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競相押注低空經濟:飛行汽車將如何破局前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鞏兆恩 廣州報道

“低空經濟”正以其獨特魅力與無限潛力,成爲經濟領域的一顆新星。

2021年它被正式列入國家規劃,2024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一時間成爲高頻熱詞,備受各界關注。低空經濟爲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融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據權威機構預測,到 2026 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面對低空經濟萬億級新賽道,各大車企紛紛發力,競相佈局飛行汽車,正式切入低空經濟新賽道。

一週之內,三家車企相繼公佈飛行汽車領域的最新進展:12月14日,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在上海公開飛行;12月18日,廣汽集團發佈全新飛行汽車品牌,亮相新產品,構建新出行模式;12月21日,長安汽車宣佈與億航智能合作,佈局飛行汽車應用場景。

車企扎堆跨界“逐空”

廣汽集團在飛行汽車領域動作頻頻。12月18日,廣汽集團發佈全新飛行汽車品牌——GOVY高域,該品牌首款複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也於當日首發亮相。據悉,GOVY AirJet實現了超過200km的航程里程,還支持30分鐘快速補能。未來若搭載廣汽全固態電池,有望將續航里程提升至400km。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廣汽集團的首款飛行汽車,早在去年6月的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首款分體式多旋翼飛行汽車便已發佈併成功首飛。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廣汽將快速推出基於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駕駛技術,和行業領先的端雲一體大模型多模態交互系統,爲立體智慧出行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長安汽車則選擇與億航智能攜手,共同開展飛行汽車相關技術研發。

12月21日,長安汽車宣佈與億航智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圍繞飛行汽車(含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和狹義的陸空兩棲飛行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和運營等項目,佈局飛行汽車應用場景,推動商業化進程。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未來五年將在低空經濟領域投入超過200億元,推動飛行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十年,投入超1000億元努力探索陸海空等立體出行解決方案。

小鵬汽車旗下的小鵬匯天同樣在飛行汽車領域取得顯著進展。

12月14日,小鵬匯天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在上海公開飛行。這款飛行汽車預售單價在200萬元以內,2026年實現量產交付,規劃產能爲年產1萬臺。

此前,10月18日,奇瑞在全球創新大會上對外展示了三體複合翼飛行汽車,之前其已成功首航試飛,飛行距離約80km;10月12日,吉利控股旗下沃飛長空全自研戰略產品 AE200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驗證機完成國內第二次對外公開演示飛行。

低空經濟風口正盛,熱度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車企高調入局,佈局飛行汽車領域。

聚焦低空經濟,開拓萬億級市場

車企積極佈局飛行汽車,背後是對低空經濟巨大潛力的深刻洞察。

低空經濟以低空空域爲依託,以通用航空爲主體,融合先進技術與新興業態,正從傳統航空作業向更廣泛領域拓展,涵蓋空中觀光、物流配送、應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應用場景。

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發展,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例如,廣州全面佈局低空產業發展,出臺《廣州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廣州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文件,提出到2027年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的目標,並積極推進廣州低空數字空域和智聯網建設。

上海國際汽車城也積極推進低空智駕的示範場景落地,上海智能汽車軟件園於 2024 年落地了無人機領域的先導孵化項目,通過提升賦能能力、搭建產學研用平臺、構建創新生態等,吸引低空智駕領域的頂尖人才和優質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低空經濟加速產業化。

據相關機構預測,未來幾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在我國,隨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預計到 2026 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飛行汽車作爲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將在這一發展進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爲車企開闢全新的增長曲線。

據高域品牌創始人蘇慶鵬介紹,廣汽集團計劃在2025年正式啓動飛行汽車產品的適航認證,佈局生產線並開啓預訂,逐步試點並實現"多元站點-地面交通-低空出行"的商業化落地。

面臨雙重挑戰,探索破局之路

儘管飛行汽車前景廣闊,但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

蘇慶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坦言:“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法規和標準的不完善、政策法規的模糊、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如何解決高安全低成本的產品等。”

具體來看,技術層面,飛行汽車需要在動力系統、飛行控制、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實現關鍵突破。例如,如何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飛行汽車的續航里程與載重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外,飛行汽車還需要適應複雜多變的氣象條件與地理環境,這對其感知、避障等智能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

生態層面,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與政策法規支持。目前,我國低空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缺乏足夠的起降場地與配套服務設施。同時,針對飛行汽車的適航標準、飛行管理等政策法規尚不完善,制約了飛行汽車的商業化應用進程。

面對這些挑戰,車企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不斷優化飛行汽車的性能與安全性;另一方面,共同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助力構建健康可持續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進一步補充道:“目前我們還有很多沒有克服的技術難題,比如電池的能量密度、如何做到出行便捷性和低能耗的結合等”。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廣汽集團正在進行原始創新或集成式創新,將航空業的空氣動力學技術應用於飛行汽車上,以降低能耗並提高續航能力。同時,廣汽集團正在研發下一代的電池技術,其能量密度將是現在電池技術的一倍。“到那一天,我相信大灣區將可以全面覆蓋飛行汽車的生態應用。”

車企相繼佈局飛行汽車,是對未來出行方式的大膽探索,也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儘管前方道路充滿挑戰,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飛行汽車有望從概念走向現實,爲人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爲低空經濟注入新活力,開啓全新的低空出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