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蟲、跳蚤怎麼分?皮膚科醫揭最大差別 最怕患者被咬後做1事

皮膚科醫師指出,兩者最大差別是臭蟲以人類爲宿主,但跳蚤不以人類爲宿主,不會在人體久留;圖爲臭蟲外觀。圖/取自環境部官網。

在巴黎、南韓爆發臭蟲疫情後,臺灣萬華某旅館也傳出臭蟲入侵。臭蟲俗稱牀蝨,若非專家,一般民衆難將其與常見的跳蚤分別。皮膚科醫師指出,兩者最大差別是臭蟲以人類爲宿主,但跳蚤不以人類爲宿主,不會在人體久留。

臺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表示,跳蚤與臭蟲最大的差別,是臭蟲以人類爲宿主,但跳蚤以貓、狗寵物爲宿主。臭蟲容易在牀上現蹤,民衆睡覺時沒穿睡衣的身體部位,容易遭到叮咬,且被叮咬後不會輕易離開;跳蚤在貓狗身上產卵,若掉到地上、孵出成蟲,飼主路過時就會被叮咬,患部多位於下肢處。

黃毓惠說,防治跳蚤主要方式是請獸醫爲家中毛小孩施用除蚤藥物。至於搔癢程度,臭蟲叮咬的患部,與跳蚤叮咬類似,也與個人體質有關,若產生過敏反應,狀況就會較爲嚴重。

因人類並非跳蚤宿主,故跳蚤與臭蟲不同,不會在人體久留,黃毓惠說,「當跳蚤發現你不是貓狗,就會自己離開」。一般而言,被跳蚤叮咬後不必特別治療,除非病人難以接受,再到皮膚科擦藥即可。

臭蟲遭叮咬則需要及時就醫。黃毓惠說,臭蟲咬並非不治之症,使用抗組織胺或外用類固醇都能改善,最怕患者忍不住癢,用力一抓,傷口被抓破後,非常容易感染,免疫力不佳的民衆,傷口可能因此潰爛。仍建議先就醫,由醫師協助判斷,給予正確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