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碉樓,震撼千年!
攝影|李忠東
製圖|李馨宇
碉樓
是古代戰爭中一種常見的軍事設施
同時也是權力、財富的標誌和象徵
茂縣坪頭羌寨石碉
作爲藏羌地區先民智慧和汗水的見證
歷經戰火、地震和歲月的剝蝕
千年屹立不倒
丹巴縣古碉羣
它們呈方柱體,四五八角皆有
依着山勢、或三五成羣
或獨立於山頭之上
馬爾康市鬆崗鎮直波碉羣
似一座座神秘的古堡
又彷彿一個個歷經滄桑的老人
細心地向來訪的人們
述說着跌宕千年的往事
小金縣沃日土司官寨經樓與碉
壤塘縣日斯滿巴碉房
碉樓功能不盡相同,不同時期其功能也在發生變化。早期爲防風防盜,關畜貯物住人的民居,其後不斷演變爲官寨碉、界碉、風水碉和戰碉等。
碉樓包括高碉和矮碉兩大類。高碉是與住房相對分離的建築,爲典型的碉樓;矮碉則是與住房結合爲一體的,略高出當地居民住房的碉樓。
高碉按照不同的標準,又可以分爲不同形式。
從建築材料上,可分爲石碉、土碉、土石碉。作爲世界文化遺產的布達拉宮就是一座古碉與堡壘結合式建築,被藏族學者認爲“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石碉建築之最”。
布達拉宮(圖源:布達拉宮官網)
古碉因地制宜,取材山石,碉樓牆體內擱木筋,石塊之間用黃泥粘合,將碎石“串”成整體,外牆轉角處則選較厚較長的石塊進行強化,因而堅固持久,經數百上千年而不壞。
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桃坪一帶房屋大量倒塌,而古碉樓卻少有損毀,進一步印證了其精湛的建築技術。
桃坪羌寨
魁多鎮殘存的碉樓
從造型上,可分爲三角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一角碉、十三角碉七種。
不同造型的碉
碉樓的角越多、越高,表明擁有者的財富越多、勢力越大。以四角碉最爲常見,大多建於清代康熙、乾隆年間。
十三角碉非常罕見,僅在丹巴縣內有兩座,其中梭坡鄉蒲角頂的十三角碉是保存最爲完好的一座。此碉的產生,一種說法與宗教有關。在嘉絨藏區有娛神的 “十三戰神舞”代表了對嘉絨守護神的崇拜,十三角碉正好應證了這一特定的內涵,成爲當地人的崇拜之地。
丹巴古碉羣十三碉
從功能上,可分爲戰碉(軍事防禦碉)、通訊預警碉(瞭望碉、哨碉、烽火碉)、土司官寨碉、寨碉、家碉、界碉、風水碉、祭祀碉、要隘碉等。
官寨碉是權力的象徵,根據其高低、大小可以判斷土司的等級、財富和勢力大小,也是戰時避難藏物之處;風水碉建於村寨附近以驅魔鎮邪,保境安民;戰碉多建於村寨內及入村寨的要道旁、交通要隘、渡口、關卡等地,屬軍事防禦性工事。
卓克基土司官寨
數量最多的還是家碉。作爲房屋的一部分,建碉樓在藏羌人民心目中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以家族能壘砌一座受人讚揚的碉樓而自豪。
在大小金川就有這樣的民俗:凡生男孩後,家庭就得開始備石取泥,籌劃建築高碉,若男孩18歲成人,家碉還沒有修好,男孩就很難娶到媳婦。生活在這的人們,有了高碉所守的、固定而舒適的居所,也生髮出對浪漫愛情和美滿婚姻生活的嚮往。
碉樓產生年代甚早。據揚雄著《蜀王本紀》中記述:“ 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 ” 。由此推測,早在古蜀蠶叢時代,岷江上游就已經出現了石碉建築的雛形。
到秦漢,這種建築就有了明確的文獻記載。《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 “冉夷駹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爲汶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爲室……,爲之‘邛籠’。”“邛籠”即現在所說的碉樓。可見東漢時期,先民就壘石爲高碉,至少已延續超2000年。
關於 “邛籠” 的文字記載,從漢到唐宋屢見於史書。當地居民居住的房屋一直是以石構的碉樓爲特徵,居住習慣及對碉樓的稱呼依舊。《北史·附國傳》記載:“附國近川穀,傍山險,俗好復仇,故壘石爲巢,以備其患……”;宋代《太平寰宇記》記述威、茂州 (今阿壩州汶川、茂縣)之人“壘石爲石巢以居,……高二、三丈者謂之‘雞籠’,十餘丈者謂之‘碉’”。
明清時期,川西地區碉樓盛行,數量達上千座。這些碉樓在當時不同地區相互爭鬥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爲防禦一方抵禦進攻一方的有力武器。最爲熟知的便是清乾隆年間平定大小金川。大小金川憑藉碉樓羣,以方圓不足500裡、人口不滿3萬的實力,與清廷對抗了數年。
20世紀20年代,西南地方史專家任乃強先生到西康(中國原省級行政區,共存在16年。省名來於境內的康巴藏區,省會曾設於康定、雅安等)考察時,仍可見遺留的古碉樓,驚歎爲“疊石奇技”。
《平定兩金川戰圖》,現存於故宮博物館
碉樓,這一建築模式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有分佈,但如川西地區這樣密集、風格濃郁、數量衆多的卻是極爲罕見。這裡是我國碉樓最密集、數量最多的地區,是四川乃至整個青藏地區碉樓建築的集中代表。
碉樓主要是由生活在此的羌族與嘉絨藏族建造。羌族碉樓與嘉絨藏族碉樓分屬兩類不同特點、不同風格,他們各自把碉樓建築融化在本民族文化中,不斷傳承、發展着。
丹巴縣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的邛山土司官寨
茂縣中國古羌城
碉樓建築體現了當地傳統建築的技術水平,是研究這裡村寨文化和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是不可多得的“ 活化石” 。
川西典型古碉羣景觀分佈圖(新維地景提供)
“在一山彎的斜坡上,依山臨水,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數十高碉參天,恰似上海浦東工廠之煙囪林,爲金川地一大奇觀。”任乃強先生60多年前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這樣描述丹巴。
兩千多年前,這裡便開始建造碉樓。鼎盛時期,碉樓數量達幾千餘座,被譽爲“千碉之國”。全縣現存古碉數量種類之多、建築之奇,堪稱全國之最,世界罕見。
古碉羣集中在梭坡、中路等鄉,其中以梭坡最多。它們依山就勢,端正筆直,棱角如鋒,以三五個一組相互呼應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這樣獨于山頭的。一般不低於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達50~60米。
古碉、藏寨、田園風光融爲一體
真可謂“神仙居住的地方”!
梭坡鄉是丹巴古碉最密集也是最出名的地區,百餘座碉樓林立,堪稱是碉樓的博物館。古碉以泥土和石磚建造而成,外形美觀,牆體堅實,大多與民居寨樓相依相連,也有單獨築立於平地、山谷之中的,有“千碉之鄉”“東方金字塔”的美譽。
梭坡古碉羣(李忠東 攝)
中路藏寨是丹巴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背靠墨爾多神山,小金川河在山腳蜿蜒而過。藏寨、古碉依山而建,古碉多、古、峻拔雄壯,寧靜的田園與美麗的藏寨碉樓交相輝映,最好地詮釋了這裡地名的意義,中路——人和神仙都眷顧的地方。
古碉近景(李忠東 攝)
甲居,藏語意爲“百戶”,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散居着近200餘戶嘉絨藏族的村寨,是嘉絨藏族最集中的地方,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爲“中國最美的地方”。村寨與山谷、溪流、雪峰,呈現出一幅田園牧歌式的話畫卷。
藏寨掩映綠樹叢中
汶川縣現存古羌碉十幾座,主要分佈在羌族聚居的威州、綿虒、灞州鎮等地。羌族匠人不繪圖、不弔線,亦不用柱架支撐,全憑日積月累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藝來壘建,建築工藝讓人驚歎,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威州鎮布瓦村布瓦山上的黃泥碉羣。
布瓦黃土碉羣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川西高原藏羌傳統軍事防禦碉的主要形式,被譽爲“中國最後的黃泥土碉羣”。
據汶川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統計,早期的布瓦碉羣有碉樓48座,歷經歲月變遷,現僅存3座,分佈在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的布瓦寨四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布瓦黃泥碉羣受到一定程度的毀壞,但主體結構尚在。
最早叫“鳳凰寨”,坐落在海拔約1970米的岷江河谷,是迄今爲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黃泥羌寨,也是唯一沒有碉樓的羌寨,被稱爲“雲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遺都”。
整個村寨幾乎一體,建築之初出於對外戰爭防禦,形成了家家相連、戶戶相通的上、中、下三層立體交織的軍事堡壘。和一般羌區的石頭碉房不同,蘿蔔寨的房子都用山頂的黃泥和木材建成。
媱坪羌寨位於理縣,始建於公元前111年,佔地約4公頃其迷宮式的建築藝術,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尚有人居住的碉樓與民居融爲一體的建築羣,被中外學者譽爲“羌族建築藝術活化石”“神性的東方古堡”。
羌寨東西長310米,南北長260米,目前有建築三百餘座,碉樓兩座。羌寨以古堡爲中心築成了放射狀的8個出口,出口連着甬道構成路網,本寨人進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宮。寨房相連相通,外牆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構,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保留了遠古羌人居“穹廬”的習慣。神奇的路網、水網、房頂,組成了羌寨內地上、地下、空中三種立體交叉的道路網絡和防禦系統,十分獨特。
羌寨道路系統(銀福忠 攝)
馬爾邦碉位於金川縣南部45公里的馬奈鎮八腳塘村和曾達鄉交界處的曾達鄉金川河兩岸,迄今已有300年的歷史,碉高51.2米、底邊長5米,石牆厚0.95米,爲千碉之最高者,砌築工整、考究,可謂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明珠”,素有“中國碉王”之稱。
碉爲石木結構,平面呈方形,整體由下往上漸內收呈方錐形建築。碉內底層一般用於戰時儲藏糧食、物資,二層以上牆體上佈滿瞭望射擊孔,加之牆體堅固厚實,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形成極好的防禦工事。碉王下面還有一些小碉樓,是據守丹巴通往金川的咽喉要塞。
讓我們走進古碉,去看古人留下的精美技藝。
聽它們講述,千年間的漫長往事。
關注公衆號,收看更多有趣內容
本文系“四川省文化和旅遊普查”特色資源系列之一
由“四川文旅廳”、“四川再發現”公衆號授權轉發
內容由新維地景提供
文字丨汪文婷
編輯 | 汪文婷 李馨宇
部分圖片由市(區)縣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