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議事廳·週報|長三角大模型亟需突破“算力瓶頸”
近年來,大模型技術以其強大的創新驅動力和產業變革潛力,迅速席捲全球科技領域。最新數據顯示,長三角已成爲中國大模型產業的核心區域,吸引了大量大模型相關企業落戶,佔全國同類型企業的比例接近30%。產業規模更是快速增長,突破了800億元大關。區域內,上海、蘇州、無錫和合肥等城市紛紛加快佈局,推動產業鏈的整合與協同創新,協同生態逐步成型。
上海的“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成立一年內吸引了170家企業入駐,形成了“1+5+N”產業體系,推動了產業鏈閉環發展;無錫與百度合作共建創新中心和政務大模型,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蘇州出臺專項方案佈局多類模型賽道;合肥則已聚集2000餘家相關企業,產值超過600億。算力設施建設不斷推進,爲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然而,隨着大模型技術的迅猛發展,算力問題成爲困擾長三角地區企業的突出難題。隨着多模態融合趨勢日益加強,區域內企業的數據量呈現出年均60%的增長,且數據清洗與解析所需的算力每年增長約40%。這一趨勢使得算力短缺問題愈加嚴峻,許多企業因此面臨發展瓶頸。
例如,在醫療領域,杭州的智診科技公司專注於醫療大模型研發,處理的數據量達到數PB級,但公司現有的50TFLOPS算力遠不能滿足模型訓練需求。這導致了關鍵參數優化的延誤,錯失了與多家醫院的合作機會,發展受到了嚴重製約。
在工業領域,蘇州創億興智能製造公司通過大模型優化生產線,但由於算力設備老化,計算速度遠遠跟不上需求。模擬一個生產週期需要進行5000次計算,而現有設備僅能支持1000次計算,導致模擬耗時大幅超出預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電商領域,以美腕及旗下洛氪迅爲例,其直播電商平臺依靠海量的消費數據和複雜的推薦算法,但現有的算力架構無法滿足高峰期的需求,導致每秒交易數據處理量僅爲3萬筆,遠低於平臺的實際需求,造成了消費者流失和轉化率下降,企業損失巨大。
面對算力瓶頸,長三角各地積極採取措施,力圖突破這一制約因素。上海通過政策引導,加速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級數據中心直連網絡可將市內算力聯通率提至80%以上;推動30家數據中心轉型,轉型後算力利用率平均提高35%;發放“算力券”吸引50多家企業接入,平臺算力儲備增長40%。
安徽省合肥市通過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算力集羣項目提供3000p級算力,填補區域40%的算力缺口,可滿足200家企業日常需求;科大訊飛與華爲合作的“飛星一號”平臺使算力提升200%;“巢湖明月”項目的超量融合模式,也將令區域整體算力提升五倍以上。
江蘇不斷推進算力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已經新增了20萬標準機架,智能算力佔比提升至30%。蘇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設提升網絡帶寬200Gbps,降低時延30%,帶動相關產業新增產值200億元。
浙江省則加速了重點區域的算力建設。杭州城東新中心等項目的推進,使全省新增算力佔比達60%,並促成15個共建共享項目落地,可滿足未來三年全省80%以上企業算力增長需求。
此外,長三角地區還在積極探索跨區域合作,搭建共享平臺,通過算力調配和產學研合作等舉措,有望進一步提升算力利用率,助力產業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若長三角能夠成功突破算力瓶頸,技術迭代將大幅提速。預計大模型的參數更新速度將提升50%,訓練時間可縮短40%,顛覆性成果數量可能增加30%,帶來更高效的研發週期和更強的創新能力。產業變革方面,大模型將深度融入醫療、教育、製造、交通等多個領域,推動相關產業附加值提升,創造新增就業崗位逾20萬個。同時,算力的提升有望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數量增長40%,頭部企業入駐數量增加30%,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提升長三角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算力的突破將成爲推動大模型產業騰飛的關鍵。長三角地區已在這一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隨着各地算力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有望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
長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顯著
12月4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發佈最新成果,三省一市推進一體化發展至今,經濟總量已佔全國24.4%。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集聚4.6萬臺儀器,支持企業創新服務超7000次,金額超1.7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量佔全國40%。政務服務跨省“一網通辦”170餘項;高鐵營業里程超7600公里,增長超80%。(來源:上海發佈)
滬蘇湖高鐵開始試運行
滬蘇湖高鐵歷經近20年籌劃和4年建設,全長約163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連接上海、蘇州、湖州。試運行將進行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等項目,模擬正式運營狀態。預計年內通車,將顯著縮短湖州至滬、寧、杭的旅行時間,湖州將成爲浙北高鐵樞紐,優化長三角鐵路佈局。(來源:紹興日報)
上海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免申即享”比例
12月2日,202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平行論壇在上海舉行,提出支持政策包括擴大“免申即享”比例、加大信用貸款貼息、推動數字化和國際化發展。上海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完善企業評價與培育機制,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壯大。論壇期間發佈“企業集享雲”平臺,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助力中小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來源:解放日報)
上海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
12月4日,上海市人社局聯合多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行業,推出提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評價項目、優化家政和養老護理行業從業人員補貼等扶持政策。(來源:文匯報)
浙江
浙江加速佈局生物醫藥產業
12月3日,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會在杭州舉行,160多位政企學研代表共論產學研融合。西湖大學已轉化46項科技成果,浙江省國貿集團與西湖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浙藥集團揭牌,將推動生物醫藥企業併購整合和投資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投平臺。(來源:杭州日報)
江蘇
常州落地全國首個AI合成生物產品
12月5日,常州新北區的長三角合成生物產業創新園迎來常州峪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開業,食品用發酵有機酸產業化項目正式投產。項目年產百噸級生物合成香料,其中阿魏酸香蘭素爲全國首個通過AI設計並實現產業化的產品。該項目自7月簽約、8月開建,體現了AI技術與合成生物學的深度融合。園區現已聚集40餘家合成生物企業,推動產業快速發展。(來源:常州日報)
南京上市全球首箇中風急救藥
12月1日,先聲藥業與南京寧丹新藥技術有限公司宣佈,合作研發的腦卒中創新藥——先必新舌下片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該藥物用於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神經症狀與功能障礙。新藥的舌下給藥方式可快速發揮效果,縮短搶救時間。此外,先必新舌下片已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爲全球首個此類藥物。(來源:南京日報)
南京發佈“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發佈《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推動機器人產業整體發展和系統佈局。計劃到2026年,使南京機器人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打造“1+N+1”整機體系,提升關鍵零部件基礎,推動系統集成和平臺支撐,實施“機器人+”示範應用,打造特色產業集聚區,壯大市場主體,加強項目招引與服務。(來源:南京市人民政府)
安徽
安徽企業發佈國內首臺50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
12月5日,合肥中電信量子集團聯合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在發佈“天衍-504”量子計算機,這是國內單臺比特數最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將接入量子計算雲平臺供全球用戶使用,推動量子計算技術發展。(來源:中安在線)
杭州首個10億元產業項目落地宿州
2024杭宿合作專場招商會上,浙江美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宣佈將在宿州投資10億元建設生態板新材料燈塔工廠項目,有效補充宿州產業鏈,吸引下游企業集聚,爲杭州企業投資宿州樹立樣板。(來源:浙江日報)
(本文作者孫弘健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範之千系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長三角議事廳”專欄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發起。解讀長三角一體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線調研報告,呈現務實政策建議。
來源:孫弘健 範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