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進入高峰期 自費疫苗擬7月開打
每年5、6月是腸病毒高峰期,尤其5歲以下幼兒容易引發重症,本土腸病毒疫苗最快今年7月提供自費接種,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接種必要性。(王家瑜攝)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近期就診人數創2017年以來同期新高。醫師及專家提醒,每年5、6月是腸病毒高峰期,由於5歲以下嬰幼兒血腦屏障尚未健全,病毒容易入侵腦部而引發重症,家長不可不慎!
1998年,臺灣首次經歷腸病毒71型大流行。茂盛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簡佳裕說,當時家長不敢帶孩子出門、學校紛紛停課,預估全臺有150萬人確診,其中405例重症、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將近2成。
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腸病毒是一羣病毒的總稱,可分爲100多型,其中71型是亞太國家最常見引發重症的型別;重症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易有腦幹腦炎、肺水腫、肺出血等中樞神經併發症,大多出現在發病後2到7天。
簡佳裕指出,腸病毒傳染力強,可透過糞口、飛沫、接觸傳染,大人小孩都會感染,由於成人症狀不明顯,可能不知不覺將病毒帶回家給小朋友;症狀發生前3到5天爲潛伏期,此時已具有傳染力,發病後7天內傳染力最強,症狀痊癒後8到12周排出的糞便仍帶有病毒。
有些人會將腸病毒和腸胃炎混爲一談。簡佳裕說明,腸胃炎的常見症狀是嘔吐、腹瀉、腹痛,而腸病毒的症狀比較不典型,嬰幼兒可能會出現嗜睡、吃不下、膚色較暗(發紺)、黃疸、發燒、抽搐、躁動不安、臉色蒼白等,幼兒則以喉嚨痛、口腔潰瘍、咽峽炎或手口足病較常見。
簡佳裕提醒,酒精噴手或環境對腸病毒無效,有幼兒的家庭應注意勤洗手,並使用含氯漂白水清理環境;如孩子感染腸病毒,可準備冰涼、軟質食物,避免過熱、酸辣、太堅硬、刺激、太黏或太乾的食物,並注意多補充水分。
目前針對腸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和症狀治療。近期臺灣有2款腸病毒71型疫苗陸續取得藥證,皆已完成三期試驗,適用於2個月到6歲嬰幼兒,預計今年7月起提供自費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