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放末梢”到“開放前沿” 中國西部成爲全球投資者新“淘金”熱土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道 (文/趙宇飛 伍鯤鵬 谷訓)來自白俄羅斯的歐莉婭,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西洽會)上收穫頗豐——她與重慶和白俄羅斯的企業達成三項合作協議。

歐莉婭的企業致力於將白俄羅斯牛肉、雞爪等特色農產品引進到重慶等中國西部城市。“重慶所在的中國西部地區擁有巨大發展潛力。”歐莉婭說。

曾經封閉落後的中國西部地區,正從“開放末梢”崛起爲“開放前沿”,其蘊藏的市場新機遇吸引着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新的“淘金熱”正在這裡出現。

先天區位劣勢不復存在

相比東部沿海,西部地區開發開放較晚,曾是封閉落後的代名詞。

以重慶爲例,以前產品出口不得不“西轅東轍”,向東經沿海地區“漂洋過海”,要麼通過空運。“豆腐等成了豆腐乳”,“豆腐運出了肉價錢”,令投資者望而卻步。

13年前,中國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渝新歐”在重慶誕生,西部地區首次實現向西經陸路直達歐洲,與歐洲的時空距離從40多天縮短至12天左右。

中歐班列的誕生是一個重要開端。中國深入實施的“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推動西部地區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四通八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讓中國西部地區從“開放末梢”崛起爲“開放前沿”。

向東,可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出海;向西,重慶、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均已開通中歐班列;向南,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實現西部省區市全覆蓋,物流網絡已拓展到全球123個國家和地區的514個港口;向北,重慶、成都等地已開通直達俄羅斯的國際班列……

如今,中國西部地區的先天區位劣勢已不復存在。中歐班列從歐洲出發,12天左右即可橫貫亞歐大陸抵達中國西部;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東南亞國家出發,15天左右即可縱貫中南半島抵達中國西部。

“先天區位劣勢的扭轉,讓中國西部地區匯聚全球要素資源,直接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產業格局。”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問題專家張蘊嶺說。

近年來,中國西部地區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23年,全國經濟增速前十名的省區市中,西部地區佔據五席。2023年,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達3.7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7%。

作爲西部地區最大的城市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從2019年的6.3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2萬億元,常住人口從9600萬人增長至9853.6萬人,經濟增速在全國城市羣中位居前列,人口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對外資吸引力大幅提升

崛起中的西部地區蘊藏着巨大機遇,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正從東部沿海地區向這片熱土聚焦,新“淘金熱”開始出現。

“曾經大部分外商選擇東部沿海地區投資,現在不一樣了。”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敬說,如今西部地區物流、口岸等基礎設施得到顯著提升,且擁有發展腹地廣闊、生產要素成本較低等比較優勢,正展現出較大的發展潛力,對外商的吸引力大幅提升。

歐莉婭並非唯一的“淘金者”。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消費需求,正在讓西部成爲“世界市場”。

本屆西洽會有40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參展,白俄羅斯巧克力和伏特加、烏拉圭牛肉、韓國高麗蔘、巴基斯坦工藝品、馬來西亞榴蓮等世界各地特色產品紛紛亮相。

烏拉圭展廳內,現煎的牛排香氣撲鼻,征服了試吃者的味蕾。“中國對烏拉圭牛肉的消費量每年都在增加,相比開放更早的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增速更快。”從事牛肉進口業務的四川佑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佳鍵說。

烏拉圭駐重慶領事館代總領事瓦倫丁·圖裡斯說,中國是烏拉圭農產品的重要市場,中國西部更是蘊藏着市場新機遇,非常期待更多烏拉圭農產品能夠來到中國西部,共享市場紅利。

來自巴基斯坦的阿拉姆,帶着自家工廠生產的玉石工藝品第二次參加西洽會。“今年我們在西洽會上的銷售情況比去年更好,而且找到了有意向長期購買的客戶。”阿拉姆說。

“中國西部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期,消費需求正被釋放。”阿拉姆說。中國西部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是他商業活動的主要區域,他正謀劃在這些地方開設店鋪,更好地拓展市場。

本屆西洽會共計簽約外資項目12個、金額達267.24億元,涉及新加坡、德國、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涵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現代金融等領域。

比如,日本企業AFC-HD阿姆斯生命科學株式會社將在重慶投資建設190畝產品生產製造(中國)基地,佈局原材料加工生產線,保健品、食品、化妝品和藥品生產線,搶抓中國西部地區生命科學產業發展機遇。

全球資本正在涌向中國西部。統計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企業中,超過300家已落戶重慶、成都,數量在全國排名前列,涵蓋電子信息、汽車、金融保險、商業零售等領域。

2023年,西部地區進出口總額達3.7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37%。在重慶,2023年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87家,比上年增長44.4%;在四川,2023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機構)908家,外商直接投資245.2億元,比上年增長6.5%。

新“淘金熱”也在反哺中國西部的發展。如今,重慶、四川、陝西、貴州等西部省區市已成爲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大數據智能化基地,跨境電商、整車進口、高端製造業等新興業態也正快速成長。

補足短板深挖發展潛力

面對逆全球化思潮擡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等影響,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宣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推動發展潛力較大的西部地區持續擴大開放,正是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生動例證。

展望未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國西部擴大開放面臨的主要挑戰。多名受訪外商認爲,中國西部相對發達的地區集中於重慶、四川、陝西等地,其他區域仍相對落後,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依然偏弱。

近年來,中國實施的精準扶貧、區域協調發展等戰略,讓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格局獲得明顯改善。

作爲曾經中國貧困問題最爲突出的區域之一,西部地區在2021年與全國其他地區同時告別絕對貧困。比如,西部省份貴州用了40年左右的時間,成爲罕見的從極低收入水平邁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區,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民生建設和生態環境等方面較大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也正在加快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啓動四年多來,重慶、四川攜手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正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未來,中國西部的開放發展必將吸引更多外商的關注,也將爲全人類,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發展提供一條可供借鑑的路徑。”張蘊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