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林盤 農業文創天人合一

四川.臺灣文創聯盟理事長劉衛兵用《林盤與鄉愁》,闡述災後重建,農村文化保護等理念。(記者黃冠智攝)

傳統農業是人們尊重土地的體現,不僅象徵敬畏自然,更顯現對土地、農耕所投的情感。如今農業不只具溫飽,文創產業更將其結合。近日四川新津斑竹林景區,就舉行「2018四川.臺灣文創聯盟交流峰會(下稱文創峰會)」探討相關發展。

本屆文創峰會邀請兩岸文創大咖出席,其中包含四川.臺灣文創聯盟理事長劉衛兵、中華兩岸文化交流促進會農創增值委員會執行長蔡旺根、中國夏布畫研究院院長王少農等人。跨界(農業、文創、建築)、跨兩岸的建築師劉衛兵,也在峰會上用《林盤與鄉愁》,闡述災後重建,農村文化保護等理念。

「川西林盤」是成都平原及丘陵的獨特農村居住型態。2008年因汶川地震破壞嚴重,在劉衛兵及相關專家的努力下,林盤文化不僅成功保留,2012年更獲聯合國全球環境規畫景觀、建築設計獎。

「當時用最原始的方法復原災區,才保住林盤文化。雖然曾有集中安置等政策,但這些恐怕比地震破壞還嚴重!」劉衛兵坦言,雖然城市發展飛速,不斷有新建設,但若走錯方向就是破壞文化。

他補充,林盤不僅是農業文化,更乘載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留住鄉愁要有物質存在,三生(生態、生活、生產)要結合在一起才完整。

雖然傳統農業社會講究「豐衣足食」,但隨社會進步、發展加速,如今大陸也有藝術家將農業、文創結合,如夏布(麻布)畫。

「雖然中國有產苧麻,但農耕社會多用在製作衣物、器具,不會做成畫布,和西方國家不同。」王少農坦言,雖然宣紙保存可至上百年,但麻布卻更久;夏布不僅是創新保護文化遺產的體現,更能讓後人看見現今中華文化。

而看似無用的樹根也可成農業文創──「根書」。四川根石家文化總經理楊卓表示,根書是將「根藝」和「書法」結合,和「減法藝術」不同,講究自然、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