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雄將狂草融入抽象畫

陳正雄,《花語》系列二,2017年,壓克力彩、紙,77 x 57 cm。圖片提供陳正雄

陳正雄,《窗》系列十九,2012年,複合媒材、畫布,112 x 192 cm。圖片提供陳正雄

目前臺灣藝術家中唯一拿到Fullbright Grand獎學金,前往美國智庫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擔任文化及傳播研究所駐校藝術家的,就是國際抽象畫大師陳正雄,該中心併爲其舉辦生平第一次回顧展。

回想起1988年的那段經歷,陳正雄仍是充滿興奮,這是對一位專職藝術家在學術及藝術地位上的肯定與認同。美國藝術界爲何沒有邀請諸多長駐歐美的旅外臺灣藝術家,卻反而對他特別青睞呢?從語言能力、能否融入國外藝術圈及作品是否創新、求變或可一窺端倪。

臺灣美術史專家,成大歷史系教授蕭瓊瑞曾於兩岸當代藝術研討會中,以《趙無極、朱德羣、陳正雄,華人抒情抽象畫三大家》爲題的論文中,剖析東方抒情抽象的這三位代表性人物。他認爲,若從美學類型來詮釋,朱德羣是酣暢的,屬淋漓灑脫;趙無極是悲壯的,屬剛健雄爲;陳正雄則是愉悅的,風格豐富多變化,他們三人都各自創造了自我藝術無可取代的獨特本質。但在趙無極、朱德羣相繼離世後,現已八旬高齡的陳正雄仍不斷突破自我,用華麗、熱情、獨特的抽象筆觸,持續燃燒其旺盛的創作生命力。

用藝術把臺灣帶出去

參展巴黎「五月沙龍」是陳正雄繪畫生涯重大的轉折。美國藝術史家,也是「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藝術總監的哈佛大學史派克博士在華人藝術家當中,僅對陳正雄寫過專文評論。他認爲,陳正雄的新作持續注入他對和諧、抽象與傳統的終身追求,並且融合理想與自然兩種看似對立的概念。就是這樣的特殊風格,讓他在1999及2001年連續兩度榮獲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的「終身藝術成就獎」與「偉大的羅倫佐金章」。

享譽國際的知名英國藝術史家蘇利文博士在陳正雄2009年紐約大型個展時曾說,從他所發表的論着以及令人信服的的解說來看,其畫作背後顯然有其意涵,只是其意涵系當其揮動彩筆時方纔涌現。從這些著名大藝評家的評論中,不難看出陳正雄在國際藝壇享有的地位及傑出成就。而他與許多國際級大畫家及藝評家們也私交甚篤,例如︰山姆.法蘭西、阿雷辛斯基、卡爾.阿貝爾、皮爾.雷斯塔尼、羅伯特.馬塔、池田滿壽夫……等人。

通曉英日語的陳正雄曾說,我和他們交談時其實是在「解讀他們的大腦」,我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創作理念是如何形成?其次,是透過交流讓世界看到臺灣,用藝術把臺灣帶出去。這一直是他念茲在茲、且身體力行的重要目標。將繪畫當做唯一職志的他,深刻體會到藝術家生活的艱難與舞臺的缺乏。於是自1990年中期開始,陳正雄運用他豐沛的人脈多次舉薦臺灣年輕一代抽象藝術工作者,參加巴黎艾菲爾布朗麗展覽空間舉辦的「今日大師與新秀展」,拓展他們在國際藝壇曝光的機會。

融合是他抽象畫的本源

問陳正雄大師他的抽象觀爲何?他毫不保留地說,取精用宏與「融合」(Fusion),是他抽象畫的本源。去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展出私人收藏最大規模的「臺灣原住民文物展」,這批文物的擁有者就是陳正雄。原住民的用色大膽且豐沛,陳正雄深深感受到其強烈的原始生命力,讓他創造出結合原始藝術與西方抽象概念的獨特作品。尤有甚者,陳正雄更將東方元素-唐朝的狂草融入其抽象畫中,迸射出東西融合的絢爛火花。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理論家邵大箴教授曾評論,陳正雄既穩定的追求藝術本質,又始終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繼而不斷顛覆自己、不斷革新自己的藝術語言。2014年,陳正雄受邀在臺北美術館及上海中華藝術宮這兩座代表性的藝術殿堂舉辦大型回顧展。今年3月底,陳正雄將在國父紀念館受邀展出,我們將有幸能欣賞「華人抽象繪畫三大家」中令人目眩神馳,最自由、最純粹的藝術表現作品。

藝術典藏圈【快來加入粉絲團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