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紀》喜迎七十年 詩心不滅

詩人張默系《創世紀》創社元老,特別爲七十週年拍攝紀錄片。(解昆樺攝)

已故詩人辛鬱於一九九七年回憶《創世紀詩刊》的鞎辛創刊過往。(本報資料照片)

創世紀70專號。(創世紀詩社提供)

《創世紀》詩社創刊於一九五四年十月,作爲臺灣歷時最久的詩刊,今年喜迎創刊七十週年,《創世紀》詩社社長古月表示,回顧當年,在那個難辛的年代,除了三位創始人,更由許多前輩詩人努力穿越時空,在生活中獲得心跳、情感和精神的同溫層,留下永恆的記錄,讓一本自籌的文學詩刊,發展成爲全國最長壽的詩刊,隨着歲月就着日月星光的燈盞,映照七十年,殊非易事。

不易企及的「創世紀障礙」

古月表示,《創世紀》詩社發跡于軍中,早期社員與組織具有鮮明的軍中色彩,不但創始人洛夫、張默、瘂弦來自軍旅,其他如羊令野、彭邦楨、沉甸、商禽、周鼎、大荒、管管、辛鬱、碧果、丁文智、魯蛟等等皆是出自軍中的詩人。

《創世紀》詩社不僅爲七十週年舉辦線上特別講座,並將於明天盛大舉辦社慶活動暨詩獎頒獎典禮,同時還製作了一支《詩意的棲居──創世紀詩刊70週年紀錄片》。詩人瘂弦遠在加拿大,特別在社羣網頁寫下賀詞:「我們幾個在詩壇耕耘七十多年,對於創世紀詩刊,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創世紀》發行人汪啓疆對於詩刊當年所提供「苦難中的傾訴感」及衆多詩人的參與充滿感恩。

北教大語創系教授楊宗翰在《創世紀》詩雜誌創刊七十週年紀念專號中撰文,提及他曾在十年前以〈從龜壽鶴齡,到再《創世紀》〉一文對《創世紀》的未來憂心,當時他認爲,「《創世紀》已經資深到沒有研究者敢忽視,在學院殿堂及文學史籍間必當有其地位。臺灣歷來數百種現代詩社/詩刊中,它已樹立起不易企及的「創世紀障礙」。但遭逢紙質媒體式微、詩社/詩刊與網路世代創作者連結薄弱等危機,一甲子後該如何再《創世紀》?恐怕纔是編輯團隊及詩社同仁,在歡慶後必須直面的嚴厲挑戰。」

十年過去,楊宗翰指出,這些挑戰對編輯團隊顯然已不成問題,從面對青年朋友的全國高中詩獎與每期各式主題徵稿,到域外如中國大陸乃至美華各家的集選刊及開闢專欄等,這分刊物都以靈活多樣的企畫,與時俱進的專題,主動、積極地迴應這個新時代。

回首一九五四年,二十多歲的軍人洛夫、張默(以及隔年參加的瘂弦),在臺灣南部創立《創世紀》詩刊,首印一千本,花費四百元(當時的價格),開啓它迄今的深遠影響,而「創世紀鐵三角」的詩作不僅是《創世紀》的「鎮店之寶」,如今三人更是詩社、甚至是文壇典範般的存在。

尋找詩的跨界可能

詩人解昆樺曾在《創世紀》六十年專刊提到詩刊主編羣皆爲詩界一時之選,其中包括侯吉諒(66-74)、杜十三(75-86)、簡政珍(87-100)、須文蔚(106-115)、楊平、艾農(116-120),後艾農退出,楊平再短暫主編數期(121-124),之後詩刊轉由編輯羣:張默、楊平、李進文共同編輯(126-132),而後辛牧(133期加入)、張國治(142期加入)、陳素英(142期加入)等加入編輯團隊後,各司網路詩選、專題製作、特輯製作與藝術設計等,這些新血加入及分工使得詩刊得以穩定持續編務;辛牧則自第142期(一九九五年三月)迄今(220期)由執行主編到總編輯,此外,詩人嚴忠政、姚時晴等如今皆任主編之職,讓這本資金自籌的詩刊持續發光發熱。

《創世紀》詩雜誌創刊七十週年紀念專號封面特別以藝術家楊柏林作品爲主視覺,楊柏林於一九五四年出生,他指出,當一九五八年瘂弦創作〈鹽〉這首詩時,他大約四歲,「盜鹽的小隊伍會路過我們家側院的窄巷,然後消失在晨霧中,那年代冬天很冷會有白霜,我分不清霜和鹽和區別最深刻的是飢餓,鹽應該是通往甜的秘境吧……」

七十歲的楊柏林與七十歲的《創世紀》在文字與藝術中交融,見證《創世紀》詩雜誌不僅是臺灣重要詩刊物,編輯羣更致力於尋找詩的跨界演出,讓《創世紀》走向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