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生物收到併購邀約,被收購將成Biotech體面退出路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儘管已經是創新藥企“出海”主力軍且躋身創新藥企第一梯隊,但傳奇生物似乎還是擺脫不了被收購的命運。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傳奇生物收到併購邀約,並聘請投資銀行Centerview Partners幫助其董事會審查收購要約和其他選擇。根據公開信息,傳奇生物聘請的投資銀行Centerview Partners,也是阿斯利康12億美元收購亙喜生物的背後撮合者。2023年,Centerview Partners參與了大多數10億美元及以上的生物醫藥領域併購交易。若傳奇生物該交易順利進行,或將創下國內Biotech最大併購紀錄。

對於此次併購邀約的消息真實性及進展問題,傳奇生物方面相關人士迴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目前未有更多消息,無法迴應,有進一步消息會同步公開。

但這並不影響市場對於該收購案的關注,這也是由於傳奇生物手握“中國首個獲美國FDA批准的細胞治療產品”。財報數據顯示,國產CAR-T細胞療法產品西達基奧侖賽(商品名Carvykti)於2022年收穫的銷售額爲1.34億美元,2023年,銷售額達5億美元,同比增長273%。2024年第一季度,Carvykti銷售額爲1.57億美元。基於此,強生預測,該藥物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美元。傳奇生物也認爲,手握這款藥物,業績預計在2026年實現盈利。

在預期向好階段,此時傳出併購消息,難道CAR-T不香了?對此,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最近一年來,我們看到很多高速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頭部Biotech企業已經可以在國際市場上與MNC(跨國藥企)競技,同時也看到仍有很多缺乏產品力和優勢的企業。被收購對於很多企業而言也是很好的選擇。“市場一定會催生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模式,但前提是企業在某一方面的價值被市場、潛在投資人或客戶所認可。”

CAR-T市場競爭焦灼

被關注的傳奇生物手握着重磅“網紅”藥物CAR-T,而目前這一賽道的競爭着實有些白熱化。

在CAR-T療法的開發上,美國作爲先驅,擁有包括吉利德、巨諾在內全球CAR-T第一梯隊公司,而BlueBird、Celgene等公司也在積極佈局自家的CAR-T市場。同時,製藥行業巨頭如禮來、強生、默克等知名藥企也紛紛通過投資介入CAR-T領域。

據智慧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在CAR-T細胞免疫療法領域的專利申請目前約有2.1萬件。其中,美國在CAR-T細胞療法領域處於技術領先地位,中國則以明顯領先於歐洲和日本的優勢緊跟美國,由此也不難看出,中國CAR-T市場競爭已經白熱化。

2017年12月,楊森與傳奇生物達成一項許可協議,傳奇授予楊森在全球共同開發和推廣cilta-cel權利。cilta-cel於2018年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首個CAR-T臨牀試驗申請(IND)批件,並於同年獲得美國FDA的IND批准,隨後獲得FDA突破性療法和孤兒藥認定,於2019年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優先藥物認定(PRIME)資格及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2020年8月又獲中國首個“突破性療法”資格認證。2022年12月,傳奇生物在國內提交的cilta-cel新藥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上述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自2017年全球首款CAR-T上市以來,國內外CAR-T生產工藝已經非常成熟。全球範圍來看,目前CAR-T靶點還是相對固定和有限,有待於進一步的技術突破。從數據統計上來看,目前獲批上市產品的臨牀藥效並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因此更考驗各家的成本控制能力。生產工藝方法的選擇可以有效控制生產成本,比如使用自動化封閉的一次性生產儀器和耗材就可以有效地降本增效。

“目前選擇CAR-T的患者主要是滿足這三個條件:自己的病症適合接受CAR-T療法;接受過傳統治療方法無效;經濟能力可以支持。”上述分析師認爲,企業層面的降本增效對於推動可及性非常關鍵,這包括工藝、生產儀器和耗材的選擇。未來隨着市場需求的擴大,如果生產還停留在人工操作,一方面對於技術的熟練程度要求非常高,對產能是一種挑戰;另一方面也不利於降低生產成本。因此,使用自動化封閉的生產系統已經成爲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CAR-T佈局層面,想要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將適應症範圍推向前線治療是重要策略。今年4月,傳奇生物宣佈Carvykti在美國獲批用於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二線治療;去年6月,復星凱特奕凱達®二線適應症正式上市,用於治療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後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

除了Carvykti,傳奇生物的管線中有多款在研CAR-T療法,用於血液瘤、實體瘤及其它疑難疾病的治療等。

被收購成最佳歸宿?

從管線層面來看,傳奇生物主要押寶細胞治療,但想要應對當前的市場週期,不得不說,存在一定的風險。

近兩年,中國創新藥企的“出海”成績單令人刮目相看,本土創新能力的提升正在逐漸得到海外市場認可。但也有聲音認爲,有些併購交易實屬無奈之舉,且動輒數十億美元的交易總金額中,落袋爲安的首付款比例相對較低。

“從需求端看,未來五年跨國藥企將面臨專利懸崖,急需在專利保護期內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技術護城河完成交接,於是開啓了全球掃貨模式。國內藥企也存在轉型壓力,面對不斷稀釋的利潤,也需要通過收購完成技術、人才甚至產品的積累。”上述分析師認爲,從供給側來講,近年來藥企前段研究能力、臨牀開發效率和管線市場價值都有了質的飛躍,中國迅速站在全球創新藥第二梯隊的前排,對全球生物醫藥的影響力逐漸顯現。與此同時,收購成爲生物醫藥公司緩解現金流壓力、資本退出的選擇,更多的企業開始認真考慮這一選項。

“所以,這一現象未嘗不是一件具有積極意義的事情,藉此改變此前中國市場投資退出路徑比較單一的局面,將使中國的生物醫藥生態更加趨於成熟和完善。”該分析師說。

2023年12月,阿斯利康宣佈將以總價12億美元收購亙喜生物,是首個MNC收購國內Biotech的事件。隨後,今年1月諾華製藥宣佈收購信瑞諾醫藥,以及此次Nuvation Bio收購葆元醫藥……種種跡象不難看出,中國明星Biotech被收購已經逐漸演變成常態。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跨國藥企收購Biotech已然是一套成熟運行的商業模式,資本寒潮中,資金鍊充裕的跨國藥企更是屢屢出手。在與自身發展戰略契合的基礎上,跨國藥企精細評估Biotech的管線資產以及創新價值之後,收購目標企業從而完善產業佈局。對於Biotech來說,在目前行業環境下被MNC收購,可以說是突圍生存困境的新選擇。跨國藥企具備成熟的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經驗,後續Biotech可以藉助跨國藥企的資源去繼續推進優化項目的開發和運營工作。

當下出現跨國藥企對中國創新藥企的收購主要是基於市場環境以及跨國藥企的戰略重點調整。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過去的12個月,收購、BD合作案不斷加速,而在2023年共有39箇中國本土創新產品授權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交易。這個數量的增加是積極的信號,反映了中國本土創新的速度和臨牀價值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並且得到跨國藥企更多的認可。

也有藥企高管認爲,雖然當下國內Biotech走向整合併購的數量上升,但短期內不會成爲主流趨勢。未來,或許有更多跨國藥企收購Biotech事件發生,手握優質資產的中國Biotech將看到更多行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