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籲賴政府 能源政策快調整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就任,能源和電力政策受到高度關注。(郭吉銓攝)

新總統賴清德明天(20日)將上任,但經濟上挑戰不小,各界憂慮產業面臨缺電、低碳淨零、地緣政治風險,乃至於荷蘭病造成的產業發展不均,都需新政府對症下藥。產業與專家齊聲呼籲首要工作,都是「能源政策調整」,儘快讓核電延役,解決供電與高碳排問題。

「缺電問題迫在眉睫」!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黃齊元語氣急切,電不夠就是不夠,這是不分內資或外資企業都有的共識。在AI浪潮下算力就是多設資料中心,用電恐增5到10倍,因此新政府上任後,經濟面第一要務就是「能源政策要調整」。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亦認爲,「能源」與「兩岸」是賴上來得優先處理的兩件事。臺灣以後還會有更多半導體設廠,沒電力不行,所幸新經長郭智輝已拋出核能可以討論風向,是新政府首次對能源政策調整的迴應,不再是「鐵板一塊」。

賴清德喊出任內要啓動「第二次能源轉型」,除光電、風電外,還要海洋能、地熱、氫能等多元綠能發展,可是黃齊元直言,這些現在量都很少,「緩不濟急」,他贊成再生能源繼續推動,但賴上來應先讓核二、三延役。

推動核能是當務之急,不僅是因應電力不足,更牽動政府未來低碳淨零目標。國內再生能源發電量,最新僅佔11%,而火力發電卻高達82%,隨核三今、明2年停機,高污染電力還會上升。去年臺灣碳排在國際調查排名世界64,倒數第四,相當難看,這將讓賴執政期間,面對的減碳壓力是無限大。

除能源外,孫明德認爲,新政府還要面對「地緣政治風險」,過去蔡總統8年任內遇到美中貿易戰,影響供應鏈移動,俄烏戰爭衝擊原物料價格,賴上來後這些問題都還在,沒有磨合期,他強烈建議,應成立一個「地緣政治行動小組」,針對地緣風險,進行跨部會研商。

產業方面,臺灣經濟素有「荷蘭病」的憂慮,偏食半導體瘦了其他產業。黃齊元指出,產業不平衡,不只競爭力,也是薪資貧富差距加大原因,他呼籲,賴的產業政策一定要「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