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虧損源於計提商譽減值,天際股份行業三甲地位進一步夯實
在2024年六氟磷酸鋰均價腰斬的環境下,相關生產企業盈利能力備受考驗。
1月20日晚間,天際股份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虧損12.5億元至15億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該公司爲六氟磷酸鋰主要生產企業,現有3.7萬噸的產能規模僅次於天賜材料和多氟多,位列該行業第三位。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天際股份的主營業務保持穩定,整體虧損額度相對可控,導致公司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來自於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行業業績下滑 減值現象普遍
先看2024年六氟磷酸鋰的運行表現。SMM數據顯示,六氟磷酸鋰現貨報價在2024年以來整體呈現下行態勢,僅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價格偶有上行,全年市場均價僅爲6.25萬元/噸,較2023年同比下跌51.29%,相關生產企業利潤空間隨之被壓縮。
“由於公司主導產品六氟磷酸鋰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幅度較大。”天際股份指出,公司作爲六氟磷酸鋰行業主要企業,產銷規模較大,三家主營六氟磷酸鋰產品的子公司均出現虧損,虧損總額超3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約2.5億左右。
相比之下,公司因產品價格下滑所帶來的商譽減值,對上市公司報表利潤的衝擊更大。其中,由於六氟磷酸鋰仍然處於下行週期,行業產能面臨階段性過剩,對此天際股份預測未來盈利能力下降,所屬資產組商譽經測試發生減值,預計減值金額達到10億元左右。
另外,2023年8月,天際股份收購的常熟新特化工有限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進行了停產技改擴產升級,加之其主要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2024年難以完成業績承諾,所屬資產組商譽經測試發生減值,減值金額約0.5億元。
不難看出,在上述12.5億元至15億元的虧損總額中,至少是10.5億元來自於天際股份的商譽減值,而其主營產品六氟磷酸鋰的虧損則在意料當中。計提的商譽減值雖然不影響公司現金流,也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但將導致公司2024年度出現較大虧損。
縱觀生產經營六氟磷酸鋰的企業,在2024年度普遍存在經營效益大幅下降的情況及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現象。比如產能規模最大的天賜材料業績預告指出,“電解液產品價格較2023年有較大幅度調整、單位盈利有所減少,疊加部分產品的存貨跌價損失以及資產減值、信用減值等事項,導致利潤同比下降。”天賜材料預告2024年歸母淨利潤爲4.4-5.2億元,同比減少76.73%-72.50%,2023年、2022年天賜材料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8.91億元和57.14元。同樣情況,多氟多三季度報告歸母淨利潤爲2496萬元,同比下降94.60%,扣非淨利潤虧損5700萬。另外,深圳新星,2024年也計提了1.36億元的六氟磷酸鋰等相關生產設備、在建工程、存貨,以及0.23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
業績低點或確立 行業有望出現好轉
2024年是多個鋰電材料細分行業供需矛盾極爲突出的一年,天際股份在整體六氟磷酸鋰行業下滑的情況下,計提商譽減值,具有合理性,也有利於公司減輕歷史包袱,實現輕裝上陣,上市公司的業績低點很可能由此確立。
實際上,當前六氟磷酸鋰行業的產能出清一直在持續,行業見底信號明顯,2025年行業供需關係亦有望出現邊際好轉。
上述背景下,產銷規模靠前,並具備優秀成本控制能力的頭部企業,無疑將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接下來,六氟磷酸鋰的市場份額也可能逐步向龍頭企業聚攏,行業集中度將出現進一步提升。天際股份,則是目前國內產能僅次於天賜材料、多氟多的第三大六氟磷酸鋰生產商,2024年公司總產能達到3.7萬噸。2024年12月,天際股份曾經發布募投項目延期公告,將“3萬噸六氟磷酸鋰、6000噸高純氟化鋰等新型電解質鋰鹽及一體化配套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
不過,上述3萬噸六氟磷酸鋰項目中的1.5萬噸六氟磷酸鋰產能,已經於2024年8月進入試生產階段,目前已基本達產。這意味着,2025年天際股份的六氟磷酸鋰總產能將達到5.2萬噸,進一步縮小與以上兩家頭部企業的產能差距,並有望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
還需要指出的是,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下游需求只是增速有所放緩,終端市場規模依舊十分可觀。據中汽協公告,2024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銷均超3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突破1200萬輛;另外,根據EVTank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239.7萬輛,其中我國將達到1649.7萬輛,較2024年的銷量將有大幅度的提升。接下來,在六氟磷酸鋰高成本產能逐步退出,行業供需關係出現改善時,天際股份此類頭部企業也將率先受益。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作出決策需自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