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歸來:沉入時光的漩渦,聽見美的回聲
《聲希》 《天梯》
◎水晶
近日,藝術家沈偉的代表作《天梯》與《聲希》經過復排,在上海等五個城市進行了巡演。這距離兩部作品聲名鵲起已經過去了20多年。
語彙獨特
分別於1999年和2000年誕生的《天梯》與《聲希》,作爲沈偉的成名作,奠定了他的舞蹈風格,也助他躋身當代世界主流藝術家之列。他的舞團曾五次受邀參加林肯中心國際藝術節,並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駐場演出長達五年,更在40多個國家的150多個城市留下巡演的足跡;他本人先後榮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和有舞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尼金斯基獎”等國際大獎。
而“沈偉”這個名字被中國廣大公衆所認知是在2008年,他受邀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策劃和《畫卷》篇編導。
在過去的25年裡,中外舞臺上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新鮮事,中國舞劇市場更是高歌猛進,近年來已經有大量熱門劇目登場。而質感神秘、緩慢甚至有點壓抑的《天梯》與《聲希》,還能“打”在當下中國觀衆的審美上嗎?我抱着些許懷疑與憂慮走進劇場,又如釋重負地離開,思緒長久地沉浮於沈偉作爲視覺藝術家所營造的舞臺畫面中,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不得不承認,沈偉沒有辜負“21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編舞家之一”的榮耀。事實上,他的編舞手法有一種超越同時代編舞家的獨特語彙和質感——即便是在16個人同臺且動作看上去非常相似的場景之中,每個舞者也都各自呈現出獨有的姿態和韻律。也就是說,當他們共同舞動時,觀者看到的彷彿是一段樹枝上的16片葉子,或是一股波浪推起來的16朵浪花——他們既相似又不完全相同,他們獨立存在又融爲一體,而且此起彼伏、綿延無盡,如同鮮活的自然界切片,在舞臺上有機地生長、呼吸。
沉默轟鳴
從專業角度來說,與那些更像集體舞的“齊刷刷”相比,這種舞臺畫面的設計與呈現可太難了。它既要求編導的整體性塑形構造與細節巧思,又要求每一個舞者的高度自覺與流動中的相互呼應。也恰恰是這種水乳交融的肢體運行,使得《聲希》中的一個個畫面,如一潭波瀾起伏的活水,與身後巨幅的八大山人水墨“魚”交相輝映。再之後,舞者又幻化成紅色錦鯉般的生物,迴旋遊蕩,望向水面的光。
這種非同尋常的“自然感”和“有機感”,是沈偉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特質。其流動的氣韻,也常常引發觀者的心流——意識像是已經脫離身體,被吸到臺上去了,與舞者們一起舞動與遊走,感受着他們的滄桑與愛怨。
在《天梯》中,每個舞者都是人間劇場裡的一個獨特生命個體,辛勤而機械地奔波的、相伴相惜的、獨自行走的、被愛的、被拋棄的、永世輪迴而不得其終的……這些緩慢行走的雕塑般的形象,最終匯聚成一股漸漸消逝的人潮,在漸暗、漸暗、漸暗,最終暗到要看不見的光中,慢慢地離開,然後又順着天梯滑下來。
這近乎沉默的轟鳴啊!簡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極佳的表意。
這兩部作品沒有所謂的故事線,也談不上香豔或活潑,反而投射出一種冷感和節制,連高潮都是如前所述那樣在極黯淡的光線下以極沉默的方式去完成的。這對於當下中國觀衆的審美趣味來說,其實是需要適應的。這種舞蹈語彙,是反熱烈和反世俗語境的,就像八大山人畫中那些常常翻着白眼的鳥和魚一樣,並不想討好觀衆,兀自獨立。
被美包裹
但這種並不刻意討好的立意,卻又小心翼翼地被一層又一層的美包裹着,其精細與幽微,讓人無法忽視它們的存在。比如舞者身上的衣裙——我在後臺近距離看到《天梯》中那些藍底白色褶皺花紋的裹裙,那種精緻到與高定相當的手工,一方面會幫助舞者建立信念感,另一方面在舞臺的燈光之下,確實會呈現出非常複雜和優雅的肌理感。《聲希》中的紅裙,有着如玫瑰花瓣與絲絨般的色彩與質感,選材經過了多次挑選和重置。還有那幅被放大到與舞臺臺口同寬同高的巨幅八大山人“魚”的佈景,放棄了高精度噴繪,而是請老畫師專門繪製的。
藝術的呈現固然可以用很多錢堆出來,但光有錢和資源並不行,還需要用大量的心力和創造力去一點點地開鑿、雕刻、修改甚至重塑。這當中最重要的參與者,就是時間了。用漫長的工作時間去塑造一件藝術品,又用這件藝術品在劇場裡換取觀衆生命中的那一個半小時;這些觀衆再帶着這一個半小時裡收穫的信息、體驗和感受走出劇場,他們一定又在自我的生命中疊加了一些不曾有過的東西。
從開演時便從右臺口垂下的那盞流沙燈,在《聲希》中像鐘擺一樣晃動起來。它彷彿宇宙的鐘擺,自有其節律,在亙古長夜中搖擺、生息。我們可以於黑洞般的陰沉中聽到它的呼吸,又像是嘆息。舞臺上的舞者們則如同微渺的塵埃,在奮力舞動。最後,舞者們漸行漸遠的身影,如靈魂踏上生命的旅途,路漫漫,身影慢慢。
在時光的漩渦裡,美的回聲,在長久地迴響。
劇照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