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經典《忍經》:精選7個經典名句,生氣時讀一讀,心平氣和!
《忍經》是一本教你忍的書,但是,這本書的忍,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它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勸世書。
這部《忍經》大約成書在七百年前,作者是杭州人吳亮,彙集了歷代名人有關“忍”的言論,還有歷史上隱忍謙讓、忠厚寬恕的人物事例,彙編而成《忍經》一書,共計156條。
四年後,一個名叫許名奎的人,跟吳亮的想法不謀而合,著成了《勸忍百箴》,內容包括忠孝仁義、喜怒好惡、名譽權勢等多個方面。
這書,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比如說,你在氣頭上上的時候,念幾句忍經名句,有可能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比如說,遭受羞辱的時候,念幾句忍經名句,你或許可以忍得一時氣,成就百年身。
歷史上關於忍的經典名句太多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忍過事堪喜,有容德乃大,忍辱負重等等。
杜牧的《題烏江亭》說:“勝負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遇事不要慌,更要忍一忍,看清趨勢,看清事態,更容易做對選擇,它不是純粹的忍,更是一種處世的哲學和智慧。
一個“忍”字,竟然可以成論,成書,成學問。
忍亦是有門道的,有區別,有境界,有場景的,精選幾句名言,分享給大家。
01
【原文】
《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譯文】
《左傳·宣公十五年》載,諺語說:“所謂高下,應當放在心中,河流和沼澤容納着污泥,叢山和草叢中藏着禍患,美玉隱匿着瑕疵,君王忍受一些恥辱,這是自然規律。”
人的內心,應該像山川、美玉一樣,接受不完美。
02
【原文】
《昭公元年》:“魯以相忍爲國也。”
【譯文】
《左傳·昭公元年》:“魯國以相互忍讓來治理國家。”
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自然事少心情好。
03
【原文】
《左傳》:“一慚不忍,而終身慚乎?”
【譯文】
《左傳》:“不願忍受一次羞辱,而使自己慚愧一輩子嗎?”
不要因爲一時衝動,而做出悔恨終生的事。
04
【原文】
《書》有起羞之戒,《詩》有出言之悔。
【譯文】
《尚書》中說:言語如果不合禮儀,就會招來羞辱;《詩經》上說:一時說話不當,就會造成悔恨。
話出口之前,多想想,注意禮儀,注意留德,避免帶來煩惱。
05
【原文】
貧而能安,斯爲君子。
【譯文】
在清貧的生活中還能心安,這樣的人才是君子,君子不因爲錢財的多少而憂慮。
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有所忍,方能有所爲。
06
【原文】
不平則鳴,物之長性。達人大觀,與物不競。
【譯文】
路見不平,仗義執言,這是人的本性。豁達之人,卻是與世無爭的。
07
【原文】
凡人語及其所不平,則氣必動,色必變,辭必厲。
【譯文】
人們說到心有不平的事,必然會動怒、面色難看、言辭刻薄。
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非常容易說錯話,出口傷人,繼而得罪人,最終傷己,因此要三思而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