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把梁朝偉比下去的他,如今只能靠扮醜博眼球?這香港影帝怎麼了

吳鎮宇又出圈了,這次同樣是“好笑”

一檔綜藝裡。

煙霧繚繞中,吳鎮宇帶妝出場。

乾坤圈,丸子頭。

老年版哪吒登場,說不出的怪異與離譜。

網友此刻的心情紛紛be like:

六旬老漢賺錢不易。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吳鎮宇彷彿變成了綜藝咖,在探案節目裡和徐志勝相愛相殺,在演技綜藝裡又成了懟流量的嘴替。

以至於人氣都已經高成這樣了。

但主演的電影,豆瓣評分7.4的《談判專家》,依然不溫不火。

可惜嗎?

可惜。

不過更可惜的是,Sir在看完《談判專家》後忽然意識到,在當下的影視圈,能夠讓吳鎮宇發揮其演技最強處的土壤,似乎也消失了。

他只能如其他優秀的演員一般。

在一些扁平化的角色裡,縫縫補補。

如今。

所有人都知道吳鎮宇是演技派,是影帝。

可他到底厲害在哪裡?

或者說。

在香港電影裡,他“拍爛片但不拍爛角色”的底氣是什麼?

今天,Sir就試着來嘮嘮。

一個被“封神”。

也在被邊緣的,演員吳鎮宇。

01

提起吳鎮宇,在他的身上始終會有這麼一個標籤:

最強反派。

不僅是因爲演得多。

更重要的。

是因爲他在千篇一律的反派形象裡,演出了差異感,乃至反差感。

舉例來說。

他被提及率最高的兩個角色

靚坤(《古惑仔1》)與倪永孝(《無間道2》)。

前者如火,逞兇鬥惡的街頭霸王,壞得明明白白,賤得坦坦蕩蕩,淫得明目張膽。

後者如水,黑幫家族唯一繼承人,在外示人永遠一幅文質彬彬佳公子的模樣,實際不動聲色地下一盤殺人誅心大棋。

一個明着壞,一個陰着狠。

這裡當然能看出吳鎮宇對角色驚人的理解力,他會在人物性格的基礎上設計無數的小動作,以增強角色的獨特性。

比如插兜走路。

同樣的動作放在這兩個角色身上便呈現出了迥然不同的特質

靚坤是吊兒郎當地大搖大擺,有種狗經過都會被踹一腳的張狂感;

倪永孝則是不緩不慢地走兩步,把話帶到位,絕不多走,剩下的事就是小弟們的功夫。

一動一靜。

躁動感與壓迫感就呈現了出來。

而這。

也是大家津津樂道,覺得吳鎮宇演技好的最直接原因。

但只是如此嗎?

或許是反派的特質太張狂,也或許是這些動作太顯眼,Sir倒是覺得,這些被人們誇讚的“霸氣外露”,其實掩蓋了吳鎮宇真正的殺手鐗。

他的可貴之處不在於肢體。

而在眼神。

也正是如此,相比於那些外放的反派角色,Sir更愛吳鎮宇在一些正派角色中的表現。

尤其是他出演的那些傻傻的好人。

香港演員中無出其右。

還是舉個例子吧,《朱麗葉與梁山伯》的佐敦。

乍看只是一個街頭爛仔,穿得流裡流氣的,還有點混不吝的小機靈,但是當他遇上事的時候,那股性格里的傻勁就出來了。

怎麼演?

看眼神。

大佬的眼神,是輕鬆的,既有淡淡的威懾力,又在打量、玩味,因爲眼前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佐敦在大佬面前,他擡眼望向大佬的眼神是弱的、無措的,不知道怎麼辦但硬撐。

在絕對碾壓下,佐敦原本的混不吝就露怯了,之前的小機靈就變成了不機靈。

不過,這種對比顯示出來的,還只是佐敦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有能力。

關鍵在於下一步,眼神與行動的反差感。

眼神總是在表示:茫然,疑惑,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是身體已經隨着想法和性格做出行動。

分享一個片段。

佐敦幫大佬做事,大佬說好手槍就放在廁所水箱裡,結果佐敦找不到。

從廁所走出來的佐敦,眼裡先是在思考,到底哪個環節做錯了?

然後深呼一口氣,目光下垂,搖了下頭。

他想不通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只是到了這一步,那吳鎮宇表現出來的,還只是“笨”,不太聰明的樣子。

有意思的是下一步。

他頓了一下,然後動作提速,眼神發狠,決定去把事情做完。

你以爲他想明白,但是在不自覺眨眼的動作中,暴露出他還在糾結。

在這個過程中,佐敦無一句臺詞,吳鎮宇用眼神戲完成了整個表達,也爲佐敦的“傻氣”劃上句號

對於一個認死理的人來說,做一件事不是因爲想通了,而是想不通也要去把事情做完。

所以你看。

這樣單憑眼神的變化就能完成角色塑造的演員,香港還能找出幾個?

02

Sir知道你必然要提及梁朝偉。

沒錯,梁朝偉是香港演員中,公認的最會用眼神演戲的人,也是吳鎮宇訓練班的同學。

可在Sir看來。

吳鎮宇在用眼神演戲這件事上,其實不遑多讓。

△ 吳鎮宇說,當年爲了鍛鍊“眼技”,每天盯着天上翻飛的燕子看

一個有趣的巧合是。

在第34屆金馬獎上,兩人都入圍了影帝,一個是羣戲《槍火》,另一個是梁朝偉拿了戛納影帝的《花樣年華》。

可結果呢。

那一年,吳鎮宇贏了梁朝偉,榮登影帝寶座。

爲什麼?

評委會的致辭是:雖是五分之一,但眼神讓他一下就跳出來。

沒錯,吳鎮宇是靠眼神戲,打敗了梁朝偉。

是不是有些難以想象?

其實如果回顧一下《槍火》,你就會發現,這樣的結果,也順理成章。

簡單來說。

相比於其他人,吳鎮宇無時無刻不在用眼神塑造自己的性格。

作爲保鏢,該有什麼特質?

緊張。

警惕。

於是你可以看到,他一出場,不需要任何對白,這樣的人設便立住了。

用眼神打招呼,禮貌一下。

用眼神當殺手,即使鏡頭是一個虛化的處理,也能直觀看到阿來的眼神語言,警惕。

但僅僅如此嗎?

不。

一個片段。

幾番槍戰後,終於找到了對方的殺手是誰,阿來等人安靜等到上頭的命令,嗯,要一了百了。

聽到隊友的話,阿來沒有說話。

按道理,任務結束,值得高興。

但此時阿來的眼神,是難得的放軟、柔和,露出一瞬間不忍,但也只是一瞬間,將“我們真的要殺他嗎”的疑問壓下來。

行走江湖,只能心狠;但是看到活生生的人要死去,還是有剎那的悲憫。

雖然沒有這一個眼神,吳鎮宇的阿來依然精彩,但是多了這一個眼神,“暴躁大王”阿來的性格就更有立體度,不止狠,還有柔。

所以說到底,如果說梁朝偉的眼神說增加了故事的豐富度,那麼吳鎮宇,則是拓寬了劇本的緯度。

是的。

這纔是吳鎮宇真正厲害的地方

通過細微的眼神差別,便可以讓角色擁有多一層的底色,甚至有時候,給出劇本之外的東西。

就像Sir前面提到的《朱麗葉與梁山伯》。

爲什麼那麼多人爲之感動?

吳鎮宇的深情?

恰恰相反。

整部電影中,佐敦對Judy的感情,並非是一種世俗意義上的男女之愛。

相比於愛情。

他演的是“同類”。

在後來的採訪中,他點出了自己理解這個角色的鑰匙

也就是說,他所演出的,是底層社會兩個活不下的人的相互依偎。

也正是如此。

當佐敦臨走前,給Judy留下一句:

等我,我回來吃飯

觀衆所感受到的,不止是愛情,而是一個覺得什麼都無所謂的人,終於在這個世界上找到了活着的意義,變得”有所謂“。

說白了。

對於大多數演員來說,飾演一個角色,他們扮演的往往是角色本身,而對於吳鎮宇來說,他扮演的,是角色的底色。

是那些言外之意。

也正是如此。

你可以看到在他主演的很多電影裡,我們能記住的,往往是這種神態複雜,卻又值得反覆琢磨的眼神戲。

而這些眼神戲。

也讓他即便演出一個蒼白的角色,依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們常說吳鎮宇有爛片而沒有爛角色。

原因,也在於此。

03

但,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的吳鎮宇。

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深入人心的角色出現了。

是安於舒適區嗎?

理性來看,似乎也不能這麼理解。

就像《談判專家》。

你肉眼可見,他對角色的塑造,其實很用心思。

就拿其中一場戲來說。

他飾演資深談判專家,上一秒還禮貌客氣,身體微微前傾,擺出傾聽的姿態:

我上來了,什麼事?

感受到對方的抗拒和敵意,轉成“以毒攻毒”,神情像是微微激怒的樣子,盡顯嘴強優勢:

沒誠意就別談

我爲什麼要有誠意

是你點名叫我來的先生

我跟你也不熟

整個人的表演狀態十分鬆弛,彷彿只是在和劉青雲鬥嘴,但眼神裡始終帶着觀察和探究。

以至於不少網友看完電影之後,都感慨吳鎮宇的演技:

這演技怎麼看都舒服

特別是吳鎮宇,越來越沒有表演痕跡

但問題是,如果你和他以往的角色比較來看,會發現這一次,他其實並沒有那麼出彩。

其原因,或許不是不願。

而是不能。

一個可對比的角色,是《爆裂刑警》裡的Mike。

在那部電影中。

吳鎮宇飾演的,同樣是一個心軟的警察。

有一場戲。

Mike見到一個老婆婆被鄰居找上門,惡聲惡氣地怒罵。

就如《談判專家》中的紙皮婆婆一樣,無親無故,年老體弱,想用僅有的錢買半碗麪,但被老闆生氣地趕出去。

此時的吳鎮宇直接溫聲細語叫停老闆,表示買多一碗麪給婆婆,然後直接過去扶婆婆一起坐下。

而Mike時期的吳鎮宇如何處理?

暴打鄰居一頓,讓他給阿婆道歉。

你看。

同樣是善良的人,同樣是警察。

但那時候的吳鎮宇可以探求人物內核的多種可能性,並不表面地處理一個角色,而是把他內心壓抑的部分演繹出來,哪怕是不那麼正確,也無關緊要。

看到被男朋友遺棄的孕婦過得辛苦,Mike想幫她一把,讓她日子過得輕鬆點。

怎樣輕鬆?要有錢啊。

於是他一邊去勒索通緝犯,提出一手交錢、一手放人,同時又去通知同事,免得通緝犯真的跑路成功。

最善惡難分的一幕,便是同事與通緝犯扭打一團,中槍的Mike一邊撿錢,一邊留意動靜。

一個好人,依然會有怒氣,依然會有以不夠善良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時刻,甚至會有私心。

但這種正派反演,在當時不會令Mike的善良有了污點,還演出一個好人的多面性。

而現在。

正派只能正演,不能有半點瑕疵,永遠與正派主角站在一起。

而他,也只能在同質而單薄的人設上,縫縫補補,只求這個角色的可信度了。

沒錯,這是一個“去雜質”化的時代。

人們打心裡覺得,正派形象就不該有一絲污點,否則就是用心不良,人們更堅定地認爲,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示,否則就是抹黑。

大量拍出來的電影沒等上映就徹底消失。

電影的創作戰戰兢兢,只能在光照最亮的地方,原地踏步。

至於演員?

抱歉。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並不需要你給電影加什麼言外之意。

以至於吳鎮宇即使仍在繼續發力,如《脫皮爸爸》從79歲演到19歲,或如《濁水漂流》突破戲路,極其社會寫實地扮演一個社會流浪漢。

要麼影片本身質量平平;要麼傳播範圍有限,無法觸達更廣闊的觀衆。

當我們談論起這個好演員的時候,便只能一次次回到過去尋找。

說到這裡。

Sir想起當年《古惑仔》的某些傳聞,這是吳鎮宇一舉成名的作品。

據說。

古惑仔在當時風評非常之差,整天就是在街頭惹是生非,電影裡情色也好、暴力也好、搏上位的種種人心慾望也好,都攤開來拍,當年的演員拍這部片,很多人也有過顧慮。

就如陳浩南的扮演者鄭伊健多次表示:

“要不我們就別拍了。”

“當演員是很被動的,其實那個時候我並不是很想拍《古惑仔》,因爲那個形象不是很好,太過現實了。”

對此,導演劉偉強只回了他一句話:

“你永遠要記住我們是在拍戲,是拍電影。”

拍戲,就要直視現實,而不是美化現實、迴避真實,也是這種百無禁忌的社會氛圍,才能孕育出《古惑仔》之類的經典黑幫電影。

現在呢?

估計,如《狂飆》一般,也只能成爲掐頭去尾可食用的“蝦系劇”了吧。

所以。

我們現在還怪吳鎮宇不再瘋魔,而是變成了綜藝裡那些,不務正業的搞笑大叔嗎?

當然不能。

Sir只是可惜。

畢竟我們記憶中的吳鎮宇,是香港電影史上最具邪媚特質的存在。

他很獨特。

在神經質的外表下我們能看到一顆柔軟的心,在緊張警覺的眼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

他時常張狂得出人意料。

但又準確得讓人歎服。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本該有一個更寬鬆、彈性更大的空間,來發揮他的獨特氣質。

而不是隻能藏在綜藝裡。

做一個,大衆談資裡的,喜劇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