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清楚「我到底是哪兒人」 聶華苓最後一次回故土感言曝

促成兩岸作家思想交流,聶華苓最後一次回故土記實。圖爲2008年7月聶華苓在北京出席回憶錄《三生影像》座談會。(澎湃新聞╱三聯書店提供)

澎湃新聞22日報導,著名女作家、翻譯家聶華苓10月21日在美國愛荷華家中去世,享年99歲。上世紀70年代,聶華苓多次回大陸探親訪友。2008年7月間,她的回憶錄《三生影像》由三聯書店出版,當年83歲聶華苓專程飛赴北京出席首發式,那也是她最後一次回到故土。

聶華苓最廣爲人知的,除了飲譽海內外的名篇佳作,首推她與美國詩人丈夫安格爾(Paul Angle)1966年創辦的「國際寫作計劃」,先後接待過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作家。每年9月至12月,「國際寫作計劃」提供全部經費,邀請世界各國作家到這裡從事寫作,研討文學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愛荷華河畔,海峽兩岸作家首次實現面對面思想交流。丁玲、艾青、王蒙、吳祖光、白先勇、林懷民、余光中、茹誌鵑、王安憶、阿城、北島、張大春、馮驥才、張賢亮、蘇童、李銳、蔣韻、西川、孟京輝、餘華、莫言、劉恆、遲子建等不同世代作家,都曾是「國際寫作計劃」受邀作者。

促成兩岸作家思想交流,聶華苓最後一次回故土記實。圖爲《三生影像》首發式座談會現場。(澎湃新聞╱三聯書店提供)

《三生影像》以聶華苓舊作《三生三世》爲底本,增加大幅內容,並收錄280多張珍貴人物照片,展現聶華苓「彷彿活了三輩子」的傳奇經歷。

回到16年前盛夏北京。在《三生影像》首發式上,三聯書店幾乎排出前所未有作家陣容虛席以待:莫言、邵燕祥、劉恆、畢飛宇、遲子建、餘華、孟京輝、廖一梅、李銳、蔣韻、西川、姜傑、蘇童、胡旭東,大多數都曾受益於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彼時已退休多年的前三聯書店總經理董秀玉也趕來祝賀。聶華苓回憶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董秀玉就曾託她女兒王曉藍轉告她,「你媽媽應該有一本傳記」。「可是那時候我覺得還不到時候。」她就此解釋說,當時有身分上的困擾,「在大陸我是海外華人,在臺灣我是外省人,在愛荷華我是中國人,我到底是哪兒人真是搞不清楚。」

「我1929年出生,在武漢長大,要逃避特務的追蹤,我們全家就住在日本漢口租界,我聽的是日語,看的是日文,戰爭爆發以後我們就離開武漢,後來輾轉到了四川。那時候在四川,我們被稱爲下江人,等於和四川人是兩個國度的人。後來1949年到了臺灣,就是外省人。到1964年從臺灣去了美國,在美國我也不是美國人,也是外國人。所以我總是和外籍有關係。」

促成兩岸作家思想交流,聶華苓最後一次回故土記實。圖爲2008年7月,聶華苓在北京出席回憶錄《三生影像》座談會時留影。(澎湃新聞╱三聯書店提供)

「我活過了20世紀,這本書等於是我所活過的20世紀。」聶華苓說在千禧年後纔開始動筆,「但也沒有想出書,就是一天天寫。寫到最後一看,我突然發現我到底是什麼人了。所以我在序言中就寫『我是一棵大樹,身在大陸,幹在臺灣,枝葉在愛荷華』。現在我又到北京來了,回到我的根了。」

首發式上,作家們也紛紛回憶起當年參加「國際寫作計劃」,與聶華苓夫婦交往的點滴往事。劉恆憶及在愛荷華三個月的光陰很是感慨,而最深的印象有三:「一是聶老師家的餐桌,因爲我在那兒吃不到中國餐,經常到她家裡蹭飯,吃了很多晚餐、中餐,還有夜宵;二是很大的書房,書房裡的電腦始終開着。聶老師經常跟我們唸叨的事情就是這個書稿,她說在蒐集照片,也在撰寫文字,希望讓這個重要的作品能夠把她的人生經歷反映出來;三是先生書房,聶老師丈夫的書房始終按他生前的樣子佈置,書房正對着愛荷華河。聶老師跟先生感情非常深,也經常跟我們講起他生前很有趣、很值得懷念的一些事情。」

在餘華看來,《三生影像》是時代的記憶,而不再是個人的記憶。「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強烈的感受,生活真是非常美好。不管你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最終你還會認爲它是那麼的美好。而且,我發現,生活並不屬於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是屬於我們以後的回憶。」

一向不改幽默的餘華還笑稱,讀這種特別好、特別棒的,尤其作者本人人生經歷特別豐富的人物傳記,對於寫小說的人而言其實是「有害」的,「讓小說家們懷疑自己虛構小說意義何在。從現在開始,10年內我不能再讀傳記了,要不然我又寫不了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