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歐洲 大中國 大和平

北約今年上半年將舉行美蘇冷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英國將派出約2萬名官兵、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打擊羣,以及F-35B戰機組成的特遣部隊參與。(美聯社)

蘇聯與東歐前共產集團在一九九○年代初走到盡頭,但鳥盡沒有弓藏,爲了對抗歐洲名義上是共產勢力而成立的北約不是同步解散,也不是苟延殘喘,是忘了美國在一九四七年創設該職位迄今,據說是「單一最佳」的國安顧問史考克羅(Brent Scowcroft)的警語:「北約邊界愈向俄羅斯靠近,勢將致使西方過去多次侵略的俄羅斯,心懷苦楚怨懟」。

果然,俄羅斯的誤判與愚蠢,迴應北約步步進逼的挑釁入侵烏克蘭,致使烏克蘭塗炭,俄歐也兩敗俱傷,得利的是軍火商,近日的表現有二:先是美國已在作東,上個月於華府召開美烏國防產業基礎會議,來了美歐與烏克蘭的三五○位政府與產業代表,要在烏克蘭增產軍火支持對俄作戰。再是北約本週起至五月,要「實施冷戰以來最大規模軍演」,九萬人參加。

由美國領導的北約,忘了共和黨籍的總統艾森豪在一九五三年的「和平機會」演講,他說:「每製造一支槍械,每下海一艘戰艦,每發射一枚火箭,最終的意思就等於偷竊,捱餓的人未能進食,受凍的人無衣可穿。」相同的指向也由民主黨總統甘迺迪在一九六三年再次強調。他說「和平過程」「不是美國以戰爭與軍火強制世界進入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不是墳墓的和平,不是奴隸的安全…是能讓人們與各國成長並冀望爲其子女建設更好生活的和平。」

假使美國未能重拾記憶,忘卻再求和平,歐盟理當獨立,記取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的倡議,使其回春。他呼籲歐洲傲然挺身,代表自己而不是以美國爲馬首是瞻,歐洲應該擴大至烏拉山,作爲全球事務的第三力量。近日,英國教授薩克瓦(R. Sakwa)奮進發言。他說,基輔廣場政變導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八年後再有俄烏戰爭,致使大歐洲之念更形遙遠,惟歐洲從傳媒到政治領導階層,果真能夠真誠自省,坦承這個局面的造成,並非僅是俄羅斯之過,也斷非普亭一人之失,而是歐美與北約及烏克蘭本身,都有相應的責任必須承擔,那麼,「大歐洲仍然是鼓動人心的恆久理念。一個世代認定這是讓人哀傷的幻覺,另一個世代的人,會以之爲符合現實的、也必須要有的宏圖」。

在臺灣,聯合報報導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說,尋求解開兩岸關係的死結,「我方應主動尋對話」,並且,「由臺灣開啓對話可更有尊嚴」,遠非一些人所說我方主動就是自投羅網。怎麼主動?積極迴應並參與何謂「一中」的界定,總統蔡英文說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跟進,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互不隸屬,未來呢?有沒有可能出現雙方都能接受的,「未來」彼此經過轉化之後,可以「相互」隸屬的「一中」、大中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是最高境界,即便不容易浮現,但以此作爲目標,是更能靈動世局與人生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