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中山裝」的就是好人?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5月30日的時候(竟然已經是上上個月了,我無可救藥的拖延症啊)我轉發了一條微博,是點評一位發表爭議言論者的穿着:

△ 微博截圖

評論區有人問,到底是哪裡穿得不對?

其實他身上的這件中山裝,模仿的痕跡很重,相比很多要素都不齊全的衣服亂扣“中山裝”名頭,也算是一件似模似樣的中山裝。但可能是裁縫太年輕,也可能是康某穿着太不講究,沒有把中山裝的領鉤合上,導致整體效果輕浮散漫,從着裝上就給人一種“反派”的即視感。

△ 微博截圖

中山裝的翻領是一種特殊的樣式,整體比較高,且有一截明顯的貼合脖子閉合形態,遠看很像立領,所以現在常常會被人與立領式青年裝(“詰襟”、“中華立領”等)混淆。實際上,中山裝的翻領結構視覺上比立領更飽滿,筆架袋蓋的貼袋也讓服裝有一定的張揚性。最後定型的扣子數,比老照片中所見孫中山本人所穿的相似服裝更少,也能給人一種舒朗沉穩的視覺感受。

△ 孫中山穿着“早期中山裝”的照片

△ 1905年魯迅穿着日本學生制服的照片

但這些,都沒能在康某的中山裝上體現出來。儘管他只露出了服裝不多的部分,但他的穿着方式和動作,都消解了服裝本生的莊重感。

一個穿不好中山裝的人爲啥還要穿中山裝呢?前面提了,他的這套中山裝是明顯的模仿,模仿的對象就是他想通過服裝獲得的形象。都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但佛塑不塑金身都是佛,可是人總是難免通過服飾來塑造、確立、審視自己在社會中的身份與地位。

就拿去年流行過的“體制內男友”熱點,咱們就通過《》討論過。這類服裝的流行本來是希望傳達出親和、務實、樸素、高效的精神形象,但當它成爲一種具有識別度的風格以後,一些人再去穿着所謂的“廳局風”就不是衝着精神去的,而是被風格所識別的特定人羣。

同樣的,中山裝在如今的時代早已成爲了身份和年代感都十分突出的存在,幾乎沒有人在生活中穿着。即便穿,也會避開康某身上這樣帶有明顯特定仿造對象的中山裝。企查查上顯示,康某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就申請過“領袖天玄”“領袖天德”“領袖天機”等商標,但都沒有成功。

△ 企查查截圖

而他的百度百科詞條裡,也顯示他開辦過名爲“領袖天機”的課程。這個課程主打“國學”,所以穿着的“團服”就是中式對襟褂或唐裝。很顯然,這些行爲和希望通過着裝爲自己塑造的形象是相匹配的。

△ 百度百科詞條中圖片

如果說,康某是自己主觀爲之,但前不久大灣區晚會的一些評論,顯然存在旁觀者們出於某些特定預期而產生了觀察偏差。

△抖音截圖

鏡頭裡成龍穿的完全就不是中山裝,既沒有中山裝的領子,也沒有中山裝的口袋,可以說哪兒哪兒的要素都不挨着。參與評論的網友也不怎麼認識中山裝,但他們出於一些輿論訴求,爲“中山裝”披上了特定的情感外衣,比如“愛國”,比如代表中國形象等,再罩到成龍身上。

△ 抖音截圖

△ 新華網報道圖片

類似的情況其實很常見,放在服裝上除了“中山裝”還有截圖裡提到的“漢服”。對於服裝本生的知識性,乃至於客觀性,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完全就是“感情”到位了,“皇帝的新衣”也可以輸出一本厚德載物來。但如果將範圍擴大,相似的情況更多了,比如流量明星擠進去主旋律影視劇的卡司陣容,粉絲就覺得giegie飛昇了,拿到丹書鐵券了。

港臺男星穿中山裝的情況其實很罕見,幾乎每一次被媒體拿出來報道的,都不是中山裝。比如零幾年時,劉德華穿過的幾身四貼袋外套,袋蓋不是筆架形的,領子更只是立領(普通立領的視覺上比中山裝的翻領要單薄些),看着像,其實根本不是中山裝。

△ 相關新聞截圖

成龍也穿過類似“迷惑”的服裝,比如19年出席成龍電影節的(感覺和這次是同一件),其實比劉德華那幾身更不像中山裝,但媒體照樣認錯。有的甚至是連相近的元素都找不出,也不妨礙媒體打上“中山裝”的標籤。

△ 相關新聞截圖

不過媒體的心態估計是另一種,就是要翻着花搞些新聞點,描寫明星的特殊着裝,並且通過着裝去誇讚明星。比如在前面舉例的這幾個報道里,都藉由中山裝提到了“正氣”“儒雅”等關鍵詞。

真正的“中山裝”在娛樂圈、在一些正式場合罕見的原因,是它已經幾乎被默認爲國家形象背書的男裝大禮服,並且兼具一定的年代感,屬於那種不可輕舉妄“穿”的服飾。

近年穿着比較規範的中山裝,應該是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擔任“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的李雪健。但他在服裝的面料和顏色上選得比較低調樸素,加上他的年紀,的確在民間依然還有這個歲數的老人會穿類似的中山裝、軍便裝之類的服飾,用鄰家老人的親切感拉近了服飾本身的距離感。

△ 北影節上的李雪健

此外,李雪健本身的成就也給人一種他“配得上”中山裝的感覺,他被認爲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男演員之一,據報道,他四十幾年的從影經歷中獲得過33個影帝。

儘管“人靠衣裝”,服飾可以成爲我們身份地位上的標籤,但依然需要穿着者本身去支撐。荒謬的言論,不會因爲穿哪一件衣服而變得正當。同樣的,我們也不該通過區區服飾來判定穿着者的品格和動機。

△ 網絡圖片

出現“中山裝”,哪怕是上面提到的那樣被錯認中山裝的情況,一些媒體和網友都會認爲是愛國表現,並在文字平價中賜予穿着者品格高尚、形象正派的溢美之詞,還會話裡話外捎帶着對於不穿中山裝者的“若有所指”,彷彿沒穿就是欠缺了什麼似的。加上,現在非常多的明星,就像那位發表爭議言論的人那樣,需要服裝爲自己貼金,粉絲也會過度解讀並誇大宣傳服飾選擇上的意義。

中山裝可以很沉重,背後是一條中國近現代救亡圖強的曲折道路;但中山裝也可以很簡單,是一件在歷史上留下過姓名的服飾。服飾是因人而偉大的,而不是倒過來。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爲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