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激發民族文化產品新活力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鍾思敏

“三月三”前夕,在廣西崇左市龍州縣的天琴壯寨,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龍壯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素英在景區的攤位前駐足着不少外地遊客諮詢、購買。攤位上,色彩鮮明、圖案精美的壯錦元素手工藝品,是李素英創新研發的新產品。從今年“南北雙向奔赴”以來,天琴壯寨的“出圈”給李素英帶來了不少線上線下的流量。“我們想將非遺元素與大衆消費需求、時尚創意等有機結合,爲非遺文創產品及其衍生品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近年來,崇左市多措並舉深入挖掘左江花山岩畫、壯族天琴藝術、壯錦、特色民俗節慶等邊關文化內涵,開發一批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的文化旅遊產品,不斷激發民族文化產品新活力,推動“大流量”轉化爲“大銷量”。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市場需求加大新產品研發,做出更多有龍州壯錦特色的文創產品,希望通過壯錦吸引更多人來到崇左,更加深入瞭解崇左的民俗文化。”李素英說。

“這個壺造型精美,採用的是我們花山的小紅人元素......”在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裡,“陳智勇陶藝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陳智勇正進行一場網絡直播,向觀衆講述陶器茶壺的設計理念,展示壺身設計細節,造型優美、風格獨特的花山鼓壺、天琴壺以及銅鼓壺大受歡迎。近年來,陳智勇持續創新將民族元素、當地特色與陶藝文化結合,不斷豐富產品品類,使古老的文化重新煥發光彩。

近年來,崇左市加快文旅產業鏈佈局,充分挖掘壯族特色文化元素,不斷推進民族文化產業發展,通過搭建創意設計平臺,打造國防教育、非遺研學、生態研學等精品文旅線路,實現從“雲上旅遊”到“線下體驗”的轉化,讓富有文化內涵、地方特色的原創文化創意產品融入大衆生活,打響崇左市文化旅遊品牌,推動邊境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