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征:要給碳賦予價格,有價格纔有激勵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1日電 題:《曹遠征:要給碳賦予價格,有價格纔有激勵》

作者 曹遠征(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

碳中和目標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這個革命是衝擊性的,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緩和衝擊性,使它變成可持續的過程,變成靜悄悄的革命而非衝擊。這是當務之急。以下是我的三點意見:

一是需要認真考慮通過研究看到的路線圖和順序。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着2030年前有極速的碳減排。困難在於,碳排放的峰值可能不會是我們想象的那麼低,而可能是較高的峰值,那意味着未來減排更加複雜。從金融方面看,還有一個約束性很強的條件,新能源的代替需要大量投資,而現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槓桿率都較高,如果快速投資,槓桿率會快速升高。與此同時,能源結構快速轉變會給企業資產負債表帶來很大的壓力。

二是如何用新的技術取代。風電、光電等相對不穩定。有光纔有電,有風纔有電,意味着不穩定、不安全,有很多企業反映了這些問題。這需要加大對其它方面的投資,比如智慧電網、儲能和分佈式安排。這種安排是在需求端發生的,而不是在供給端發生,供給端的變化對需求會有重大的影響。我們基本認爲變化是從需求端開始、從節能開始、從生活方式改變開始,逐漸向供給端逼近,也不排除供給端發生一些變化。在需求端,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碳排放非常有幫助,包括對綠色能源的利用有幫助。比如建築技術,如果屋頂加裝光伏電池分佈式電網,會帶來幫助,花費也不多,但是非常重要。因爲碳具有非常高的外部性,污染物排放是局部的,而這是全球性的。碳追蹤很困難,所以要從細枝末節入手,而不是一味強調供給端如何減碳。

對於碳減排,必須要有機制,最重要的是要給碳賦予價格,有價格以後纔有激勵,才能動員整個社會參與碳減排的安排。碳金融其實就是給碳賦予一個價格。從目前看,如果要賦予碳一個價格,必須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使它可以做到可識別、可計量、可交易。否則價格機制都是虛的。如果從可識別方面來看,目前基本是按品種識別的,從化石能源角度來進行識別。現在最大的難點是在需求端如何識別。建立可追蹤、可識別、可計量的基礎設施才能做到可交易,才能給碳賦予價格,才能在需求端約束供給端,讓它進行改變。如果沒有綠色溢價,這件事很難持續。

三是加強研究。碳減排是全球性目標,但這是外在約束,不是內在機制。外在約束並不一定是真約束,從當年《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美國說撤就撤。外部性如何真正內部化是很核心的問題,而且在科學研究中也並不能證明氣候變暖就是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機制建設非常重要,而這個機制建設必須要有理論研究。目前所謂約束都是從綠色GDP考慮的。如何內在化,是理論研究需要深化的工作。(根據曹遠征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月度研判會上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編輯:馮方】