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兒10年增8成 國健署推6次免費評估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佈「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2023年疑似發展遲緩兒童的通報數增至3萬4781人,較10年前成長8成。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老一輩常認爲「大雞慢啼」,而輕忽孩子發展錯失治療良機,但大腦發展的黃金高峰期約落在0至3歲,此時神經系統可塑性大,及早診斷並接受早期療育,對日後發展是重要關鍵。
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歐良修表示,衛福部統計發展遲緩兒增加原因主要和家長、醫師端均提高敏感度增加通報有關,並非真的現代小孩發展遲緩增加。不過,他也觀察,現在小孩生少,不像過去有哥哥姊姊可以比較幾歲會走、會講話。只生一胎,少了比較導致難察覺,因此常靠幼兒園較有經驗的老師是察覺異狀,或是接種疫苗時,在小兒科醫師提醒下,纔有機會讓醫療介入。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爲提供疑似多重發展遲緩兒童整合性發展評估服務,國健署2024年度編列2.33億元,較2022年0.6億元成長近4倍,除了補助75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外,再擴大補助全國10家兒童發展聯評重點中心。
歐良修表示,全臺超過8成、約5000多名小兒科醫師投入「兒童發展篩檢」計劃,目前醫師正受訓中,自今年7月開始,在現有7次兒童預防保健補助之外,將新增6次醫師評估服務,提供0~7歲兒童完整發展評估,包括神經學例如能否雙腳離地跳、單腳跳、能擺好幾個積木、降落傘反射等,每次每名幼兒約20分鐘,家長在帶孩子接種疫苗時,可主動詢問兒科醫師。
至於如何及早發現兒童發展遲緩?歐良修建議 新手父母可先了解一下兒童手冊的內容,比對不同年紀對應的能力、按時打預防針,並和醫師討論一下小朋友目前的發展狀況,只要及早發現接受早療就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