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上班神器,如何變得高攀不起?(九號、小牛)

之前在 “ 誰是小電驢之王”那期內容,我們講到了兩輪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其中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兩輪電動車開始拼命高端化,並且越來越貴了。

記憶中一千多就能拿下的小電驢,現在邁上 3000 甚至 5 000 門檻的比比皆是。更離譜的是,不少品牌還推出了上萬元的車型,比如九號 E 200PMK2 售價 2 0000+ ,雅迪 V FLY 售價 1 9800+ ,愛瑪小帕 C 1 最高也賣到 9 999 元。

家人們,這就是打工多年,歸來連一輛小電驢都買不起嗎。

不知道大家的小電驢都是多少錢買的,可以把價格打在公屏上。

那麼,爲什麼曾經的平價代步王者小電驢,如今也成了提刀來嘎你的刺客,漲價這門藝術,小電驢又是如何掌握的呢?

01

小電驢高端化的第一槍,其實是雅迪打響的。2014年,兩輪電動車陷入存量泥潭,爲擺脫困境,雅迪喊出「更高端的電動車」口號,一改此前延續多年的低價模式,推出了多款售價在4000元以上的電動車,尤其是2016年的Z3,售價高達8588元,創下品牌記錄。

然而,彼時的高端化更像是雅迪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市場和消費者都並不買賬。

真正將小電驢高端化帶出圈的,還是小牛的出現。

說起小牛,其創始人李一男可能是繞不開的話題。李一男曾被稱爲“天才少年”、“IT奇才”。

15歲就考入現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研究生畢業後加入華爲,開啓了爽文男主般的開掛模式:兩天時間升任華爲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被提拔爲華爲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

1997年,27歲的李一男成爲華爲最年輕副總裁,外界也開始稱他爲任正非“接班人”“華爲太子”。但是,影視作品常告訴我們,“太子”是一個高危職業,現實生活也在印證這一點。

2000年,李一男出走華爲,創辦的港灣網絡從華爲代理商變成了華爲對手,被華爲窮追猛打,2006年以17億元被華爲收購。“華爲太子”成了“華爲叛徒”。

之後,李一男的Title頻繁更迭,從百度CTO到中國移動旗下12580的CEO再到金沙江創投合夥人,只是都不長久。

2015年4月,李一男宣佈進軍電動車行業,小牛的項目正式啓動。

2個月後,小牛N1上線,創造了半個月內完成7200萬、售出1.5萬輛車的“衆籌神話”。

可以說,在當時一衆電動車仍處於低質低價的時候,以鋰電池、智能系統及高顏值爲賣點的小牛,給所有兩輪電動車企指明瞭新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開闢了四千元以上的電動車市場。

從2016年到2018年,小牛電動車銷量從8.49萬輛增至33.96萬輛,收入也從3.55億元增至14.78億元。

小牛之後,同樣定位於 “智能、顏值、高端”這條路線的還有九號。

創立於2012年的九號,最早爲外界熟知的身份,是小米生態鏈上的一員,爲小米低價提供“1999元”的“年輕人第一輛平衡車”。

這裡順便提一句,九號最初就是做電動平衡車起家,2015年收購海外巨頭賽格威(Segway)後,如今已是全球市佔率最高的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平衡車製造商。

2019年底,九號入局兩輪電動車行業,和小牛一起迅速搶佔了電動車的高端化市場。

事實上,小牛和九號會在入局兩輪電動車賽道後,直接聚焦於產品的高端化並不令人意外。

雖然雅迪早在2014年就開始佈局高端,但在2019年之前,整個行業中大多數頭部玩家的產品依舊處於中低端市場中,爲了與這些頭部老玩家爭搶蛋糕,向上、向高端市場發展就成了新勢力們最好的選擇。

加上彼時雅迪愛瑪們忙於爭奪行業第一的戰爭中,並沒有更多的精力去佈局高端市場,小牛和九號也因此獲得了在高端市場站穩的機會。

直到2021年,雅迪市佔率超過愛瑪,才終於騰出手去實地佈局高端市場。同年,雅迪高端子品牌VFLY上線,價格飆升至6999元到19800元不等。

差不多同時,愛瑪也開始試水高端市場,推出了價格在5000元左右的A500、雷拉Q312等高端車型。

不過大抵是爲了走出差異化路線,愛瑪高端車型的主要宣傳點落在了“顏值”上。

比如針對女性用戶推出的“蛋蛋車型”,就用顏值俘獲了不少少女心。

也正因如此,近兩年小電驢的價格越來越高,曾經的“平價通勤神器”也終於長成了普通打工人高攀不起的樣子。

那麼,爲什麼平平無奇的小電驢,會走上高端和高價齊飛的路線呢?

02

原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成本提升。

隨着電池、控制系統等相關技術的進步,現在的電動車性能越來越好,而這些技術的提升往往也意味着成本的提升。

另外,過去電動車最容易被詬病的就是安全問題。因此,現在大家對電動車的安全性要求逐漸提高。比如,電池的安全性、車輛的穩定性等,這些改進也會導致成本的提升。

此外,兩輪電動車90%以上的營業成本來自電池、電機、控制器等原材料部件,其中又以電池爲最大支出項。近兩年,包括鋰電池等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輪電動車的價格。

二是兩輪電動車廠商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即電瓶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2021年的時候,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了這樣一個數據:2021年我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達到3.4億。

粗糙換算一下,就是每四個中國人,就有一個人擁有一輛小電驢。而這個數據事實上也說明了電瓶車市場很大,但趨於飽和。同時還面臨着高度同質化的問題。

這種情況就很矛盾了,怎麼辦呢?廠商就開始變着花樣催生“新市場”,通過提升價格,走高端線路來提升業績。2019年《新國標》的出臺,規定不符合標準的電瓶車將不允許上路,也成爲了電瓶車企們進軍高端化的契機。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電瓶車下沉市場真的不賺錢。數據顯示,2021年雅迪的毛利率爲15.21%,愛瑪的只有11.72%,還沒有賣自行車的上海鳳凰掙錢。

而走中高端路線的小牛和九號,毛利率都在20%以上,這怎麼能讓人不眼紅呢?

另外,更讓廠商們焦慮的,還有存量市場下的營收增長放緩。儘管《新國標》出臺帶來的換車潮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存量市場的影響,但從整體市場來看,《新國標》的紅利已逐漸見頂。

以老大雅迪爲例。2020年開始,得益於《新國標》的影響,雅迪營收爲193.6億元,2021年增長至269.68億元,同比增長39.3%。但到了2022年,營收爲310.59億元,增速明顯放緩。

所以,做高端化市場,可以說是雅迪們不得不走的一條路。首先,高端市場的利潤更大,產品的品牌價值也更高。其次,年輕客戶羣體的增多,對電動車的需求從簡單的出行工具轉向對性能、舒適性和設計的追求,也更願意爲中高端產品買單。

再次,轉型高端不僅可以脫離競爭激烈中低端市場,也有益於廠商們通過提供獨特的、高質量的產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鞏固品牌地位 。

但問題是,高端化之路並不好走。

雅迪喊了很多年「更高端電動車」的口號,近年來也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財報顯示,2020-2022年,雅迪研發費用分別爲6.05億元、8.44億元以及11.06億元。

在車型上,雅迪也實現了從中高端的“冠能”到高端品牌 “VFLY”的全覆蓋。然而,一番操作下來,雅迪高端化卻無明顯起色。

從天貓和京東線上官方商城的銷量數據來看,雅迪高銷量車型依舊集中在3000元上下。

而一直盤踞高端市場的小牛,近兩年也是營收、淨利潤紛紛下滑。財報顯示,2022年,小牛總營收爲31.69億元,同比下滑14.5%;淨利潤爲876萬元,同比下滑67.9%。最新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也依然顯示虧損190萬元。

隔壁兄弟九號情況也不樂觀。2023年一季度,九號也出現了營收、淨利潤下滑的問題。

爲什麼高端電瓶車不受歡迎?我們不妨思考一下,當我們買小電驢時,我們最看重的是什麼?

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顯示,消費者購買電瓶車,最看重的因素是電池續航、質量和動力性能。而電瓶車廠商們炒的火熱的“智能化功能”僅排在了第四位。

這意味着,對於小電驢,我們更看重的還是它的代步屬性,它的續航、質量等功能性纔是第一位。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電瓶車高端化的困局。

03

不過,在品牌哥看來,造成這樣困局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電瓶車廠商們只是在用價格塑造高端,而不是用科技武裝高端。

就拿雅迪的VFLY 來說,車身外形號稱由保時捷設計工作室打造,同時還搭載 AI 語音助手,支持導航、音樂、電臺、電話等功能。

其它廠商的高端車型也類似這樣的套路,用顯示大屏、語音導航等雞肋功能,來拉開跟中低端車型的差距。

但回到關鍵的續航、質量等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上,高端車型並沒有比 3000 元檔次的車型有突破提升。結果反而是花了多一倍的錢,卻跑不了多一倍的路。

作爲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小電驢很多時候是大多數人選擇交通工具時的第一考量。甚至有時候,它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生產資料,是一種生活。

在《譚談交通》裡,被譚警官攔住的採訪對象,很多都騎着小電驢,他們要麼是在上下班的途中,要麼就是在幹活的路上。

比如騎着“伊拉克戰損限量版電動車”的“貝斯特櫥櫃師徒”,還有“血洗B站”的“二仙橋大爺”。對於他們來說,小電驢漲價100塊,可能都是難以承受的生活之重。

所以說,作爲真正意義上的國民交通工具,我們並不需要小電驢多高端智能,也不需要它多麼的與衆不同,只要它價格實惠、皮實耐造、續航紮實,能解決人們最基本的出行問題,就已經是成功的產品了。

畢竟曲高一定和寡,只有折服人民,才能征服世界。

參考資料:

1、《爲什麼小電驢越來越貴?》

2、《天價“小電驢”,一輛4萬7》

3、《一臺賣兩萬,天價小電驢誰買單?》

4、《沒有了李一男光環的小牛電動,活得好嗎?》

5、《小牛電動車沒走通的路,九號就能走通嗎?》

6、《中國經濟的“忠誠軍馬”,國產小電驢的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