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美國星艦回收成功全網歌頌,國產朱雀卻無人問津

美國星艦成功回收

2012年,Space 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就提出了星艦的概念,當時它被稱爲“火星殖民運輸系統”,是一個宏大的設想,目標是打造能夠將人類送往火星的運輸工具。

2016年,馬斯克在一次國際空間技術活動上公佈了 SpaceX 最強大火箭的原型設計,預告時稱之爲“火星殖民運輸系統”,後該公司將其稱爲“星際空間運輸系統”。

馬斯克公佈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星艦原型 Mk1,但在第一次液氮壓力測試中,Mk1 爆炸,之後的飛船在測試中又爆炸了幾艘。

因此,人們對於他“鋼鐵俠”的稱號,也逐漸失去了一定的信心,覺得他就是在“吹牛”,但是在2021年,Sn15 終於成功着陸,首次展示了星艦可以毫髮無損地降落在着陸臺上。

2023年4月,艦首次與超重型火箭合體試飛,火箭成功起飛,但助推器最終無法與飛船分離,導致火箭失去控制,在空中解體爆炸。

之後又進行了3次試驗,只有在第四次的時候試飛取得成功,但是飛船還是落入到了印度洋中,不過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4年10月13日20 點 25 分,SpaceX 星艦進行了第 5 次試飛,此次發射中,超級重型一級助推器 B12 回收成功。

並且史上首次使用外號“筷子”的發射塔臂將其接住,星艦飛船也順利降落,這是 SpaceX 在星艦回收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標誌着星艦項目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這次的成功被全網歌頌,一方面,馬斯克作爲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和創新者,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他的個人魅力和對未來的宏偉願景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和追捧。

另一方面,國際媒體的廣泛宣傳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星艦的成就,將其視爲人類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進一步擴大了其影響力。

可是,國產的“朱雀”飛船也成功實現了回收,爲什麼朱雀卻無人問津呢?

國產朱雀無人問津

2024年9月11日,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VTVL-1可重複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

朱雀的研發歷程同樣充滿了挑戰和艱辛,中國航天人憑藉着紮實的技術功底和勇於創新的精神,投入到朱雀的研發工作中。

從零部件的製造到總裝測試,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着無數人的心血,在研發過程中,朱雀團隊面臨着技術難題、資金壓力和時間緊迫等諸多挑戰。

但他們不畏艱難,迎難而上,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創新,逐步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使朱雀從無到有,不斷髮展壯大。

取名“朱雀”是因爲,朱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朱雀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四象之一,代表着南方和火,象徵着熱情、活力和勇敢。

朱雀這個名字賦予了航天器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價值,也讓人們對中國航天事業充滿了期待。

但是,與星艦的全網歌頌相比,國產朱雀卻顯得無人問津,這其中是存在着一些誤解和被忽視的原因。

國內航天宣傳的力度相對不足,與國際媒體對星艦的廣泛報道相比,國產宣傳渠道和方式相對有限,導致其知名度和影響力較低。

其次,公衆對國產航天技術的認知水平還有待提高,一些人可能對國內航天成就缺乏瞭解,或者存在偏見,認爲國外的技術一定比國內的先進。

那麼初期之外,還存在着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關注度差異的原因

SpaceX 星艦作爲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項目,自然成爲了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國際媒體的廣泛報道和宣傳,使星艦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擴大。

相比之下,國產朱雀在國際媒體上的曝光度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關注度。

這就會導致兩者相比之下,就會有更多的人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使星艦的話題迅速擴散,而國產朱雀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相對較低,這也導致了其關注度的不足。

此外,公衆對航天技術的認知水平也是影響關注度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些公衆對航天技術的瞭解有限,往往只關注那些具有高知名度的項目。

同時,一些人可能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認爲國外的技術一定比國內的先進,從而對國產朱雀等項目缺乏關注和支持。

因爲,在歷史上,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經濟等方面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這種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認知和價值觀。

一些人可能認爲國外的技術更加先進,產品更加優質,從而對國內的成就缺乏關注和認可。

所以,要提高公衆對航天技術的認知水平,增強對國產航天的信心和自豪感,是提高朱雀關注度的重要途徑。

然而,我們不能將關注度差異簡單地歸結爲崇洋媚外,在全球化的時代,人們對國外先進技術的關注和學習是正常的,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應該忽視國內的成就。

我們應該以更加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國內外航天成就,避免片面比較和盲目崇拜。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看待國內外航天的成就呢?

正確看待國內外航天成就

國內外航天成就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SpaceX 星艦的成功回收確實令人欽佩,但中國航天事業也在不斷髮展和進步。

中國在航天領域擁有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創新成果,如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嫦娥工程、北斗導航系統等。

這些成就不僅爲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爲人類探索太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國內外航天成就,避免片面比較和盲目崇拜。

同時,還要提倡增強對國產航天的信心和自豪感,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們應該爲這些成就感到自豪和驕傲,增強對國產航天的信心,這也是中國航天人在艱苦的條件下,憑藉着頑強的毅力和創新精神,不斷攻克技術難題,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的結果。

我們應該相信國內航天技術的實力和潛力,積極支持國產航天項目的發展,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國產航天技術的宣傳和科普,提高公衆對國內航天成就的認知度和認同感。

這就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應該共同努力,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宣傳國產航天技術的成就和價值,加強與公衆的互動和交流,提高航天成就的傳播效果。

結語

我們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國內外航天成就,避免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國航天事業在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應該爲這些成就感到自豪和驕傲。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