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中國的財富,人類的遺產

孫佳山 周天一春節是我國內涵最深厚、內容最豐富、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廣泛的傳統節日,包含着豐富的節日民俗活動,在哲學、倫理、社會關係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具有極爲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文化象徵意義。日前,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評審通過,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春節是中國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農曆文化的核心。在當代,中國春節同時也是全世界華人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的最重要載體之一,凝結着所有中華兒女的情感寄託和精神歸宿,在全球範圍有着廣泛的文化影響力。中國農曆誕生於上古時期,彼時我國中原曾遭遇多次氣溫劇烈波動,對當時的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打擊。農曆正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應對氣候變化週期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指導農業生產、延續文明的重要依託。中國農曆並非通常誤以爲的陰曆,而是科學的“陰陽合曆”。中國農曆以太陽迴歸週期爲一年,以月亮朔望週期爲一月,以閏月閏日補足二者的週期差異,強調遵循氣溫、降水等自然規律,按季節安排農業活動。2016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二十四節氣,正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觀察太陽運動的規律總結。中國農曆不僅是中華民族時間制度的核心,同時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農曆中的正朔觀念既是中華文明統一性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作爲農曆歲首的春節,在古代稱之爲正月朔日,即所謂“正朔”。中華民族的祖先很早對四時節律有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敬畏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遵循,建立起自然氣候資源性和災害性並存的科學認知。春節的意義也就此凸顯,直接關係到農業文明能否準確掌握春種秋收的時間密碼。所以,在古代頒佈農曆的程序備受重視,統一的時間知識體系和時間制度,也極大提升了中華民族應對週期性極端氣候時的農業生產、協調及防災減災效率。針對國際上少數試圖用“Lunar New Year”(陰曆新年)取代常用的“Chinese New Year”、以實現“去中國化”的圖謀,“Spring Festival”的入選有着正本清源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明確地指出用陰曆指代中國農曆完全是歪曲事實;另一方面,“陰陽合曆”的中國農曆蘊含着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不可替代的原創性貢獻,中國春節申遺成功也是爲“Spring Festival”的世界價值正名。中國農曆是內涵豐富、與時俱進、兼容幷包的開放性文化遺產。在當今人類再度面臨氣候變化週期之時,中國農曆蘊含的豐富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以及努力認識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改善生活的精神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全球氣候劇烈變化,農業生產首當其衝。在去年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上,130多個國家簽署了關於糧食、農業和氣候行動的宣言,旨在解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同時,保護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地區的農民的生命和生計;在剛結束不久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62歲紹興農民黃天明向全球分享了中國村民與古香榧樹和諧共生的故事。紹興會稽山這片千年古林,忠實記錄了生態環境的變遷,已成爲聯合國糧農組織認證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今天,隨着二十四節氣、春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中國農曆爲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人類再度面臨氣候劇烈變化衝擊之時,將再度爲完善全球氣候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作者分別是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