除了機制設置層面的經驗以外,韓啓德還指出評審文化對於獎項在識別和選拔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爲什麼我們探索獎和新基石能夠評得好?就是因爲我們找到了高水平、負責任的評審者,並且給予充分的信任,這個經驗是值得推廣和學習的。”韓啓德說。
格局與體會:
大科學家的視野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啓示
在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環節,四位知名科學家,或分享領域的前沿觀點和思考,或分享個人經歷與科研體悟,爲在場的中青年科學家帶來啓發。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以《人工智能的科學視角》爲題進行了分享。
姚期智
姚期智是2000年圖靈獎得主,也是迄今爲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科學未來發展將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從弱智能走向通用智能,二是爲學科間的交叉賦能,如具身智能、AI仿生、AI+量子等新技術、新應用將大量涌現。拿具身智能來說,機器人可以因此不依靠提前建模、編程,純靠自學穩定行走。
姚期智
姚期智介紹的多項最新成果,來自其所領導的清華大學青年科學家團隊。
“這5年的變化非常大。”姚期智在演講結尾說,我們引進人才,也培養人才,尤其在本土產生的人才,他們遍佈到中國各個高校,“就像種子一樣,經過5年、10年,中國的一流高校也能夠產生和世界AI高地一樣的人才。”與之異曲同工,“騰訊支持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探索獎,是在另外一個層面,使得中國的一流人才聚集起來、凸顯出來,我覺得這是一個了不起、劃時代的貢獻。”
另一位人工智能方面的大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大模型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中提出。
沈向洋
他表示,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帶來新的技術融合和產業躍遷,但其發展還要跨過算力、數據等門檻,其技術路徑也要經歷從各模態獨立發展,到多模融合,再到聯接真實物理世界的過程。從其對產業的影響來看,個人大模型、雲、端的設備相結合,在未來將產生特別的意義。
沈向洋
沈向洋曾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負責該公司整體人工智能策略、研究及發展工作,並領導全球享有盛名的微軟研究院。
他們以不同的科研之路講述,鼓勵青年學者信念堅定,積極進取。
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Brian Kobilka在視頻演講《我的科研之路G蛋白偶聯受體(GPCR)》中,講述了自己作爲一名醫師科學家的職業道路。Kobilka透露,在其科研職業生涯早期,每個月要拿出1-2個週末做兼職養家,但生活的瑣碎沒有消磨他科研的鬥志,歷時17年時間解析出第一個由激素激活的GPCR結構,這也成爲他獲得諾獎的重要成果之一。Kobilka的研究成果不僅革新了結構生物學領域,更爲新藥開發提供了革命性的視角。
Brian Kobilka
中國科學院院士、昌平實驗室主任謝曉亮以《現在,創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爲題,言之懇切地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
謝曉亮是國際著名生物物理化學家,同時也是“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科學委員會委員。謝曉亮團隊發明的全基因組擴增技術,已使超過7000個患有單基因遺傳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後代傳遞。他全職回國後,選擇了“人類基因組的轉錄因子調控”這個很有挑戰的問題,“不斷進取”。
謝曉亮
謝曉亮曾在哈佛大學任教,他在那裡的實驗室天花板上,佈滿了簽名,那是實驗室前任主人、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化學家Dudley Herschbach的學生們在取得科研突破時留下的簽名。
謝曉亮
“置身其中,這種探索科學極致的精神不斷激勵着我和我的學生們。”謝曉亮說。他對在場的新基石研究員、探索獎獲獎人說:“從現在開始,你不再困於經費,創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他希望新基石研究員能爲年輕人做好表率,扶持年輕人,讓科學探索的文化代代傳承。
長期陪伴科學共同體生長
更好地連接科學與社會
9月28日下午,本屆論壇的全體會議以“從原始創新到未來技術”爲主題,9位獲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的不同領域科學家做了學術報告,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工作:從時間前沿的宇宙觸角到對冰融化的全新認識,從統計物理對滲流的深入理解到男性生殖健康調控,從肺炎病因新認識和診療新進展到機構超材料,從立體微納結構組裝方法到具身智能再到安全環保的最新儲能技術……他們的探索和突破或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或有力拓展人類認知邊界,充分體現出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鼓勵原創的基礎科研資助定位。
“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是由騰訊公司發起,10年內出資100億元人民幣、獨立運營的公益性科學基金會。除設立基礎科研資助項目外,新基石科學基金會還運營組織系列學術交流平臺,包括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新基石科學會議、50²科學研討會(Xplorer Symposia)等,鼓勵自由探索的學術文化,探索建立國際化、高水平、有特色的學術交流機制。
在鏈接前沿科學資源的同時,新基石科學基金會也關注傳播科學精神,提升公衆科學素養。9月28日上午,基金會聯合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專家人才聯合會,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發展)黃秀娟,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俞書宏等三位新基石研究員,來到福田中學,向高中生們講述在天文、材料、醫學領域,科學的遠方發生着怎樣的精彩突破,他們理解的科學意義和樂趣,以及什麼樣的人最適合從事科學研究這份工作。活動吸引了深圳74所普高的879名優秀高中生報名參會,將近60%的深圳市高中學校參加了活動,還有部分來自香港、惠州、東莞等周邊地區的同學也參加了此次活動。
騰訊公司黨委書記、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未來,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要更好地連接科學與社會,把寶貴的社會資源,用於支持最有活力的科學家,同時讓最優秀的大腦,能夠專注解決最有挑戰性的人類難題。求真的科學精神,與向善的社會公益,很好地結合,相信會開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至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