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佈局硬科技投資:側重新技術產品化成效 GPT算法落地場景受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隨着國家積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創投正持續加碼硬科技企業股權投資。

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理事長兼領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黃岩表示,此前,創投資本投資互聯網與消費產業居多,如今越來越多創投機構不但關注人工智能、新能源,還關注更前沿科技——腦機接口、量子信息、核聚變、大模型研發應用等領域。

然而,如何挖掘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硬科技企業,對創投資本而言仍是一大挑戰。

衆多硬科技企業儘管擁有衆多前沿科研成果,但如何將新技術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仍然任重道遠。

於是,不少具備新技術產品化商業化能力,且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的硬科技企業日益受到創投資本的青睞。

於是,他們一方面對前沿科技發展與各行業科技迭代變革趨勢有着深入洞察,一方面持續增加對各大新業產業技術變革狀況與行業競爭格局有着全面瞭解,從中找到“新銳企業”。

黃岩認爲,創投機構還需轉變自身角色——從原先的財務投資人變身爲產業投資人與產業生態構建組織者,更好地賦能硬科技企業實現新技術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

硬科技企業投資看重新技術產品化

近日,知名科技博主馬克·古爾曼透露,在退出造車項目後,蘋果正對智能家居領域抱有雄心壯志——蘋果內部曾討論過自動化家居功能,以及在Apple TV 機頂盒上裝攝像頭提供視頻會議和手勢控制功能。此外,蘋果已開始小規模試生產一款“輕量化智能顯示屏”產品。

他還透露,蘋果內部的硬件工程和人工智能團隊還設立了研究機器人技術的小組,最近項目涉及到一個可以跟隨人在家中移動的家庭機器人。

這驟然激發國內創投機構對智能家居硬科技創新領域的強烈關注。

上述國內創投機構合夥人直言,智能家居賽道具有萬億市場規模,但是,儘管不少智能家居賽道企業都積累一定的智能家居前沿科技研發成果,但如何將這些技術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仍然難度不小。

此前,他接觸過數家通過智能化技術自主管理各類家用電器工作狀況的初創期硬科技企業,他們相關前沿技術在實驗室的測試數據相當良好,但應用在實際日常生活場景就會存在穩定性與可靠性不強等問題,導致新技術產品化難度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浙江德施曼科技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基於GPT算法的指紋識別硬核科技GPTfinger,更適合中國門的大扭力龍霆電機,具備長續航能力的智能續航系統“D-Power”後,多家創投機構再度拋來“關注目光”。

“作爲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鎖同樣擁有數千億市場規模蛋糕。但是,智能鎖企業如何將新技術產品化並取得不錯的市場業績,很大程度影響創投資本對相關企業的投資價值評估。”這位國內創投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在他看來,任何硬科技企業的最新技術,只有成功應用在產品端並取得良好銷量,才能證明企業在行業的龍頭地位與競爭壁壘有多高。

德施曼總裁祝志凌向記者表示,作爲科技創新驅動型公司,企業始終致力於研發最前沿科技以改善產品體驗,令用戶生活更便捷。

他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研發的三項新技術已應用在部分新品,比如GPTfinger擺脫預定規則依賴,形成“一人一算法”,有效解決指紋質量不佳人羣指紋識別不靈敏的痛點;龍霆電機適配德施曼所有全自動智能鎖,更配中國門的厚重屬性,D-Power智能續航系統擁有7750mAh電量的超大電量,內置永備電池持續供電,解決智能鎖普遍存在的斷電與續航時間短痛點。

在祝志凌看來,當前中國智能家居領域的智能鎖科技含金量已超過西方國家同行,目前GPT等前沿技術正驅動國內智能鎖迎來新的科技迭代發展期,或將推動行業加速進入AI+時代。

記者獲悉,在新技術產品化後,衆多創投機構更關注它們的實際市場業績。尤其當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導致2B業務受影響的環境下,智能鎖企業能否迅速藉助新技術打開2C市場,也是創投機構評估企業投資價值的一大重要標杆。

“我們調研發現,衆多硬科技企業之所以容易遭遇發展瓶頸,一個重要原因是新技術產品化後,缺乏有效的營銷渠道與市場推廣能力,導致好產品叫好不叫座。”前述國內創投機構合夥人告訴記者。這背後,是硬科技企業創始人往往是科研人員,對市場營銷策略不夠了解。目前,他們一直協助多家硬科技企業尋找具備豐富2C端營銷能力的人才。但要找到與硬科技企業創始人“志同道合”的營銷領域尖端人才,絕非易事。

記者瞭解到,在獲得紅星美凱龍、好太太、國美資本、經緯創投、初芯集團、輕聯投資、棧道資本、濱江高新創投等創投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多輪融資後,德施曼一直在拓展全渠道銷售,迅速提升高端智能鎖領域的市場份額。

祝志凌表示,科技創新驅動企業要獲得成功,一方面需不斷將前沿科技應用在產品,不斷解決行業技術瓶頸痛點,另一方面需站在客戶立場設計產品與構建營銷網絡,才能贏得資本與市場的青睞。

資本先練內功

在持續加碼硬科技賽道投資後,越來越多創投機構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黃岩直言,以前側重互聯網與消費賽道股權投資時,各種背景人才都能勝任。但隨着創投機構日益關注硬科技賽道投資,管理團隊(GP)需提升各類前沿技術發展趨勢與實際經濟效應的前瞻性與預判性,這就需要創投機構團隊需對各類前沿技術具有更全面的瞭解。

記者瞭解到,爲了增強硬科技賽道投資能力,近年創投機構紛紛招募具有前沿技術研發經歷與企業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負責硬科技賽道的投資。究其原因,一是這類人才對前沿技術發展趨勢與企業應用成效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能提升硬科技企業的投資成功率,二是他們的豐富企業管理經驗,也能幫助硬科技企業在成長過程快速解決各類瓶頸,少走彎路。

金浦投資總裁呂厚軍認爲,持續加碼硬科技賽道投資,正令創投機構的角色發生明顯變化——原先,創投機構主要是財務投資者,如今創投機構應扮演產業投資者與產業生態構建組織者,一面賦能硬科技企業掌握更前沿的技術,一面協助他們成功推進新技術產品化商業化產業化。

記者獲悉,要成爲一個優秀的產業投資者與產業生態構建組織者,創投機構還需先練好內功。

黃岩指出,相比消費賽道投資,硬科技賽道股權投資的最大不同,是前者聚焦2C,後者側重2B。在2C端,企業只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就能實現業績迅猛發展,但在2B端,創投機構需保持足夠耐心,支持硬科技企業“慢工出細活”,先將產品做好,再穩步拓展市場。

前述國內創投機構合夥人指出,在智能家居等領域,越來越多硬科技企業正積極佈局2C市場以實現業績高成長。這需要創投機構向這些硬科技企業提供更全面的市場洞察與營銷渠道拓展賦能,協助後者儘快佈局新藍海市場並取得成功。但這項工作的前提,是創投機構自身先必須對產業科技迭代趨勢與市場營銷策略變革擁有更精準的預判與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