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義談「海馬迴光畫館」:從攝影教學出發,藝術家造夢與交工的所在

我跟這個空間的結緣,是在成功大學攝影社的演講上認識了李旭彬。這位「學院」出身的影像工作者,2004年從舊金山回到臺灣,從大地工程跨域到攝影藝術,擁有着紮實的暗房工藝技術。他選擇回到臺灣,是因爲對於沒有攝影科系的家鄉,有一份必須挺身奉獻所學的念想。海馬迴光畫館(以下簡稱海馬迴)在2009年的兒童節於臺南東豐路上創立,空間主要是教學場域與暗房工作室,另有小小的展示空間。後來舉辦了越來越多展覽與座談,於是2010年11月搬遷至臺南成功路的現址;二樓與三樓是展覽空間,四樓則是暗房工作室與教學空間。從小海馬變成大海馬,藝術實踐場域的變身,也意味着李旭彬在滾動更大的藝術想像。

位於臺南中西區的海馬迴,二三樓爲展覽空間,四樓是暗房工作室與教學空間。圖爲七月展出的尹子潔個展。

海馬迴以攝影教學爲出發點成立空間,並由由學成的學生組成「松果體操隊」持續教授黑白攝影、暗房、攝影創作理論等課程。

2011年暑假由蘇育賢策畫的「小動物主體」聯展,是海馬迴首次有了當代藝術的展覽。展覽源自於李旭彬與蘇育賢原是十多年來互不相識的鄰居,後來卻常在海馬迴樓梯間抽菸聊很多藝術想法。因爲單靠一己之力很難實踐這些想法,大家互相幫忙的風氣很快在海馬迴凝聚起來——我來幫藝術家拍照,李旭彬沖洗底片與照片,甚至到拍片現場當燈光師或是收音師,於是交工(換工)的模式就這樣在海馬迴自然發生。當2014年蘇育賢拿到臺新藝術獎時,海馬迴的大夥都像是自己得獎一樣爽快。

有了當代藝術的介入,在研究與整理前輩攝影家的工作上也擴大了藝術視野。2014年海馬迴推出林柏樑的「私人備忘」與2015年王有邦的「生命與靈魂,回家的路」,這兩個展覽的成功,讓海馬迴團隊展現調查研究的能力,也纔有日後把展覽帶到藝術機構的合作模式。這時期的海馬迴已經不是李旭彬一人在苦撐,而是有許多年輕藝術家在這裡造夢。2013年由吳尚霖策畫的「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是海馬迴首次與另一個藝術空間「絕對空間」的合作;2014年由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策展人賴依欣(現任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所策畫的「此曾在」聯展,都以「交工」的藝術協力,創造出南臺灣特殊的藝術生態。

2016年臺南中國城拆除,文化局同意臺南藝術家進駐搶救當代文物,在賴依欣的主持下,有藝術家進駐創作,有人收集現成物,有人投身歷史文件爬梳與研究。歷經短短三個月的工作期,在海馬迴舉辦了「臺南中國城」的展覽,同年也受邀到臺北雙年的論壇發表。這些都是跟隨海馬迴長大的這一代藝術人的共有經歷。

2011年海馬迴首檔當代藝術聯展「小動物主體」,由多位藝術家「交工」合力促成。

2013年海馬迴在展期間的一週空檔發起「空間,有空的空」,開放所有創作者帶著作品來布展,並舉辦座談討論對空間的想像。

2016年,陳伯義在「臺南中國城」展覽座談上解說。

海馬迴的教學也沒有因爲展覽工作增加而廢弛,除了常態的月讀展、批鬥大會以及黑白攝影與暗房體驗班等,2018年規劃的「松果體操隊」,即是由出師的學生們如吳傑生、廖雲翔、詹鎮豪、陳世耀與林亮宇等人回來貢獻所學,把技術協力的工作交給更年輕的藝術家來承擔。從2014年李旭彬協助蘇育賢拍攝沖洗花山牆作品,到2024年松果體操隊的吳傑生協助蔡咅璟在「帝國的標本」完成溼版作品的製作,這些反映了一個藝術空間的成功,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

海馬迴行之有年的「月讀展」,邀請藝術家分享其關注的面向與作品。

由松果體操隊主持的「古典攝影工藝課程」。

2020年底,李旭彬正式把空間營運的棒子交給七年級的黃婷玉與吳宗龍來承擔。對於我們這些都已經步入家庭的大叔們,實踐藝術的場域該是由年輕人來告訴我們,他們的藝術是什麼了。

圖片提供:海馬迴光畫館

責任編輯:林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