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統計局數據看1952年的全國經濟和工業分佈
最近又統計了下《新中國六十年統計資料彙編》,這是國家統計局發行的資料。
其中我看了下 1952 年的全國各省的經濟總量和工業增加值分佈,結合我之前對國內製造業的一些研究,覺得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的。
當然了,又一次說明爲什麼是 1952 年,因爲從 1949-1952 年是三年恢復時期,經過這三年的建設,我國各地區的經濟和工業品產出都超過了建國前的最高水平,因此看這個時候的地區分佈是很有意義的。另一個原因是 1949 年的全國數據倒是有,但是卻分省的數據有些是沒有的。
我們首先看下全國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分佈,由於建國初的中國是個農業國,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1952 年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也只有 20.9% ,只看工業的話全國經濟佔比只有 17.6% ,
而第一產業(農業和畜牧業之類)的佔比達到 51% ,可以說是個完完全全的農業國。
也正是因爲建國初我國農業 + 第三產業佔據主要經濟組成部分的局面,因此人口總量衆多的省份在經濟總量上也會比較靠前。
而工業則成爲另一個重要變量,因爲工業的發展不僅表現在工業增加值提高,而且會帶來服務業的重新定價,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美國理髮和中國理髮的價格不同,另外工業的發展也會帶動農業生產的發展,但總體來說由於製造業在我國經濟中佔比低,因此總體權重遠不如農業爲主的第一產業大。
從下圖可以看出,全國經濟總量前五位是江蘇( 3739 萬),山東( 4827 萬),遼寧( 1932 萬),河北( 3272 萬),上海( 572.63 萬)。
而全國經濟第 6-10 位是河南( 4371 萬),廣東( 2910.45 萬),湖南( 3271.2 萬),黑龍江( 1110.5 萬),四川( 4628.5 萬,注意不含重慶)。
1952 年的全國人口爲 57482 萬人,
可以看出人口四千萬以上的三個人口省份山東,河南,四川的經濟總量都在全國前十位;
同時人口 3000 萬以上的三個人口大省江蘇,河北,湖南的經濟總量也在全國前十位。
另外人口 2000 萬以上的三個省份廣東,湖北,浙江,其中廣東省經濟總量 1952 年也在全國前十位,因爲其人口爲 2910.45 萬。
而遼寧,上海和黑龍江則成爲了前十名中的例外,
遼寧的人口 1952 年爲全國第 12 位,但經濟總量卻能排在全國第三位,
上海人口 1952 年爲全國第 25 位,但經濟總量卻能排在全國第五位,
黑龍江人口 1952 年爲全國第 20 位,但經濟總量卻能排在全國第九位。
如果按照大區來分的話,
1952 年華北地區(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內蒙)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9.61%
1952 年江浙滬三地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6.14% ,當然了其實華東地區還包括安徽,江西和福建,不過這裡只看江浙滬。
1952 年華中地區(河南,湖北,湖南)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3.02% ;
1952 年東北三省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2.37% ;
1952 年西南地區(雲貴川渝)經濟全國佔比爲 9.24% 。
現在的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 1952 年排名爲全國第 7 位,佔比爲 4.35% ,而 2021 年的廣東全國經濟佔比爲 10.87%
爲什麼華北地區經濟總量佔了全國的五分之一,是全國經濟總量最高的大區?
因爲其人口高達 1.114 億人,全國佔比 19.38% ,所以經濟總量佔全國 19.61% 也是正常,
區域內有天津,北京,青島,唐山等較爲發達的城市,其中尤其是天津, 1952 年人均 GDP 僅次於上海市位居全國第二位,但華北人均經濟總量和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而 1952 年的江浙滬人均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占全國 11.35% ,經濟總量佔全國 16.14% ,這裡面上海的人均 GDP 是 1952 年的全國第一位,主要是浙江拖了些後腿,人均還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我想這跟浙江多山的地形有關係。
1952 年的東北三省人口占全國 7.15%, 而經濟總量佔全國 12.37% ,
人均 GDP 甚至高於江浙滬三省市的人均水平(主要是浙江省建國初期非常落後,因此拉低了江浙滬三省市的平均值),東北三個省的人均 GDP 都在全國前十位,是全國人均 GDP 最高的大區。
當然如果單看省市排名的話, 1952 年全國人均 GDP 排名第一爲上海,第二爲天津,第三是黑龍江,第四是遼寧。其中上海人均 GDP 領先甚多,爲 430 元人民幣,而天津,黑龍江,遼寧都在 200 元 + 的水平,其他省份都在 200 元以下。
西南地區(雲貴川渝) 1952 年人口占全國 16.68% ,而經濟總量只佔 9.24% ,可以看出人均 GDP 顯著的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而廣東省 1952 年人口占全國 5.06% ,而經濟總量只佔 4.35% ,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換言之, 2022 年和 1952 年相比,浙江,廣東和川渝都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浙江。
我們再看看 1952 年的全國工業分佈,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常識,
那就是建國初的中國工業是輕工業增加值佔大頭, 1952 年在工業裡面輕工業佔 64.5% ,重工業佔 35.5% ,正是因爲重工業佔比低且落後,所以建國初我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戰略。
具體我國當時能生產什麼輕工業品和重工業品,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列過了,
1952 年我國生產的輕工業品包括 8 萬輛自行車, 6.6 萬架縫紉機, 1.7 萬部收音機, 1.3 萬噸罐頭, 200 噸化學藥品, 65.6 萬噸紗, 38.3 億米布, 37 萬噸機器製造的紙和紙板, 856 萬個保溫瓶, 2600 萬個燈泡, 495 萬噸鹽, 45 萬噸糖, 265 萬箱捲菸, 23 萬噸酒, 330 萬張皮
革, 6000 萬雙膠鞋, 42 萬條輪胎外胎, 9.7 萬噸肥皂等等。
而重工業品則有 6600 萬噸煤, 73 億度電, 193 萬噸生鐵, 135 萬噸鋼,成品鋼材 106 萬噸, 286 萬噸水泥, 213 萬標準箱的平板玻璃, 64 萬千瓦交流電動機, 1.37 萬臺金屬切削機牀。
1952 年全國各省市工業增加值如下圖,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 1952 年全國有兩個工業中心,
分別是重工業爲中心的遼寧省和以輕工業爲中心的上海市。
1952 年上海市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一,佔比 15.21% ,
上海此時的工業雖然從比例上以輕工業爲主,其中尤其紡織工業佔比最大,
但由於上海工業增加值在國內相對其他省份絕對量很大,因此實際上單獨看生產資料的重工業也並不差,總體比較全面。
例如 1952 年上海 鋼產量 7.14 萬噸,佔全國 5.28% ,
機械工業方面金屬切削機牀 3789 臺,佔全國 1.37 萬臺產量的 27.66% ,
還有就是著名的江南造船廠,該廠在建國前就製造了四艘萬噸輪,在 1961 年製造成功了中國第一個萬噸水壓機,
其餘還有自行車這種民用機械品,以及收音機爲代表的電子工業,交流發電機,電纜和電線爲代表的電氣工業,暖水瓶和肥皂等日用消費品和化工品等。
像上海的收音機產量,就長期是國內第一位,根據上海地方誌辦公室官網, 1956 年,上海收音機產量佔全國 24.6% ,類似的還有上海的電子元器件工業,生產電容,電阻等, 1952 年上海此類電子元器件企業就有 137 家,當然不要被工廠數量的數字迷惑,基本都是小廠,技術落後。
再比如製藥工業,建國初我國是一窮二白,我之前也貼過數據, 1952 年全國化學藥品產量才 200 噸,實在是有些可憐,但這方面上海也是全國老大。
青黴素舊稱盤尼西林,是當時的萬藥之王,價比黃金,可以救助傷病員因爲感染的死亡,在解放戰爭時期,即使是重傷員也難以使用如此昂貴的藥物,更不要說普通市民。抗美援朝時期該藥品是西方對我國進行禁運的戰略物資。我國在建國前曾經由湯飛凡等 1944 年在昆明試製了中國首批青黴素,但由於抗戰時期無法規模量產,上海青黴素實驗所在 1951 年成功試製出了國產青黴素,並在 1953 年由上海第三製藥廠量產。
再以汽車工業爲例,上海由於汽車保有量衆多,市場規模大,因此具備汽車修理和一部分零部件自制能力,我國第一個大型汽車製造廠長春一汽,各種設備蘇聯進口爲主,但國產部分上海是供貨主力,尤其是各種電器設備。
上海爲一汽製造的產品包括各種自動控制儀表開關、自動調整記錄溫度的儀表,各種機牀、電爐、試驗檯等,還有一些專用的機牀。
例如上海機牀電器廠爲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的微動開關。
上海儀表製造公司和電力設備製造公司所屬的 10 多家工廠爲一汽試製了幾十種自動控制儀表和開關。
新成電器廠爲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的氣動調節儀表。
上海還試製成功汽車用鋼化玻璃、汽車專用燈泡,上海耀華玻璃廠就是一汽的主要供應商。
一汽高級工程師尤廷良回憶說:“建廠初期的電器大部分是國產的,其中上海對一汽的貢獻是很大的,主要是發動機部件:分離器、點火線圈、化油器、分電器、高壓線、開關等,汽車的燈泡都是上海協作廠製造的。上海的工藝技術在建國初期應該是國內最強的了。”
一汽高級工程師王冬綿回憶:“我所掌握的非金屬材料用料情況。
汽車廠建廠初期,上海橡膠一廠給我們(一汽)做橡膠油封;
上海橡膠二廠給我們(一汽)做三角帶;
上海耀華玻璃廠給我們提供汽車所用的所有玻璃;
上海毛氈廠給我們提供汽車上配套的毛氈墊;
上海星光軟木廠給我們配套軟木墊、密封墊;還有汽車上使用的所有襯墊紙、瓦楞紙都是上海製造的。後來北方製造的越來越多了,鐵嶺、長春等地也開始生產,就逐漸減少從上海的供應了。”
1956 年 7 月,第一汽車製造廠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兩年多來,上海、杭州、無錫等地 60 多家工廠的職工爲第一汽車製造廠趕製出 3 萬多臺(件)的機械電器設備。
上海工業的規模和全面性,也使得其成爲解放軍唯一一個進攻時命令不在市區使用重炮的城市。
1952 年遼寧省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二,佔比 15.11% ,是全國的重工業中心,其中尤其是瀋陽市,以及生產鋼鐵的鞍山市。
遼寧省的標誌性工業品就是鋼產量和水泥產量,
1952 年鋼產量達到 94.1 萬噸,佔全國 135 萬噸的 69.7% ,
水泥 112.8 萬噸,佔全國的 39.44% ,
煤產量 1176.6 萬噸,佔全國 17.83% 。
遼寧省的重工業大多來自抗戰勝利對日本工廠的繳獲,儘管在 1945 年 8 月蘇軍進軍東北後遭到嚴重損失,主要工廠的設備被大量運走,但東北三省是全國最早解放的地區, 1948 年 11 月就全境解放,因此恢復生產的時間也相對更早,這裡面鞍鋼是重中之重,鞍鋼在 1948 年底解放時,廠區已經處於廢棄的狀態, 一名被留用的日本冶煉專家斷言: “ 這裡只能種高粱,恢復重建至少需要 20 年。”
但事 實證明,以靳樹樑、邵象華、李鬆堂、楊樹棠、王之璽、毛鶴年六位爲代表中國本 土的鋼鐵技術專家並不差,同時也得到了蘇聯的幫助。
1949 年由於鞍鋼開始恢復生產,遼寧省鋼鐵產量達到了 11.4 萬噸。
1950 年 3 月,中蘇簽訂了《關於恢復和改建鞍鋼技術援助議定書》,這是蘇聯斯大林時期對中國技術援助的第一個議定書,按照中蘇簽訂的協定,受中方委託, 1950 年 4 月,第一批共 26 名蘇聯專家來到鞍鋼;當年 7 月,又一批來自蘇聯設計院的 35 名專家抵達鞍鋼,後又增加到 42 名。
到 1952 年,鞍鋼的產量已經超過了建國前僞滿的歷史最高水平。
而全國第三的江蘇省工業增加值佔比僅有 6.37% ,大大的落後上海和遼寧,而且江蘇省此時的工業以輕工業爲主,也有部分重工業。例如 1937 年南京大屠殺時,江南水泥廠就容納了上萬名難民,而該廠的水泥產能爲 20 萬噸,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水泥廠之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1952 年黑龍江省的工業增加值竟然位居全國第四,佔比爲 5.84% 。
這裡黑龍江省的工業其實可以視爲遼寧省的工業增加值的延伸,爲什麼這樣說呢,主要是因爲 1950 年 10 月至 1953 年 12 月的著名的“南廠北遷”工程。
在 2019 年黑龍江省委的建國七十年新聞發佈會上,明確的說了黑龍江省工業發展史:
“南廠北遷” 25 戶大企業和蘇聯援建 22 項重點工程的落戶 ,讓這裡誕生了被譽爲“共和國國寶”的第一重型機械廠、“共和國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列入全國機牀行業“十八羅漢廠”的“兩大機牀”及“三大動力”、“十大軍工”等衆多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產業和骨幹企業,還有 60 年代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使我省逐步構築起以能源原材料和裝備製造等爲代表、以重化工業爲主要特徵的工業基本框架。
南廠北遷的大背景是因爲 1950 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我國擔心威脅到遼寧省的工業基地,而黑龍江緊鄰盟國蘇聯,被認爲是安全的大後方,因此從 1950-1953 年陸續遷移了 25 個以重工業爲主的工廠到黑龍江省,其中有 16 個工廠集中在哈爾濱。
南廠北遷中比較知名度工廠有哈爾濱電機廠,也就是今天哈電集團旗下的哈爾濱電機廠,
它是由瀋陽電工五廠遷移而來,該廠擁有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 —1950 年春,從湖南湘潭電機廠、上海電機廠、東北工業部電工局商調了一大批曾經在舊中國電工行業工作多年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包括近 30 名曾在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學習過的工程技術人員, 1950 年冬天該廠開始遷往哈爾濱市。
另外比較知名的還有今天的哈爾濱軸承集團,是 1950 年由遼寧瓦房店滾珠軸承廠遷移過去的。
以及齊齊哈爾車輛廠,原本齊齊哈爾車輛廠只有七百人左右的規模,只具備修理機車的能力,而瀋陽皇姑屯車輛廠 1950 年遷過來之後兩個廠進行了合併,實現了從修到造的跨越,後來發展成爲今天的中車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公司。
此外還有黑龍江慶華廠,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也寫過,該廠由瀋陽 51 兵工廠遷移而來,朝鮮戰爭期間該廠仿製蘇聯波波莎的 50 式衝鋒槍製造了三十多萬支給抗美援朝前線,雷鋒的標準像就是手持 50 式衝鋒槍。
1953 年開始的一五計劃,這些南廠北遷的工廠被列入 156 項大工程進行改建擴建的有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軸承廠,阿城繼電器廠三個。
南廠北遷之前,黑龍江省較大的工業企業只有鶴崗 + 雞西煤礦,
機械工業最大的就是兩個火車修理廠,
其一是哈爾濱機車車輛修理工廠(後改名爲哈爾濱車輛廠),該廠是當時哈爾濱最大的工廠,毛主席 1950 年訪問蘇聯回國時就專門視察了這個工廠,但該廠也只具備修理機車的能力,直到 1958 年在建廠 60 後年終於開始製造鐵路機車。
其二是上文提到的齊齊哈爾車輛廠,在 1950 年瀋陽皇姑屯車輛廠搬來合併之前,齊齊哈爾車輛廠只有 695 名員工,也只具備修理機車能力,
另外在哈爾濱和牡丹江還有兩個水泥廠,其他都是一些酒,油,麪粉食品加工廠等。
南廠北遷使得黑龍江省的工業產出飆升,如果以產值計算(本文是增加值數據), 1952 年黑龍江省工業產值是 1949 年的 2.6 倍,工業產值首次超過了農業產值。
其中哈爾濱市由於工廠的遷入,工業總產值在 1951 年相比 1950 年的一年間增長 64.4% 。
所以雖然從數據上說, 1952 年上海市工業增加值是全國第一,稍微領先遼寧,
但從工廠大規模外遷的角度講,上海雖然 1949-1952 年也有工廠外遷,
但規模遠不及遼寧省的“南廠北遷”, 1952 年的黑龍江省工業增加值可以視爲遼寧省工業的外溢,因此可見建國初遼寧省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工業大省。
如果從大區的角度來看工業增加值分佈,
1952 年的東北三省工業增加值全國佔比爲 24.46% ,主要來自遼寧( 15.11% )和黑龍江( 5.84% ),吉林全國佔比僅爲 3.51%
1952 年江浙滬的工業增加值佔比爲 23.49% ,主要來自上海和江蘇,而浙江省工業增加值較低,浙江在全國工業增加值中的佔比僅爲 1.91% 。
可以看出東北 + 江浙滬就佔了全國的 48% 以上。
而如果看人均的話,由於 1952 年東北地區在全國人口中的佔比僅有 7.15% ,因此不僅是全國人均 GDP 最高的大區,也是全國人均工業增加值最高的大區。
如果按照各省市人均工業增加值排名,則 1952 年爲上海第一,天津第二,遼寧第三,黑龍江第四,北京第五。
其中上海是全國僅有的一個人均工業增加值在 200 元 + 的省市,
天津則也是唯一一個人均工業增加值在 100 元 + 的城市,
其他所有省市的人均工業增加值都在幾十元的水平,其中遼寧人均能達到 90 多元。
而 1952 年華北地區(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內蒙),其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9.61% ,而工業增加值佔比也高達 21.49% ,只比東北和江浙滬略低兩三個百分點 ,這似乎有些反直覺,但並不意外。
其一是 1952 年華北地區四省二市的人口比東北和江浙滬加起來的總和還多一點,
其二是華北經過清末洋務運動以來的洗禮,是有不少工業的,
比較典型的是 1952 年的華北和東北一起是我國最大的兩個煤炭主產地,
中國第一家機器製造水泥的工廠就在河北省唐山市,啓新洋灰公司,這家公司我記得作爲民族工業的代表還入選了我國的歷史教科書, 1952 年河北省生產了 31.98 萬噸水泥,佔全國總產量 286 萬噸的 11.18% 。
北京市 1952 年也能生產水泥 20.4 萬噸,佔全國的 7.13% ,再加上山西等省產量,華北可佔到全國水泥產量的 20% 以上。
還有經民族實業家周學熙等人發起,於 1922 年在天津成立了中國與比利時合資的耀華玻璃公司,該公司當年 3 月在秦皇島動工建廠,下圖爲 1933 年的耀華玻璃廠。
耀華的比利時合資方提供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平板玻璃工藝——弗克法專利。
弗克法即有槽垂直引上法 , 是 1903 年由比利時人弗克發明的平板玻璃製造最新工藝, 1914 年比利時纔剛剛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弗克法玻璃廠,經實際檢驗,弗克法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遠超之前的製法,耀華也成爲亞洲最先採用弗克法的平板玻璃廠,比日本還要早 5 年。
秦皇島耀華玻璃廠直到建國後也長期是中國最大的平板玻璃製造廠之一。
1947 年耀華玻璃廠在上海建立了分廠,上海耀華玻璃廠逐漸得到發展,長春一汽 1955 年開始量產汽車後,上海耀華就給其供應汽車玻璃。後來在 1987 年上海耀華和福建方面成立了合資公司,名字叫做“福建耀華”,也就是今天曹德旺領導的福耀玻璃公司。
華北地區的天津則在 1952 年則是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工業城市,工業增加值佔到全國的 5.11% ,這一年天津的發電量也佔到全國的 5.37% 。
天津市 1952 年鋼產量 6.98 萬噸,佔到全國的 5.2% ,
1950 年天津自行車廠的“飛鴿”自行車品牌誕生,直到今天仍然是知名品牌,
在 1951 年天津的一傢俬營企業從慶生電機廠成功製造了中國第一臺國產電梯,並且安裝在了天安門上,一直運行到 1989 年,該廠後來不斷合併成爲天津電梯廠。
其中尤其是紡織工業, 1952 年紡織工業產能上海全國第一,天津生產能力全國第二位,而有 1.31 萬臺織機的青島生產能力在全國居第三位,這三個城市佔了全國紡織工業的 70% ,有“上青天”之說。
而同樣在華北的山東省,山西省,都是我國的兵工生產基地,其中山東在解放前就有膠東兵工廠和魯南兵工廠,尤以膠東兵工廠規模最大。
1947 年 8 月 23 日華東野戰軍電文:“膠東爲我全軍軍事供應之主要基地” ;
8 月 26 日電:“華野數十萬軍隊之炮彈、炸藥及子彈供應,至少十分之七依靠膠東。” 1948 年 9 月,中央軍委總後勤部在《華東區軍工調查報告》中指出:“華東兵工生產首以膠東區爲該區之重心所繫 ; 原動力、工作機械、工業幹部及生產工人各佔過半總數或 2/3 。”
在山東解放後我軍對山東的兵工廠進行了調整,有的搬遷到了瀋陽,徐州等外省,尤其在山東境內淄博成爲山東軍工的最大合建之地,在1948年12月開始搬遷多個工廠到淄博,並在1951年7月成立中央兵工總局山東兵工總廠,使得淄博成爲山東最大的軍工製造基地,後來在1969年珍寶島衝突中炸掉蘇軍T-62坦克履帶使其沉入水中的反坦克地雷就是山東兵工總廠製造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魯南第八兵工廠,1943年成立,是生產地雷和手榴彈之類的工廠,後來山東解放後,經過多次輾轉搬遷到了江蘇徐州,1957年首次開始生產工程機械,這家公司就是現在的徐工機械公司,下圖來自徐工的官網。
度80公里每小時。
https://www.scei.org.cn/images/zhuanti/dqxdfh/zlgs.html
另外華北的山西省也具備相當的重工業基礎,
1952 年鋼產量 9.22 萬噸,居全國第二位,第一位爲遼寧的 94.1 萬噸,這一年太原鋼鐵廠煉出全國第一爐不鏽鋼;
1949 年新中國開國大典的禮炮,一種是繳獲自日本的 94 式山炮,一種就是太原兵工廠在 1947 年仿製日本的晉 36 式山炮。
在 1954 年,太原兵工廠試製成功新中國的第一門制式火炮 --76.2 毫米野炮,並在 1956 年仿製成功新中國第一門中口徑火炮 --1956 年式 85 毫米加農炮。
因此東北 + 江浙滬 + 華北的全國工業增加值在 1952 年就佔了全國的 69.44% ,當然這九省三市裡面浙江( 1.91% ),內蒙( 0.83% )是工業增加值全國佔比最低的兩個省。
這三個大區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重慶, 1952 年工業增加值佔全國 2.96% ,發電量佔全國的 2.22% ,重慶的工業受益於抗戰時期的工業西遷,這個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已經寫過了,抗戰時期重慶貢獻了我國民族軍工產業產量的 60% ,有力的支持了抗戰,重慶在建國初也成爲國家定義的兩大一小軍工基地中的兩大之一(東北,重慶),重慶在抗戰時期的工業,發展成了今天的長安集團,建設工業集團(就是設計製造了 56 式半自動步槍, 81 式槍族, 95 式槍族的那家),嘉陵集團,重慶鋼鐵公司都是來自於抗戰時期搬遷到重慶的工業。
還有就是湖北省 1952 年工業增加值全國佔比 2.65% ,
湖北省是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較早的地方,而在建國初,武漢工業佔到了湖北的一半以上,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
下圖中可以看出湖北 1952 年的主要工業品,包括鋼 4.44 萬噸,水泥 25 萬噸,其他還有紡織和捲菸,可以看出水泥工業還可以,佔了全國的 8.74% ,湖北當時的水泥生產主要來自華新水泥公司大冶水泥廠。
另外廣東省 1952 年的工業增加值佔了全國的 5.13% ,不過基本是食品,菸草,紡織等輕工業,輕工業佔比高達百分之八十多, 1952 年廣東省的鋼產量居然只有 0.08 萬噸,沒錯就是八百噸,另外生產了 15.09 萬噸水泥。
此時的廣東值得一提的就是廣州的紡織業了,不過也比不過上海,天津,青島三大紡織業城市。
今天本文是對建國初中國的經濟和工業分佈的一些介紹,我簡單的總結幾點:
先說人均的部分,
1 :按照大區計算, 1952 年東北不管是人均GDP 還是人均工業增加值都是我國最高的大區, 甚至超過了江浙滬三省市的平均人均水平,主要是浙江在建國初比較拉胯。
2 :按照省市計算, 1952 年人均 GDP 最高的是上海,天津,黑龍江,遼寧, 1952 年全國人均工業增加值最高的是上海,天津,遼寧,黑龍江。
1952 年上海和天津不管是人均GDP 還是人均工業增加值都是全國前兩位,而且都大大領先第三名,可見民國時期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兩個一線城市的繁榮留下的積累。
我們再看總量,儘管東北人均高,但是人口只佔全國的 7.15% ,因此總量上優勢會被大大抵消,尤其是算經濟總量的時候,因爲我國當時還是農業佔大頭的農業國。
1 :工業增加值總量按照大區計算,
東北三省是全國第一,佔了全國大約四分之一( 24.46% ),江浙滬全國第二,華北全國第三,這三個大區的工業增加值總量都差不太多,合計佔了全國差不多 70% 。
如果按照省市計算,上海工業增加值全國第一,遼寧全國第二,江蘇第三,黑龍江第四,山東第五。
其中重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尤其以東北最多,而重工業對於國防安全尤爲重要,因此在建國初的 156 項大工程,東北成爲最重點發展地區。
例如 1952 年的鋼產量,全國遼寧第一,山西第二,上海第三,天津第四,河北第五;
1952 年的煤產量,遼寧第一,河北第二,山西第三,黑龍江第四,吉林第五,山東第六。
可以看出煤炭 — 鋼產量高度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其他地區只有上海能在鋼產量進入全國前三位。
但總的來說,建國初的工業增加值裡面,還是以輕工業爲主 (佔 64.5% ),重工業佔 35.5% ,主要是我國人口體量大,一些低水平的輕工業產品的產量大,
1952 年我國製造的輕工業品裡面,我覺得多少有些技術含量的有:
8 萬輛自行車, 6.6 萬架縫紉機, 1.7 萬部收音機, 42 萬條輪胎外胎, 9.7 萬噸肥皂, 856 萬個保溫瓶, 2600 萬個燈泡, 37 萬噸機器造紙。
其他一些輕工業品我覺得沒啥技術含量,不過很多產量也挺大,例如紗生產了 60 多萬噸,膠鞋生產了 6000 萬雙,鹽生產了 495 萬噸,捲菸生產了 265 萬箱等等。
上海是全國的輕工業中心,而天津的輕工業也全國聞名,此外江蘇和山東青島也有不少輕工業。
建國初重工業在工業增加值中佔大約三分之一,這裡面東北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幾個代表性的重工業產品,
煤炭產量東三省佔全國 33.5% ;
水泥東北就佔全國 42.6% ;
鋼產量東北佔全國 69.8% 。煤 - 鋼體系的產量東北在國內佔據明顯優勢。
不過這裡面的“東北”實際上主要是遼寧省,
像 1952 年東北三省鋼產量 99.9% 在遼寧省,黑龍江佔 0.1% ,吉林省不產鋼;
1952 年東北水泥產量 92.6% 在遼寧省,黑龍江的水泥產量佔 7.4% ,吉林不產水泥;
1952 年東北煤炭產量 53.2% 在遼寧省,黑龍江佔 27.8% ,吉林爲 19% 。
2 :經濟總量按照大區算,
1952 年第一是華北 (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內蒙)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9.61%
第二是江浙滬三地,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6.14%
第三是華中地區(河南,湖北,湖南)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3.02% ;
第四是東北三省經濟總量全國佔比 12.37% ;
可以看出建國初我國作爲農業佔大多數的農業國,人口體量大的省份經濟總量會有些優勢,
例如 經濟總量如果按照省市算,第一是江蘇,第二是山東,第三是遼寧,第四是河北,第五是上海。
江蘇能排全國第一跟其總人口全國第四有關係,而山東排第二跟其全國人口排第一有關係(這裡四川和重慶單獨算,如果合起來四川人口是第一),可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而東北三省儘管 1952 年工業增加值在全國排在第一,佔了全國四分之一,但看經濟總量則只佔全國八分之一( 12.37% ),主要人口占比少,僅佔全國 7.15% 。
3 :本文是各大區和省份的相對排名,但即使從全國總量來說,仍然是一窮二白。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統計過, 1952 年經過三年的經濟建設,我國主要工業品產量都超過建國前最高水平,鋼產量達到 135 萬噸,發電量達到 73 億度,但 1952 年我國只有水泥,棉紗,煤炭的產量能夠進入世界前十位,鋼產量只在全球排第十八位,發電量我查詢了也排不進全球前 15 位,另外非常重要的石油工業產量也很低,全國的石油主要產自甘肅玉門油田,以及遼寧撫順的煤制油。
這些基礎工業品的產出都如此低,那中高端的就更不用說了,
例如和石油相關的石化工業,汽車工業基本是空白,至於坦克,大型船舶,噴氣式飛機之類的就更別想了。
當然,建國初儘管落後,但是由於我們龐大的人口體量,遼闊的國土,以及解決了外國勢力盤踞在中國的問題,解決了國家的組織能力問題,因此在後面就逐漸爆發出了巨大的工業化潛力。
以上本文數據來自《新中國六十年統計資料彙編》
往期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