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先蕙探索人心 贊精神病患很可愛

車先蕙爲新楊梅診所臨牀心理師、中華民國臨牀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車先蕙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新聞告訴我們精神病患很危險,但我發現其實他們很可愛,像幼兒園」。車先蕙是哲學系出身的臨牀心理師,童年時期目睹鄰居因病被關在狗籠,從此埋下她對人的好奇心。學生時期的她,爲追求夢想,瞞着想讓她從商的爸爸,雙主修應用心理系、考上研究所,投入了這項與精神病患爲伍的工作。

車先蕙從小就喜歡偵探小說,熱愛探索人心、瞭解犯罪行爲,當時的她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僅止於「龍發堂」,也曾目睹鄰居被關在狗籠子,每次經過想聊天、打招呼,對方都不說話。大學主修哲學的她,雖覺得很多課都很好,且能探索思想,但她自認學不來,爸爸也希望她修習雙學位,盼她未來賺大錢,從商或當公務員。

然而,出於對人心的好奇,車先蕙努力考上班上前5名,順利取得雙主修資格,又瞞着爸爸選擇了應用心理系,除學會探索人,也達到了自我成長,看到自己生命中的遺憾、匱乏等,後來順利考上研究所,成爲一名臨牀心理師。

出了社會的車先蕙,第一份從事的工作就在慢性療養院,即外界俗稱的「杜鵑窩」。當時新聞常常告訴民衆,精神病患很危險、會殺人、無預警發狂等,她也爲此感到害怕,但進去後才發現病患可愛且和善,也喜歡在一起做活動。

「最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上班時,他們(病患)那種歡迎的感覺」。當時長期未與外界接觸的50、60個病患蜂擁而上,紛紛說道「這是誰呀?」、「新來的?」、「好漂亮喔!」、「你要來和我們在一起嗎?」,她笑着說,那裡就像幼兒園,他們真的好可愛。

車先蕙表示,在沒有社安網的時代,精神疾病侷限在醫療,而社安網的終極目標,是推動全民精神疾病的預防,在民衆還沒生病的時候,進行心理健康促進,比如開課教導如何管理EQ、瞭解自己、建立好的價值觀和行爲等,未來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功能將越來越強大,也許會成爲全國心理衛生的主軸。不過由於相關計劃仍在招兵買馬,人力還未到位,她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誘因,助心理師看到工作的發展性,才能讓社安網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