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護險提質擴面補短板
“您能自己穿衣服嗎?”“吃飯時可以正常用筷子搛菜嗎?”“現在需要人幫忙嗎?”……對待面前的失能老人,中國人壽壽險長春分公司健康保險部的長護險評估員王奕歡問得非常仔細。作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運行的第一個環節,失能等級評估工作要通過全面瞭解客戶情況對客戶失能程度進行分級。爲做好這項工作,中國人壽壽險吉林分公司特別建立了一支20人的專業服務團隊,其中15人爲醫學及護理方面的專業人員。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長期護理保險的制度“拼圖”正在逐漸完整。去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密集發佈《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試行)》、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估機構定點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作爲一項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兜底性民生制度,長護險制度事關失能羣體及家庭的生存尊嚴和社會和諧安定。國家醫保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49個試點城市參保覆蓋約1.8億人,累計超過235萬人享受待遇,累計基金支出超720億元,提供服務的定點護理機構約8000家,護理人員接近30萬人。
儘管有着“社保第六險”之稱,試點8年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面依然有限。與此同時,我國60歲以上失能老人已超過4200萬人,而專業化、高素質的護理服務人員供給不足,已成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縱然存在諸多挑戰,長護險擴圍已提上日程。自2019年起,發展長護險已被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1年至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提到“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這一制度,並去掉“試點”二字,提出“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確定了長護險發展的長期方向。
“如果要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長護險,從公平的角度來說全民參保更合適。所以,我認爲將居民和職工一起納入保障將是長護險的未來趨勢之一。”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表示,由於擔心籌資問題,目前長護險試點的保障對象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羣起步。下一步的難題則是,對於自願參加醫保的城鄉居民,其籌資如何與醫保基金配合好。“是繼續從醫保基金裡劃撥,還是額外單獨徵繳?從基金的可持續性上來講,應該是單獨立賬、單獨徵繳、單獨使用,與醫保基金相對隔離,但這也會影響居民參加長護險的積極性。”朱銘來說。
目前,長護險各試點地區的保障內容仍然差別較大,籌資方式、待遇給付、護理服務等多個環節標準不一。朱銘來表示,部分標準是有必要全國統一的,“比如失能鑑定標準、服務機構資質等。相關的全國性標準正在相繼出臺、逐漸統一,這既便於管理,也有利於長護險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但籌資和待遇水平的設置,則與當地經濟情況密切相關。朱銘來建議,因爲涉及當地護理成本的測算,所以我認爲還是要給地方相應的自主權,在短時間內先把制度建立起來,然後再逐步完善。 (經濟日報記者 楊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