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賽強國,到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剛剛過去的2022,我國數理化國際奧賽一如往年,取得了累累碩果。

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4名參賽隊員全員摘金,包攬前3名。自首次參加第19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以來,中國隊至今140名選手,107人獲得金牌,29人獲得銀牌,4人獲得銅牌。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隊5名參賽隊員包攬個人成績世界前五,全員摘金,在總分、理論、實驗和團體4項中均排名第一。自中國隊1986年首次參加國際物理奧賽以來,178名選手取得146金、21銀、9銅的優異成績。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國隊6名選手參賽以全員滿分的成績,取得總成績世界第一的好成績,總分超過第二名 44 分。中國隊繼美國之後成爲IMO史上第二次全員滿分的國家。

在國際奧賽上,中國隊常常碾壓其他國家代表隊,可謂當之無愧的奧賽強國。然而另一方面,常常被人提及的痛點是,在代表數學界最高水平菲爾茲獎中,只有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兩位華裔數學家。

拔尖創新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特殊性

回到困擾教育界已久的“錢學森之問”——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在通常概念的傑出人才培養上,存在着兩個難點。基礎教育和本科階段學生面臨着相當強的篩選和競爭,甚至出現內卷,使很多人失去了發揮想象和自主創造的時間,被課業和考試填滿。尤其是數學、物理等早慧學科。在《看天下》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北大數院教授宋春偉提到,“很多時候在課堂教育中,大部分學生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追求更高的分數、更高的排名中,無緣接觸到優美的數學,低層次‘內卷’使得許多人難以真正體會數學之美”。

另一方面是全科教育和出於公平選拔目的的考試要求學生綜合協調各學科,嚴重的偏科或者花大量時間僅鑽研某一領域不適合升學,這使得部分在某一領域有創新思維的考生,容易在目前極爲水平化的總分錄取情況下,以細小分差與理想院校或專業擦肩。

2022年,被稱爲“韋神”的90後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韋東奕頻登熱搜,成爲衆人膜拜和追逐的對象。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任北大副校長張平文在談到北大數學系的天才時曾這樣說:“我們數學學院的學生超過一半是通過數學競賽招的,我們不是考察他在中學的數學能力,而是考察他的數學天賦,因爲如果一個學生將來要做基礎數學,最重要的能力還是這個人的天賦,基礎數學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此外還要有情懷,因爲基礎數學的研究是靠情懷驅動的,不能跟我們油鹽醬醋混雜在一起……因此,我們第一是要把這樣的人找到,第二是要保護他們,第三是讓他們有成長的環境。這些人不是你培養的,你是要營造一個環境,讓他能夠成長,我覺得用‘培養’是不準確的,因爲他是靠天賦、靠情懷自己成長起來的。”

北大數院田剛院士也曾公開說:“在北大數學學院,我們最好的學生大部分是通過競賽或者自主招生招收進來的,他們通常有更紮實的數學基本功,也對數學更感興趣,所以後期的發展也更好。相對來講,高考成績反而並不能預測學生的未來發展。”

頂尖高校更傾向於招收競賽優秀的高中生,拔尖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就在於他們擁有獨特的天賦和成長軌跡,外界能夠做的更多是發現、保護、提供環境,而不是培養。

對於拔尖人才的選拔和保護也需要儘量提前,例如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將招生範圍擴大至初中三年級。

據《光明日報》報道,丘成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爲什麼要小孩子?因爲他沒有一些先入爲主的、墨守成規的觀念。我發現不少大學生或者研究生,滿腦子就是固定地跟着人家走,有一種瞻前顧後的心態:怕交不上卷子、完不成課題、畢不了業。相反,小孩子不會有這些雜念、顧慮,會更勇於在真問題上探索。”丘成桐表示,把招生對象放寬到初三年級,除了數學與其他學科相較,是一門“早熟的學科”之外,這種“無所顧忌”也是他更爲看重的學生素質。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之所以要將招生的年齡段提到甚至初中階段,也正是由於目前中考、高考選拔性逐漸降低、水平化不斷上升,區分度不明顯,對於具有天賦的少年來說,不斷進行考試需要的重複訓練是一種束縛。

此外,由於受教育水平整體提高,加之考試改革整體趨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試難度,導致出現分差密集的高分通脹現象。這會讓天才少年的時間和熱情磨滅在這種毫釐的分差之間錙銖必較。高分通脹現象也顯示出拔尖人才通道的開闢是對中國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途徑的重要補充。

儘早發現拔尖人才,爲他們貫通培養機制,讓他們發揮出最大潛質,高效提高學科知識、研究的水平,是拔尖人才培養的關鍵。

拔尖創新

需系統性、制度性解決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

爲迴應“錢學森之問”,培養頂尖科學家和學者,教育部最早於2009年啓動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旨在培養科學珠峰的攀登者。

首批“拔尖計劃”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9所高校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建立了一批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探索拔尖學生重點培養機制。2019年“拔尖計劃”十年之時,共支持本科生9800人,已畢業5500餘人,98%的畢業生繼續攻讀研究生,在基礎學科和相關領域繼續深造的比例達97%,48%的畢業生進入世界前50名的學科繼續深造,有118人進入世界排名第一學科領域或世界公認的諾貝爾獎搖籃學科所在機構深造。

高考的標準化使得考試需要固定的題型和模式,高考的本意是在維護絕大多數人公平的準繩上,進行統一的考覈,對於具有跨學科思維、交叉學科思維等創新思維的學生來說則需要合理的選拔機制,“拔尖計劃”即是對中國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途徑的重要補充,重在發現人才、甄別人才,暢通具有天賦和潛力學生的選拔和培養通道,給予人才良好的成長環境,使他們的才華不被埋沒,使社會有更多可用之才,以培育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家國情懷,能夠勇攀科學高峰的學科領軍人才和學者。

目前“拔尖計劃”已進入到2.0階段。“拔尖計劃”2.0在77所高校佈局建設288個學生培養基地,探索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中國範式”,累計吸引1萬餘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

2020年,教育部啓動了“強基計劃”,選拔和培養志在基礎學科的學生。

“強基計劃”在原本自主招生爲有學科特長的考生開闢招生綠道的基礎上,進一步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性需求方向,且有志於基礎學科的學生。具體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因此,“強基計劃”相對於自主招生,更有針對性地培養振興基礎學科體系的人才。基礎學科是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創新的基底,也是關鍵性技術突破的決定因素,需要學生長時間積累、沉澱。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專章論述、專門部署,凸顯了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地位。二十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日前撰文指出,要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絕不簡單是高校的問題,更需要有系統思維,從基礎教育打通一體考慮和安排。其中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確保公平與均衡發展的前提下,系統建立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與培養制度。如何貼近國家戰略需求,讓有學科天賦和巨大潛力的學生髮揮出最大的價值,這是教育需要回答的課題。

他提醒,自然科學的拔尖人才的培養,不是從大學纔開始的,必須從中學甚至小學就需要考慮。對於拔尖人才的早期發現與特殊培養至關重要。面對國家的急迫需要,尤其是對拔尖創新人才的急迫需要,我們有必要系統檢討一些“一刀切”的做法,在確保公平受教育權與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做好制度設計,及早發現天才少年,對一部分天才少年統籌制定專門的培養計劃,鼓勵他們多學,多鑽研,早日成爲對國家有戰略意義的拔尖創新人才,而不是摁住不準。

同時,由於拔尖創新人才能發揮作用多在學科前沿以及打破學科壁壘的交叉學科領域,對於課程設置、師資隊伍、不同學科之間的組織協調都有很高的要求。對拔尖創新人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銜接、貫通,乃至更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養體系升級上都需要不斷優化、不斷完善。

本文版權歸中國教育在線所有

轉載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李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