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微軟熱點,中科金財新故事有多好講?

2月21日午間休市,中科金財在官方公衆號發文《中科金財與微軟中國就Sora召開業務合作研討會》。午後開盤股價直線漲停。

當晚,公司便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說明"將可率先申請並獲得Sora API訂閱資格"的判斷依據及其合理性,並從研發模式、商業模式、資金投入、人員投入、研發成果、實際產生的業務收入(如有)等方面,詳細說明公司在文生視頻方向積累的內容。

2月22日,中科金財回覆公告稱,公司與微軟中國的合作系非獨家合作,由於政策及市場環境等不確定因素,公司存在無法獲得Sora API訂閱資格的風險。同時表示,不存在蹭熱點概念炒作股價的情況。經覈查,不存內幕交易及市場操縱等情形。

話雖如此,可2月19日-2月22日,短短四個交易日中科金財便錄得3個漲停,累計漲超35%。如此彪悍是否正常呢?

1 大漲背後多少稀缺性,通道"搬運工"?

不能否認,Sora最近火出了天際。

2024年2月15日,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發佈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可用文字指令生成長達1分鐘的高清視頻。

蝴蝶效應很快傳到了A股,2月19日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市場掀起人工智能炒作熱潮。據Wind數據,2月19日-2月22日三個交易日,Sora指數漲超19%。

由此看,中科金財上述股價狂飆不缺邏輯。但能否接住這波潑天富貴,還看自身實力。

其回覆函坦言,Sora 商業化時間存在不確定性。Sora訂閱資格對公司經營成果及財務數據產生的具體影響不可預計。

至於Sora業務的相關投入,中科金財透露,2023年在文生視頻方向配置了50名AI研發人員,研發費投入約1800萬元,基於自研及非Sora的文生視頻相關產品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2021年—2022年,中科金財主營業務收入共27.79 億元。其中,涉及微軟產品的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合同收入僅0.59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2.13%。

且對於商業化,中科金財表示,公司主要業務模式包括系統集成、技術服務及軟件產品開發等。Sora計劃的商業模式爲在中國大陸及海外面向用戶提供基於雲服務的文生視頻工具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取會員制訂閱費或按次使用服務費;或面向渠道合作伙伴收取文生視頻的API 訂閱費,同時公司向微軟中國支付Sora API訂閱費。

字斟句酌,在Sora業務相關發展上,中科金財是否更多扮演類似通道業務的"搬運工"角色?同時Sora訂閱資格非獨家,與微軟間合作價值的稀缺度如何要打個問號。

證券從業人員李愛芳對首財君表示:目前,A股人工智能概念仍處起步期,對多數上市公司業績貢獻有限,市場魚龍混雜、虛火高漲,投資者需注意相關炒作風險。未來哪些企業能脫穎而出,需看企業的業務收入與研發投入。

的確,概念再火也要基本面支撐。關乎業務經營大事卻不發公告披露,有股民質疑此舉有無信披不合規嫌疑。深交所也要求中科金財結合微信公衆號發佈信息的內部審覈、控制、管理流程,詳細說明是否存在違反《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8月修訂)》第2.2.3條、第2.2.11條的情形,發佈相關文章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蹭熱點概念炒作股價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中科金財第一次陷入"蹭熱"質疑。2023年10月15日,其曾在微信公衆號發佈《中科金財一行參訪英偉達硅谷總部交流溝通》一文,且配上中科金財董事長與英偉達CEO交流的圖片。2023年10月16日、17日,股價收穫兩個漲停板。

2 併購苦果、扣非淨利連虧

風口來去皆快,唯有基本面黏住投資者。

2024年1月22日晚,中科金財披露業績預告,2023年母淨利虧損8000萬元至1.15億元,同比上年增31.78%至52.54%。

虧損主要有兩原因,一是2023年收入較2022年有所下降,二是經公司初步判斷,需對聯營企業大金所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減值準備降幅較大,進而虧額減少。

實際上,拉長時間維度,業績頹態早已有之。自2020年起,公司營收已連續4年負增。2017年至2023年前三季,扣非淨利潤連續6年多告負,累計虧額約11.31億元。

更值注意的是,2023年前三季,公司收入6.64億元,同比下降9.76%;歸母淨利-3917.56萬元;第三季歸母淨利-2581.9萬元,同比下降542.94%。結合全年預虧粗算,第四季歸母淨利虧損最少在4000萬以上,比前三季虧損總額還多。業績是否有惡化趨勢、後續又怎麼走要打個問號。

深入一度看,導致扣非淨利連年虧損的主因是商譽減值。2012年上市後,中科金財進行了多次外延式併購擴張,不斷加碼互聯網金融佈局。

如2014年8月,中科金財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劉開同等持有的天津中科100%股權,交易作價7.98億元,評估增值率高達723.82%,收購事項形成商譽約6.24億元。

天津中科金財承諾2014 年、2015年、2016年扣非後淨利分別不低於6100萬元、7250萬元和8650萬元。

然在上述三年業績踩線達標後,這個高溢價標的2017年突然"變臉:全年淨利2377.14萬元,同比大降72.72%。最終導致中科金財進行大額商譽減值。

2015年起,乘着互聯網金融風口,中科金財先後認購了大金所50%股權、安糧期貨40%股權。並與中航國際、中航新興等成立金網絡,佈局供應鏈金融。

《百年孤獨》曾言: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隨着互聯網金融風口退潮,中科金財也品嚐了"買買買"苦果。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2年均計提過大額商譽減值。

虧損最嚴重的是2019年,當年扣非淨利虧4.25億元,其次爲2017年和2022年分別虧損2.98億元、1.91億元。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併購並非一買了之,極驗標的成色及後續綜合賦能力、業務整合協同性。一旦超出自身駕馭力、遭遇市場環境變化等,金瓜變暗雷、反累業績的案例並不鮮見。從運營本質而言,外延內生相輔相成,衡量外延成敗關鍵不是粗放攤大餅、而是最終能化爲多少內生力、精進多少主業、核心競爭力,這纔是併購的終極要義。

3 研發費連降、實控人套現近5億

互聯網金融"追風"受挫,並沒消減中科金財熱情。

據《中國基金報》,梳理中科金財公衆號歷史文章,除多次提及微軟,還出現算力、元宇宙、AI等市場熱點概念,英偉達等科技巨頭也曾出現其中。

以上文董事長參訪英偉達硅谷總部交流溝通一事,一度引發投資者強關注,在公司互動平臺上不乏具體業務實際合作的相關提問。

對此,中科金財曾回覆"會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公司與國內外知名優秀廠商均保持良好合作關係。"、"雙方進行交流"等。

期許終究只是期許。想讓AI夢想真正照進現實、帶來實打實基本面改善,自身匹配的研發創新力是重中之重。

2021年,中科金財研發費爲1.9億元,2022年爲1.58億元同比下降-17.19%。2023年前三季爲0.96億元,同比再降-18.03%。

說千道萬,不如真金一片。研發力是檢驗公司發展潛力的有力標準,尤其在人工智能、算力等高精尖領域。研發費持續下降,公司又憑啥如願分羹、構造競爭護城河呢?

行業分析師孫業文表示,企業追逐熱點是一把雙刃劍,機遇風險並存。一方面是發展活力信心、保持市場敏感性的體現;另一方面,出離了熟悉領域、帶來更多成長可能性的同時也帶來更多投入、更多競品、更多專業性要求。極驗戰略定力實操韌性性。"趁熱"減持,可能絆倒一門好生意。錯付誤判,也可能顧此失彼、拖累主業、導致業績變臉。

沒錯,關鍵較勁時刻最驗上下一體、衆志成城。

2023年3月,中科金財公告披露,實控人之一的沈颯通過大宗交易及協議轉讓減持公司約6.75%股權,合計套現約3.69億元。

並非首次減持,2019年9月,朱燁東、沈颯夫婦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6,700,000股,佔總股本1.98%,合計套現1.23億元。加上上述減持,總計套現近5億元,可是股價信心的加分項?

且2020年以來,中科金財財務總監相繼由洪珊、李燕、秦彪、朱燁華等四人擔任。目前爲朱燁華,其是實控人朱燁東的妹妹。

4 掘金客vs賣水人,價值春天還有多遠?

放眼資本江湖,你唱罷來我登臺,從不缺熱點風口。一個個概念潮起潮落,成就了一些企業的聲名鵲起、也讓不少企業最終露出裸泳姿態、品嚐苦果。辨別誰是虛火、誰是真金,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複利效應告訴我們,幸運女神往往垂青那些:甘坐冷板凳、錨定一個目標持續深耕細作、至死方休的企業。

2023年,AIGC產業迎來爆發期,ChatGPT橫空出世成爲行業最熱話題。AI大模型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大量初創公司好似19世紀美國掘金客般,源源不斷投身到人工智能"大金礦"挖掘中。科技巨頭則更像爲掘金者提供鏟子和水的商人,率先變現、積累了更多財富、更多勝算。

這一格局下,並非每個入局者都能分到真金。方向遠比努力更重要。

2024年1月9日,微軟中國區總裁原欣、中科金財董事長朱燁東到訪吉利科技集團參觀,並與後者CEO徐志豪等舉行座談,圍繞技術創新、全球化市場拓展、戰略資源共享等進行深入交流,共話未來。各方就汽車及消費級AI Agent、全息新型顯示、雲服務、AI業務、算力調優及其他相關AI基建服務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並達成共識。

所謂志同而道合,共識往往是合作的第一步。由此看,拋開蹭熱質疑,中科金財與微軟、英偉達等巨頭保持良好關係,也是一種隱形優勢。

關鍵在於,如何將這種優勢轉化爲前進動力、實打實業績。人工智能足夠長坡厚雪、仍處爆發前夜。但願AIGC浪潮的到來,會讓中科金財們順勢而起、乘勢而起。業績股價真正支棱起來,蹭熱質疑聲就會不攻自破。

興衰起伏,往往只差一個賽點轉身。喜獲減虧、商譽僅剩0.24億元的中科金財,經此問詢後離業績脫胎換骨、價值春天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