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悔入華夏 來世還做中國人(上)
2018年11月,「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的觀衆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前合影留念。(新華社)
「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句話,使我遭受了不少臺灣網民盲目的質疑、瑣碎的批評、無聊的激憤。就拿得獎出書那件事說吧,2017年9月,我在杭州參加兩岸文學獎頒獎典禮,國臺辦的安峰山先生與我握手,這本來沒什麼,在政治上,兩岸還是有所隔閡,但文化領域是不分彼此的。兩人握個手,展示友好的文化交流,光明磊落。我偏偏就被貼上了「賣臺」的標籤。可能有人看到這兩個字就啼笑皆非了,怎麼握個手,就把臺灣賣了?但這種狹隘的顏色標籤卻屢屢出現在報章媒體上。另外還有一點,只要我在社交軟體上說起中國的好,或以自己親眼所見糾正親綠媒體帶有意識形態的負面報導,也都會遇上批評的聲浪。
認同一中 無奈沉默
這種風氣在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任後越來越嚴重,臺灣人在這方面總是小心翼翼,即使心懷祖國,認同一中,爲了不得罪親友,不招惹麻煩,只能選擇沉默。
可以預見我未來還必須承受無盡的口水與指責,因爲,大部分臺灣人對於共產黨的認知不夠客觀,然而大陸政府對新中國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
1949年的新中國,民生條件、基礎設施、國民收入、教育水準都是極其落後的,中國未來的路,還很漫長。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期間曾說過:「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慨,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句話鼓舞了千千萬萬浴血奮戰的中國人,不僅使我們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且在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又鼓舞廣大人民克服千難萬險,把一窮二白的祖國建設成世界強國。
一切還必須放眼改革開放。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把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確立了對內發展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政策。在此基礎上,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這一科學論斷意義十分重大,從此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
要找尋中華民族未來的方向,還必須瞭解我們過往的歷史。歷史上中國社會的改革是綿延不絕的,有戰國時期商鞅變法、西漢末年王莽託古改制、北魏孝文帝漢化改制、北宋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改革、清朝光緒皇帝的戊戌變法,還有現代中國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
在這些改革中,只有商鞅變法和現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功了,商鞅變法促進中國社會從封建制到集權官僚制的轉變,從戰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完成了中國社會的第一次大轉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拉開了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序幕,對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
2018年末,我在北京的時候,很幸運地碰上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門口,我遇到一羣長輩,他們拿着國旗,站在一排「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型展覽」的字體前合影,之後,他們高喊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我當下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這是何等的信念?從他們的言語、表情,再到手裡高高舉起的國旗,幾個人,一下子就形成了一股氛圍。我可以很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國家、對黨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一種最真誠的表達,不是逢迎拍馬式的呼呼口號,博取眼球,任何人都僞飾不來。
古老國度 繽紛花朵
他們都經歷過六七十年代那一段艱苦的歲月,對於黨的領導、社會的變化、生活水準的提升,體會得最爲深刻。我這個90後的臺灣女生,從出生起,就與祖國大陸的同胞一樣,面對着高速發展的時代,到我們懂事的時候,改革開放的種子已經遍撒各地,在這古老的國度裡,開出繽紛的花朵。
因此,我很樂意傾聽長輩朋友跟我訴說自己親身經歷的改革開放的故事,從他們的故事裡,可以聽到糧票布票、收入微薄、食不果腹,還可以讀出他們的眼神,帶着幾分感慨、幾分辛酸,一直到高新科技的到來,眼神又倏地轉變,變成一種飛揚的崇敬、堅定的自信、無比的自豪。首先打動人的,一定是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
在博物館內,我用一整天的時間,看完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此前,第一個出口加工工業區於1979年7月在深圳蛇口破土開建,打響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自此,神州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帶一路、高樓林立、跨海大橋、高鐵縱橫、沙漠綠化、航母出海、嫦娥探月、國際博覽、移動支付、網路購物、共享經濟、5G技術、量子科技、進口博覽、無人商店等等。這就是基建狂魔,歷經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內心燃燒愛國意識
館內人很多,放眼望去,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崇敬的神情。我想,大概是愛國意識正在他們內心燃燒着。
國家,讓來自各地的人們,凝聚在一起。
出了國家博物館,步行到天安門廣場,看着隨風飄揚的紅旗,雙手和臉頰凍得麻木,心裡卻熱呼呼的,有種上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