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解封后 救得了全球經濟?謝金河1句斷言結局:這數據很關鍵

謝金河表示,中國大陸的內需消費及出口仍在十分低迷的低檔,看起來解封后的大陸經濟沒有給世界帶來增溫的引擎。(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國大陸疫情解封后,全世界都期待能挾着其強勁的經濟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抵擋衰退風險。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從去年第四季以來,大陸兩大航運運價慘跌,代表大陸內需消費及出口仍十分低迷,看起來解封后的大陸經濟沒有給世界帶來增溫的引擎。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馬士基的執行長Vincent Clerc最近到訪北京,他特別提到2023年中國疫情解封,這是今年世界經濟最大的期待,因爲中國會釋放強大需求,爲衰退中的經濟帶來曙光。

不過,Vincent Clerc似乎沒有看到正向的能量,他說中國的消費者對未來很保守,大家並沒有揮霍的心情,還有中國70%的人資產都在房地產,房地產前景不佳,加上美中對抗加劇,大家更加不敢消費,世界貨櫃運輸仍然看不到強勁的反彈力道。

今年升息後,美國消費力減弱,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年減31.5%,其中,中國貨櫃量銳減逾40%,創下三年半新低。

謝金河提到,觀察中國經濟有兩個最敏感指標,一個是貨櫃航運的通價,SCFI是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是中國集裝箱運價指數,中國是全球最大貿易國,運價指數也以中國的指數爲基準,從去年第四季迄今,除了地中海線運價跌幅沒有超過80%外,SCFI跌幅都超過82%,這是難以想像的慘烈。

貨櫃運輸的運價可以代表中國的出口強度,另一個指標散裝航運波羅的海指數BDI,這個指數在2008年中國經濟最強大時,一度大漲到11793點,今年3月最慘跌到530點,指數只剩下歷史最高紀錄的5%左右,BDI運送大宗物資包括煤、天然氣、鐵礦砂等,指數暴殺,代表中國內需疲弱。

謝金河強調,這兩項航運運價慘跌,真正代表全世界需求快速降溫,而中國的內需消費及出口仍在十分低迷的低檔,看起來解封后的中國經濟沒有給世界帶來增溫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